换电平台以及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50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电平台以及换电站,该换电平台包括:换电区和斜坡区,沿第一方向,换电区的两侧均设有斜坡区;换电区包括多个第一模块,斜坡区包括多个第二模块;多个第一模块沿垂直于换电平台高度方向的平面依次排布以形成支撑台,多个第二模块沿垂直于换电平台高度方向依次排布以在斜坡区的上端面形成倾斜支撑面。由此,本申请的换电平台可以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搭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便于运输,从而有利于降低搭建换电平台过程的运输难度以及运输成本,并且,通过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搭建换电平台,能够降低换电平台的搭建难度,提高换电平台的搭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电平台以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使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能源车辆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满电的动力电池来替代长时间的充电,新能源车辆可以在换电站的换电平台上进行换电操作,然而,现有的换电站的换电平台为全钢制结构,搭建换电平台时,需要将大量的钢制结构运输至换电站,导致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并且,全钢制结构的换电平台搭建难度大,导致换电平台搭建困难、搭建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电平台,该换电平台搭建过程的运输难度以及运输成本低,并且搭建难度低。

2、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换电站。

3、根据本技术的换电平台包括:换电区和斜坡区,沿第一方向,所述换电区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斜坡区;所述换电区包括多个第一模块,所述斜坡区包括多个第二模块;多个所述第一模块沿垂直于所述换电平台高度方向的平面依次排布以形成支撑台,多个所述第二模块沿垂直于所述换电平台高度方向依次排布以在所述斜坡区的上端面形成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从靠近所述换电区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换电区的另一端方向上,所述倾斜支撑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4、根据本技术的换电平台可以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搭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便于运输,从而有利于降低搭建换电平台过程的运输难度以及运输成本,并且,通过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搭建换电平台,能够降低换电平台的搭建难度,提高换电平台的搭建效率。

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电区还包括:多个第三模块,在所述换电平台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模块设于所述第三模块上方且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三模块抵接。

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三模块形成至少一层模块组。

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三模块敞开,所述第三模块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用于朝向所述第一模块的凹陷。

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模块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凸台;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模块的多个所述第一凸台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模块的多个所述第一凸台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三模块的所述第二凹槽内。

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斜坡区还包括:多个第四模块,在所述换电平台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模块设于所述第四模块上方且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第四模块抵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模块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朝向所述第四模块敞开,所述第四模块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三凹槽内。

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有用于朝向所述第三模块的凹陷。

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模块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凸台;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模块的多个所述第二凸台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第三凹槽内,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模块的多个所述第二凸台设于不同的所述第四模块的所述第四凹槽内。

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电平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四模块的侧面设有连接槽,至少部分所述连接件设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第四模块的所述连接槽内。

15、根据本技术的换电站,包括上述的换电平台。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区(10)还包括:多个第三模块(13),在所述换电平台(10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模块(11)设于所述第三模块(13)上方且所述第一模块(11)与所述第三模块(1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模块(13)形成至少一层模块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1)具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朝向所述第三模块(13)敞开,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一凸台(131)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3)和第二端(134),所述第一凸台(131)位于所述第一端(133),所述第二端(134)具有第二凹槽(132),所述第二凹槽(132)设有用于朝向所述第一模块(11)的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凸台(1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区(20)还包括:多个第四模块(23),在所述换电平台(10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模块(21)设于所述第四模块(23)上方且所述第二模块(21)与所述第四模块(23)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21)具有第三凹槽(211),所述第三凹槽(211)朝向所述第四模块(23)敞开,所述第四模块(23)具有第二凸台(231),所述第二凸台(231)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三凹槽(2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模块(23)具有相对的第三端(233)和第四端(234),所述第二凸台(231)位于所述第三端(233),所述第四端(234)具有第四凹槽(232),所述第四凹槽(232)设有用于朝向所述第三模块(13)的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模块(23)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凸台(231);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0),所述第四模块(23)的侧面设有连接槽(235),至少部分所述连接件(30)设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第四模块(23)的所述连接槽(235)内。

12.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平台(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区(10)还包括:多个第三模块(13),在所述换电平台(10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模块(11)设于所述第三模块(13)上方且所述第一模块(11)与所述第三模块(1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模块(13)形成至少一层模块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1)具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朝向所述第三模块(13)敞开,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一凸台(131)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3)和第二端(134),所述第一凸台(131)位于所述第一端(133),所述第二端(134)具有第二凹槽(132),所述第二凹槽(132)设有用于朝向所述第一模块(11)的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模块(13)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凸台(1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区(20)还包括:多个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军侯艳丽胡万泉王侃高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