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44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轧辊,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包括L型支架一、L型支架二,所述L型支架一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外壁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本技术当两根轧辊出现磨损而造成之间间隙变大时,通过启动L型支架一底部的升降电机即可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升降板向下移动,利用延伸板以及移动杆同时带动调节轴承一以及驱动电机底座下降,从而使调节轴承一内转动的可调节轧辊向下移动,从而缩短与固定轧辊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当轧辊之间出现磨损间隙变大时,可直接通过可调节式轧辊调节缩短之间的距离,从而无须进行更换,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辊,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轧辊


技术介绍

1、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而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制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因为轧辊在长期使用碾压金属板后,表面会有磨损,而造成无法使用,而现有的轧辊一般为一体化制成,且固定安装在轧机支架上,解决方法只能对轧辊进行更换,否则轧辊之间的间隙就会变大,造成碾压效果不好的问题,但这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会让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l型支架一、l型支架二,所述l型支架一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外壁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升降板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承一,所述调节轴承一的内圈转动连接有可调节轧辊,所述延伸板的侧面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底座,所述驱动电机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与可调节轧辊的右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支架二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板。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板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承二,所述调节轴承二的内圈与可调节轧辊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中的滑杆、滑板、调节轴承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可调节轧辊在进行上下调节移动时,通过左侧固定在调节轴承二内,从而使调节轴承二利用滑板在滑杆上的滑动保持稳定。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壁与l型支架二的左右两侧内壁搭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中的滑轮支架、滑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滑板在l型支架二内进行上下滑动时,利用滑轮支架上的滑轮与l型支架二内壁进行接触,从而减少磨损以及阻力。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支架一的上方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一,所述固定轴承一的内圈转动连接有固定轧辊,所述固定轧辊位于可调节轧辊的下方。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支架二的上方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二,所述固定轧辊的左侧外壁与固定轴承二的内圈转动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中的固定轴承一、固定轧辊、固定轴承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可调节轧辊向下调节时可与固定轧辊之间的距离缩短,且固定轧辊右侧一端延伸出固定轴承一,用于连接其他固定的电机,从而不影响转动。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轧辊,采用固定轧辊、l型支架一、升降电机、螺纹杆、升降板、延伸板、移动杆、调节轴承一、驱动电机底座、驱动电机、可调节轧辊的配合,当两根轧辊出现磨损而造成之间间隙变大时,通过启动l型支架一底部的升降电机即可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升降板向下移动,利用延伸板以及移动杆同时带动调节轴承一以及驱动电机底座下降,从而使调节轴承一内转动的可调节轧辊向下移动,从而缩短与固定轧辊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现有的轧辊一般为一体化制成,且固定安装在轧机支架上,解决方法只能对轧辊进行更换,否则轧辊之间的间隙就会变大,造成碾压效果不好的问题,但这也做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会让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达到了当轧辊之间出现磨损间隙变大时,可直接通过可调节式轧辊调节缩短之间的距离,从而无需进行更换,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

14、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轧辊,采用l型支架二、调节轴承二、滑杆、滑板的配合,可调节式轧辊的左端插入在调节轴承二内,在可调节式轧辊向下移动时,通过固定调节轴承二的滑板在l型支架二内的滑杆上滑动,从而使可调节轧辊稳定下降,达到了使可调节轧辊在旋转的同时可稳定地进行下降调节,保证可调节轧辊调节稳定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L型支架一(1)、L型支架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一(1)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31),所述螺纹杆(131)的螺纹外壁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32),所述升降板(132)的底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延伸板(133),所述升降板(132)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34),所述移动杆(134)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承一(135),所述调节轴承一(13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可调节轧辊(3),所述延伸板(133)的侧面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底座(14),所述驱动电机底座(14)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1),所述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外壁与可调节轧辊(3)的右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二(2)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3)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承二(24),所述调节轴承二(24)的内圈与可调节轧辊(3)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3)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支架(231),所述滑轮支架(231)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232),所述滑轮(232)的外壁与L型支架二(2)的左右两侧内壁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一(1)的上方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一(11),所述固定轴承一(11)的内圈转动连接有固定轧辊(12),所述固定轧辊(12)位于可调节轧辊(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二(2)的上方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二(21),所述固定轧辊(12)的左侧外壁与固定轴承二(21)的内圈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l型支架一(1)、l型支架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一(1)的底部内腔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31),所述螺纹杆(131)的螺纹外壁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32),所述升降板(132)的底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延伸板(133),所述升降板(132)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34),所述移动杆(134)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承一(135),所述调节轴承一(135)的内圈转动连接有可调节轧辊(3),所述延伸板(133)的侧面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底座(14),所述驱动电机底座(14)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1),所述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外壁与可调节轧辊(3)的右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二(2)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外壁滑动安装有滑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驭明朱晓梅张磊孙晓羽
申请(专利权)人:华百特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