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45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8
本技术公开了研磨带控制装置包括:研磨带原料单元,内部容置研磨带盘;研磨带外导向单元,设置在与研磨带原料单元相邻的研磨抛光组件的外侧面;两个研磨带压紧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研磨抛光组件的底部;两个研磨带内导向单元,设置在两个研磨抛光组件的内侧面;研磨带变向轴件,设置在研磨抛光组件上部;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设置在与研磨带原料单元远离的研磨抛光组件的外侧面;自动卷取机构,设置在周期收卷机构的外侧面,将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收集的使用过的研磨带卷取。本技术可以实现研磨带从研磨带盘释放到回收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能对研磨带运动速率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较好的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表面研磨领域,具体涉及研磨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研磨带是一种带状的研磨产品,是用静电植砂或者涂覆的方式,将磨料均匀的涂覆在聚酯薄膜带基上,可根据下游不同的用途裁剪成不同的尺寸。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精密研磨带和精密抛光带两大类。

2、曲轴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转动摩擦面进行研磨保证其表面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由于研磨带是长条带状,并且需要随着曲轴的研磨而相对移动,即打磨过的研磨带需要及时远离曲轴,输送未使用的研磨带与曲轴接触,因此需要时刻对研磨带进行控制,保证其在合适的张紧力度下持续的向曲轴研磨区域输送,同时使用过的研磨带需要及时收集以免干扰曲轴的研磨。目前市面上没有针对曲轴研磨过程中对研磨带从释放到回收全周期以及输送速率控制的研磨带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研磨带控制装置,可以实现研磨带从研磨带盘释放到回收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能对研磨带运动速率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较好的研磨效果。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3、研磨带控制装置,包括:

4、研磨带原料单元,内部容置研磨带盘;

5、研磨带外导向单元,设置在与研磨带原料单元相邻的研磨抛光组件的外侧面;

6、两个研磨带压紧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研磨抛光组件的底部;

7、两个研磨带内导向单元,设置在两个研磨抛光组件的内侧面;

8、研磨带变向轴件,设置在研磨抛光组件上部;

9、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设置在与研磨带原料单元远离的研磨抛光组件的外侧面;

10、自动卷取机构,设置在周期收卷机构的外侧面,将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收集的使用过的研磨带卷取。

11、进一步地,所述研磨带原料单元包括:

12、料框底板,完全成c字形,开口向上;

13、至少两块料框分隔板,下端轮廓与料框底板的上表面相同;所有所述料框分隔板依次均匀间隔的与料框底板固接;相邻两块料框分隔板与料框底板围成容置腔,容置腔内用于放置研磨带盘;

14、至少一个释放组件,所述释放组件设置在相邻两块料框之间,控制从研磨带盘拉出的研磨带的张力。

15、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组件包括:

16、下压滚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相邻两块料框分隔板之间,位于料框分隔板的端部;

17、连接板,头端与料框分隔板的上端固接,尾端成c字形;

18、插杆,穿插过连接板的c字形尾端,使得连接板尾端成“廿”字形;

19、上压滚轮,设置在插杆的下端,其滚面与下压滚轮的滚面正对;

20、下压弹簧,外套在插杆上,位于连接板尾端的“廿”字形内,一端与插杆固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的板面相抵。

21、进一步地,所述研磨带压紧单元包括:

22、外u形件,两块翼板与研磨抛光组件的底部连接,开口向上;

23、内u形件,开口向下的扣设在外u形件的底部内表面;所述内u形件的底部外表面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

24、两个下压紧块,分别设置在两条凹槽内;所述下压紧块的轴线垂直于研磨带的运动方向;

25、上压紧块,设在两个下压紧块的上表面;

26、压紧活塞,研磨抛光组件底部正对上压紧块处设有活塞孔;压紧活塞设置在活塞孔内,压紧活塞的下端在活塞孔的压力作用下挤压上压紧块。

27、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紧块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两个下压紧块之间;所述凸起的端面与两个侧面平滑过渡;所述下压紧块的端面与正对凸起的侧面设有倒角。

28、进一步地,所述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包括两块侧板、连杆以及转轴组成的成口字形的框架;

29、往复气缸,固定端与侧板铰接;

30、驱动杆,一端与转轴固接,另一端与往复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往复气缸伸缩带动转轴往复转动;

31、单向轴承,外套在转轴上;

32、主动齿轮,外套在单向轴承上;

33、摆臂,可转动的设在框架内,位于主动齿轮的上方;

34、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在摆臂的尾端上;

35、拉力弹簧,一端与侧板连接,另一端与摆臂的头端连接,带动摆臂转动,使得从动齿轮向主动齿轮挤压,与主动齿轮啮合。

36、进一步地,所述摆臂通过摆臂转轴设置在框架内;所述摆臂的头端上设有把手;所述框架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摆臂上方;所述拉力弹簧为两根,两根拉力弹簧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摆臂头端连接,两条拉力弹簧垂直于摆臂转轴。

37、进一步地,还包括:

38、隔离支板,成l形,一板与挡板固接,另一板面上设有上条形孔;

39、至少两根隔离杆,上下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隔离杆的上端穿过上条形孔,通过螺帽与隔离支板固接;

40、下隔板,设有若干下条形孔,隔离杆的下端穿过下条形孔,通过螺帽与下隔板固接;所有隔离支杆相互平行,其轴线垂直于主动齿轮的轴线。

41、进一步地,还包括:

42、立柱,所述框架可转动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框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动齿轮;

43、推拉轴,设置在框架内,与主动齿轮平行;

44、推拉气缸,固定端与立柱铰接,伸缩端可转动的外套在推拉轴上。

45、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卷取机构包括:

46、卷取架;

47、卷取电机,设置在卷取架上;

48、卷取盘,与卷取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

49、卷取搭杆,成l形,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卷取架上,另一端位于卷取盘正前方,与卷取盘的轴线平行;

50、接近传感器,设在卷取架上,当卷取搭杆顺时针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卷取搭杆正对接近传感器。

5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52、1、研磨带原料单元容置研磨带盘,实现研磨带盘的释放,并通过研磨带外导向单元将其输送到研磨抛光组件区域,实现研磨带的传输。

53、2、两个研磨带压紧单元将位于研磨抛光组件内的研磨带压紧,使得研磨带在对曲轴研磨时可以保持一定的张紧力,即研磨带稳定的舒张的与曲轴上需要研磨的区域充分的均匀的接触,实现稳定的高质量的研磨效果。

54、3、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可以将使用过的研磨带根据预设速度收卷,充分利用研磨带同时又可以保证研磨带不被重复使用。

55、4、卷取机构与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想配合可以实现不影响处于曲轴研磨阶段的研磨带的情况下实现使用过的研磨带卷取。

5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带原料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带压紧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块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两个下压紧块之间;所述凸起的端面与两个侧面平滑过渡;所述下压紧块的端面与正对凸起的侧面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速单向收拉机构包括两块侧板、连杆以及转轴组成的成口字形的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通过摆臂转轴设置在框架内;所述摆臂的头端上设有把手;所述框架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摆臂上方;所述拉力弹簧为两根,两根拉力弹簧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摆臂头端连接,两条拉力弹簧垂直于摆臂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卷取机构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带原料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带压紧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块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两个下压紧块之间;所述凸起的端面与两个侧面平滑过渡;所述下压紧块的端面与正对凸起的侧面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彦宋勇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