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92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上端螺旋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槽口并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内开设有搅拌内腔,所述搅拌杆的下端穿过第二槽口并连接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下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固定杆内腔,且固定杆内腔与搅拌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内腔和固定杆内腔内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固定安装在搅拌内腔以及固定杆内腔内。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杆内设置加热棒,随着套筒带动搅拌杆转动,将热量均匀的传递到溶液中,从而使溶液温度同步上升,为培养桶内细菌提供一个稳定适宜的温度,使得培养的细菌生长进度一致,提高细菌的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细菌培养,具体涉及一种细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1、培养细菌需要注意一下几点要求:1、适宜的营养条件;2、适宜的氧含量(好氧细菌需要震荡培养,厌氧的要厌氧培养,兼性的可以禁止培养);3、适宜的ph值;4、合适的环境温度。

2、专利cn217556172u中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属于细菌培养设备
包括培养罐,培养罐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加热元件,培养罐内设有光源,培养罐内转动设置有搅拌头,培养罐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搅拌头转动的第一驱动源,培养罐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可收缩设置。工作人员可以在昼夜交替时以及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地将保温层展开或收缩,以对培养罐中的溶液保温或散热,使得培养罐中的溶液温度不至于大幅变化,可以提高对细菌的培养效果。

3、现有技术不足之处:不管培养哪种类型的细菌往往都需要合适的温度,现有培养细菌往往采用固定热源提供温度,但是温度不能被很好的保留下来,上述专利通过设置保温层,通过将保温层展开或者收缩来适应昼夜交替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使得培养罐中的溶液温度不至于大幅度变化,可以提高细菌的培养效果,上述专利虽然对细菌的培养效果有提升,但是使用的热源依旧是固定热源,会使得溶液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造成细菌培养进度不一致,影响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上端螺旋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槽口并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内开设有搅拌内腔,所述搅拌杆的下端穿过第二槽口并连接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下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固定杆内腔,且固定杆内腔与搅拌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内腔和固定杆内腔内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固定安装在搅拌内腔以及固定杆内腔内。

3、进一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板。

4、进一步,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孔。

5、进一步,还包括套筒,所述培养桶滑动设置在套筒内,且培养桶通过弹簧连接在套筒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培养桶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内壁上。

6、进一步,所述套筒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培养桶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

7、进一步,所述加热棒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穿过固定杆以及培养桶并连接有插头。

8、进一步,所述盖子上设置有营养瓶和物料瓶。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具备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中通过在搅拌杆内设置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将热量传递到搅拌杆上,并随着套筒带动搅拌杆转动,将热量均匀的传递到溶液中,从而使溶液温度同步上升,为培养桶内细菌提供一个稳定适宜的温度,使得培养的细菌生长进度一致,提高细菌的培养效果。

11、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12、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桶(1)的上端螺旋连接有盖子(11),所述盖子(11)上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槽口(111)并连接有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内开设有搅拌内腔(51),所述搅拌杆(5)的下端穿过第二槽口(113)并连接有止推轴承(8),所述止推轴承(8)下端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内开设有固定杆内腔(91),且固定杆内腔(91)与搅拌内腔(51)相连通,所述搅拌内腔(51)和固定杆内腔(91)内设置有加热棒(6),所述加热棒(6)固定安装在搅拌内腔(51)以及固定杆内腔(9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孔(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2),所述培养桶(1)滑动设置在套筒(2)内,且培养桶(1)通过弹簧(22)连接在套筒(2)内,所述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培养桶(1)上,所述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上开设有活动槽(21),所述培养桶(1)上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滑动设置在活动槽(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6)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上连接有电线(101),所述电线(101)穿过固定杆(9)以及培养桶(1)并连接有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1)上设置有营养瓶(4)和物料瓶(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桶(1)的上端螺旋连接有盖子(11),所述盖子(11)上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槽口(111)并连接有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内开设有搅拌内腔(51),所述搅拌杆(5)的下端穿过第二槽口(113)并连接有止推轴承(8),所述止推轴承(8)下端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内开设有固定杆内腔(91),且固定杆内腔(91)与搅拌内腔(51)相连通,所述搅拌内腔(51)和固定杆内腔(91)内设置有加热棒(6),所述加热棒(6)固定安装在搅拌内腔(51)以及固定杆内腔(9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孔(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范卓凡张雨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