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及其抗震检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及其抗震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86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及其抗震检测设备,包括钢结构本体、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固定于地面,钢结构本体贯穿过固定底座后形成固定,且固定底座周围浇筑有水泥;当出现地震时,地面传导的震感会先通过浇筑在底板、平衡板体周围的水泥传导至底板与平衡板体内,由于底板是通过橡胶缓冲垫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抵的,所述橡胶缓冲垫的截面为凸字型,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晃动时挤压橡胶缓冲垫产生形变后再与底板表面相抵,通过本设计能够更加清楚明了的观察到橡胶缓冲垫的抵接关系以及形变关系,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也是通过橡胶缓冲垫来形成主要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支架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及其抗震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站楼作为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安全与稳定性至关重要,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作为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骨架,承受着来自各种外部因素,如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产生的应力,特别是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航站楼钢结构支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而传统的航站楼钢结构支架设计多基于静力分析,较少考虑其在地震等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然而,在地震发生时,航站楼钢结构支架不仅会受到强烈的地震波冲击,还会因为结构的振动而产生内部应力,对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稳定结构、抗震便成了钢结构支架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及其抗震检测设备,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包括钢结构本体、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固定于地面,钢结构本体贯穿过固定底座后形成固定,且固定底座周围浇筑有水泥;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橡胶缓冲垫、底板、平衡板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在钢结构本体下部两侧,平衡板体套设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下部外侧,而底板则安装在平衡板体下侧,所述底板朝向平衡板体的一侧具有一台阶沿,所述橡胶缓冲垫安装于台阶沿内,所述橡胶缓冲垫分别与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下端相抵,所述第一固定板侧面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固定板侧面设有第二卡槽,钢结构本体的下部外侧分别嵌入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形成固定,所述橡胶缓冲垫中部具有第一贯穿口,而台阶沿中部具有第二贯穿口,所述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为同轴设置,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贯穿口的对应处设有一联动插杆,所述联动插杆依次贯穿过第一贯穿口、第二贯穿口,所述联动插杆与第一贯穿口、第二贯穿口之间均存在供联动插杆震动的间隙,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内侧上部挂设有阻尼器。

4、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板体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回型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底板与两个回型槽的对应处分别设有一凹槽;位于上侧的回型槽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表面的凹槽组成沙槽一,而位于下侧的回型槽与底板表面的凹槽组成沙槽二,沙槽一、二内均填充有碎石、沙砾。

5、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缓冲垫的截面为凸字型,所述橡胶缓冲垫的中部抵设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下端面,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别与底板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晃动时挤压橡胶缓冲垫产生形变后再与底板表面相抵。

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部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磁吸固定杆,而第二固定板上具有相对应的活动管槽,而活动管槽内侧端部安装有磁铁,当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别安装在钢结构本体下部外侧时,磁吸固定杆被磁铁吸附并插入活动管槽内,对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

7、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钢结构本体包括钢支撑件、承重件、固定件、定位插销,所述承重件搭设在固定件上,且固定件通过多个连接杆体固定在钢支撑件上,所述阻尼器固定于固定件的下端;所述固定件下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活动槽,所述钢支撑件的上部嵌入活动槽内,所述钢支撑件上部具有贯穿孔,而固定件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杆体依次贯穿过定位孔以及贯穿孔,所述钢支撑件与活动槽之间存在供钢支撑件活动的间隙;所述承重件表面具有呈十字形设置的十字槽,而十字槽边缘处设有向下延伸的缺口,所述定位插销贯穿过缺口后插入固定件内。

8、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的抗震检测设备,包括安装于阻尼器下端的激光信号发射器以及钢支撑件内侧底部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以钢支撑件内侧下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呈矩状排列设置,所述激光信号发射器的检测端垂直朝下设置,与安装在钢支撑件内侧下端面中部的信号接收器相对应。

9、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0、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橡胶缓冲垫、底板、平衡板体均为预制成型的,并且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平衡板体均是拼装组合成型,同时,第一固定板的下部还设有联动插杆,且联动插杆是依次贯穿过橡胶缓冲垫、底板后延伸至地底的,旨在通过联动插杆对橡胶缓冲垫、底板形成直接的固定,并在橡胶缓冲垫、底板固定的情况下间接对平衡板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并且相互之间形成扣合状态,能够有效地增加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以及链接紧固性。

