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05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包括底座、电机、安装板和过滤桶,所述电机设置于底座的后侧,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过滤桶设置于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桶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通过设置安装槽、连接座、壳体、连接组件、定位组件、拉杆和控位柱的配合使用,向下拉动拉杆,带动控位柱向下移动,控位柱带动控位件向后移动,控位件带动连接块向后移动,连接块对拉簧进行拉伸的同时,带动定位插杆脱离定位通口的内腔,解决了现有硅藻土过滤机对于过滤桶进行安装与拆卸的结构操作通常较为复杂,对使用者更换硅藻土助滤剂的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硅藻土助滤剂,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


技术介绍

1、硅藻土助滤剂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吸附性能和抗压缩性能,不仅能使被滤液体获得较好的流速比,并且能滤除微细的悬浮物,保证了澄清度,硅藻土是古代单细胞硅藻遗骸沉积物,具有质轻、多孔、高强、耐磨等一列优良性能,其中有一种使用硅藻泥助滤剂的过滤机,即一种硅藻土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适用于白酒、果酒等液态制品的澄清过滤,硅藻土助滤剂在更换时通常需要将过滤桶进行拆卸,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硅藻土过滤机对于过滤桶进行安装与拆卸的结构操作通常较为复杂,对使用者更换硅藻土助滤剂的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具备便于可快速拆卸与安装过滤桶,便于使用者对硅藻土助滤剂进行更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硅藻土过滤机对于过滤桶进行安装与拆卸的结构操作通常较为复杂,对使用者更换硅藻土助滤剂的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包括底座、电机、安装板和过滤桶,所述电机设置于底座的后侧,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过滤桶设置于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桶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安装板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柱。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和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设置于固定座前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杆前侧的左侧开设有定位通口。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块和两个定位插杆,两个所述定位插杆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连接块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位件。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过滤桶靠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的内壁相接触。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底部穿过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拉杆的左侧与控位件的右侧相接触,所述控位柱靠近控位件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后侧与安装板前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杆相对一侧的左侧相接触,所述连接杆靠近连接座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座的内壁相接触。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插杆的前侧穿过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定位插杆靠近定位通口内壁的一侧与定位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簧的前侧与壳体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9、1、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槽、连接座、壳体、连接组件、定位组件、拉杆和控位柱的配合使用,向下拉动拉杆,带动控位柱向下移动,控位柱带动控位件向后移动,控位件带动连接块向后移动,连接块对拉簧进行拉伸的同时,带动定位插杆脱离定位通口的内腔,解决了现有硅藻土过滤机对于过滤桶进行安装与拆卸的结构操作通常较为复杂,对使用者更换硅藻土助滤剂的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能够配合连接座使用,当连接杆进入连接座的内腔,并完成位置的固定后,对过滤桶进行安装固定。

11、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能够配合定位通口使用,当定位插杆脱离定位通口的内腔后,解除对连接杆的位置固定,将连接杆通过转轴翻动至连接座外,即可对过滤桶进行拆卸,此时使用者可对硅藻土助滤剂进行更换。

12、4、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槽,能够在过滤桶进入安装槽的内腔后,对过滤桶进行初步的定位。

13、5、本技术通过设置拉杆,能够带动控位柱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位柱,能够带动控位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位件,能够带动连接块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拉环,能够方便使用者拉动拉杆。

14、6、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座,能够对连接杆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使连接杆只能沿转轴进行转动,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配合连接座使用,当连接杆进入连接座的内腔,并完成位置的固定后,对过滤桶进行安装固定。

15、7、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插杆,能够配合定位通口使用,当定位插杆进入定位通口的内腔后,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簧,能够在拉簧受到连接块拉伸后产生拉力,带动连接块进行复位,通过设置连接块,能够带动定位插杆进行移动,使定位插杆进入或者脱离定位通口的内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包括底座(1)、电机(2)、安装板(3)和过滤桶(4),所述电机(2)设置于底座(1)的后侧,所述安装板(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过滤桶(4)设置于安装板(3)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过滤桶(4)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安装板(3)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安装板(3)的前侧设置有连接组件(8),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9),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柱(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固定座(801)和两个连接杆(802),两个连接杆(802)分别设置于固定座(801)前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杆(802)前侧的左侧开设有定位通口(8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连接块(901)和两个定位插杆(902),两个所述定位插杆(902)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块(901)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块(9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903),所述连接块(901)后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位件(9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4)靠近安装槽(5)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5)的内壁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0)的底部穿过壳体(7)并延伸至壳体(7)的外侧,所述拉杆(10)的左侧与控位件(904)的右侧相接触,所述控位柱(11)靠近控位件(904)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90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01)的后侧与安装板(3)前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02)通过转轴与固定座(801)活动连接,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杆(802)相对一侧的左侧相接触,所述连接杆(802)靠近连接座(6)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座(6)的内壁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杆(902)的前侧穿过壳体(7)并延伸至壳体(7)的外侧,所述定位插杆(902)靠近定位通口(803)内壁的一侧与定位通口(8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簧(903)的前侧与壳体(7)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包括底座(1)、电机(2)、安装板(3)和过滤桶(4),所述电机(2)设置于底座(1)的后侧,所述安装板(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过滤桶(4)设置于安装板(3)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过滤桶(4)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安装板(3)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安装板(3)的前侧设置有连接组件(8),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9),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柱(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固定座(801)和两个连接杆(802),两个连接杆(802)分别设置于固定座(801)前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杆(802)前侧的左侧开设有定位通口(8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硅藻土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连接块(901)和两个定位插杆(902),两个所述定位插杆(902)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块(901)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块(9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903),所述连接块(901)后侧的左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恩徐亚荣纪永军吴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金缘硅藻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