11、并且由于平衡板体以及底板周围浇筑有水泥,在固定底座或钢构件本体晃动时,第一、二固定板并未与水泥直接接触,因此可产生轻微的晃动来减少震感的传递,并且通过联动插杆来增加固定底座内所包含的结构之间的连接性。

12、当出现地震时,地面传导的震感会先通过浇筑在底板、平衡板体周围的水泥传导至底板与平衡板体内,由于底板是通过橡胶缓冲垫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抵的,所述橡胶缓冲垫的截面为凸字型,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晃动时挤压橡胶缓冲垫产生形变后再与底板表面相抵,通过本设计能够更加清楚明了的观察到橡胶缓冲垫的抵接关系以及形变关系,并且本专利技术中也是通过橡胶缓冲垫来形成主要的减震效果。

13、本专利技术中沙槽一、二内均填充有碎石、沙砾,而橡胶缓冲垫以及沙槽一、二中填充的碎石与沙砾并不仅仅用于对出现地震时形成减震效果,当钢结构本体的上部出现晃动时,也会通过固定底座内各个结构、关节之间的间隙为其提供相应的晃动空间,并通过填充的沙砾以及橡胶缓冲垫在遇到主体震动的情况时,产生相应的形变以达到减震效果,避免本专利技术中的钢结构在震动、抖动过程中因硬连接造成的伤害。

14、本专利技术中在安装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时通过磁吸固定杆与磁铁所形成的吸附固定效果,来形成对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固定,并且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安装时,未打螺栓前依旧能够形成一定的限位性以及固定性。

15、本专利技术中当钢支撑件或固定底座或航站楼整体晃动时,阻尼器以及钢支撑件的内侧端部必定晃动,如激光信号发射器随着晃动而移动时,其检测端的垂直朝向会从正中心的信号接收器逐渐往外偏移,因此便可通过记录发出信号的信号接收器的位置来得知当前阻尼器的晃动幅度,并通过计算公式反推震感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本体(1)、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固定于地面,钢结构本体(1)贯穿过固定底座(2)后形成固定,且固定底座(2)周围浇筑有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垫(23)的截面为凸字型,所述橡胶缓冲垫(23)的中部抵设于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下端面,且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分别与底板(24)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当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晃动时挤压橡胶缓冲垫(23)产生形变后再与底板(24)表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部靠近第二固定板(2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磁吸固定杆(213),而第二固定板(22)上具有相对应的活动管槽(222),而活动管槽(222)内侧端部安装有磁铁(223),当将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分别安装在钢结构本体(1)下部外侧时,磁吸固定杆(213)被磁铁(223)吸附并插入活动管槽(222)内,对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本体(1)包括钢支撑件(11)、承重件(12)、固定件(13)、定位插销(14),所述承重件(12)搭设在固定件(13)上,且固定件(13)通过多个连接杆体(15)固定在钢支撑件(11)上,所述阻尼器(134)固定于固定件(13)的下端;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的抗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阻尼器(134)下端的激光信号发射器(1341)以及钢支撑件(11)内侧底部的信号接收器(112),所述信号接收器(112)以钢支撑件(11)内侧下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呈矩状排列设置,所述激光信号发射器(1341)的检测端垂直朝下设置,与安装在钢支撑件(11)内侧下端面中部的信号接收器(112)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本体(1)、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固定于地面,钢结构本体(1)贯穿过固定底座(2)后形成固定,且固定底座(2)周围浇筑有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垫(23)的截面为凸字型,所述橡胶缓冲垫(23)的中部抵设于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下端面,且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分别与底板(24)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当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晃动时挤压橡胶缓冲垫(23)产生形变后再与底板(24)表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站楼场馆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部靠近第二固定板(2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磁吸固定杆(213),而第二固定板(22)上具有相对应的活动管槽(222),而活动管槽(222)内侧端部安装有磁铁(223),当将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龙康明旭廖渊智周汝森高逸斌林春吴晚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合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