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578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1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选定管道所有测温点的管道壁温参数,并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分别计算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对应的吸热焓增量,根据所述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单点超温应力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根据所述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根据所述吸热偏差幅值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根据所述管道疲劳寿命对管壁超温点进行预先标记,并将所述管壁超温点的管道疲劳数据发送至对应权限的管理端进行异常报警处理。本申请具有提高超温管壁的控制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壁温控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锅炉过热器、锅炉再热器的频繁超温是造成火电机组非正常停机的重要故障因素之一,为提高对火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对锅炉超温管壁进行精准定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的锅炉超温管壁管控方式主要是在每个管壁上人工设置多个测温点,通过管理后台人工观测每个测温点的超温情况,并进行人为判断,结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超温判断并控制对应的火电机组停机并对超温管道进行更换,但是,仅有当值人员才能发现并判断超温现象是否需要进行停机更换,时效较低且依赖于当值人员的人为判断准确概率,对管壁超温判断没有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影响超温管壁的判断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超温管壁的控制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包括:

4、获取当前选定管道所有测温点的管道壁温参数,并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

5、分别计算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对应的吸热焓增量,根据所述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单点超温应力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

6、根据所述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根据所述吸热偏差幅值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

7、根据所述管道疲劳寿命对管壁超温点进行预先标记,并将所述管壁超温点的管道疲劳数据发送至对应权限的管理端进行异常报警处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当前选定管道的所有测温点的管道壁温数据进行多方位计算,提高对每个测温点的单点超温应力的计算准确性,并结合当前锅炉中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的多点测温的吸热焓增量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有助于更加直观地表示锅炉管壁内部的热量变化,进而对相邻测温点之间的吸热偏差幅值进行管道疲劳寿命预测,将管道疲劳预测参数精确到相邻测温点之间的吸热温度变化,提高管道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多重管壁超温风险设置对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定值比对结果将管道疲劳数据提前发送至对应权限的管理端进行异常报警,提高管道超温风险发现的及时性,本申请通过增设多重测温点,大幅度提升了壁温超温报警的时效性和扩大了壁温监控的覆盖范围,结合不同位置的吸热偏差和超温应力变化来准确预测管道疲劳寿命,大幅度提高了锅炉管壁的超温控制准确性。

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具体包括:

10、获取每个测温点在高温条件下的高温形变数据和管壁内外温差数据;

11、根据所述高温形变数据和所述管壁内外温差数据,构建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温度变化与管壁形变之间的热应力关联关系;

12、若当前测温点位于直管管壁位置时,根据所述热应力关联关系,并结合公式(1)计算直管测温点处的单点超温应力,公式(1)如下所示:

13、

14、其中,所述σ直表示直管测温点位置处的单点超温应力,e表示当前选定管道材料对应的弹性模量,α表示管道热膨胀量,l0表示当前直管形态下的管道长度,l管表示当前选定管道的原始长度,τ内-τ外表示当前测温点的管壁内外温差,表示当前测温点的高温形变参数,θ表示当前测温点的弯折情况。

1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还包括:

16、若当前测温点位于弯折管壁位置时,根据所述热应力关联关系,并结合公式(2)计算弯折测温点处的单点超温应力,公式(2)如下所示:

17、

18、其中,(1-cosθ)表示弯折侧位点位置处的管壁所吸收的热量,θ表示当前测温点位置处的管道弯折角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管壁内外温差情况构建内外温差与管壁形变之间的热应力关联关系,并根据测温点所处管壁位置的区别进行单点超温应力的分区域计算,进一步提高管壁超温应力的计算准确性。

2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别计算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对应的吸热焓增量,根据所述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单点超温应力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具体包括:

21、分别获取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热负荷、直管受热面积和直管管内工质流量,并结合公式(3)计算直管吸热焓增量,公式(3)如下所示:

22、

23、其中,所述δδ直表示直管吸热焓增量,q直表示直管热负荷,s直表示直管受热面积,g直表示直管管内工质流量;

24、分别获取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弯管热负荷、弯管受热面积和弯管管内工质流量,并结合公式(4)计算弯管吸热焓增量,公式(4)如下所示:

25、

26、其中,所述δδ弯表示弯管吸热焓增量,q弯表示弯管热负荷,s弯表示弯管受热面积,g弯表示弯管管内工质流量;

27、根据所述直管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弯管吸热焓增量,计算相邻弯管与直管之间的热偏差系数,所述热偏差系数通过公式(5)计算得到,公式(5)如下所示:

28、

29、其中,所述表示相邻直管与弯管之间的热偏差系数;

30、按照工质流动方向分析所述热偏差系数和对应测温点的单点超温应力之间的热偏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热偏关联关系构建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炉内热偏差曲线。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对直管和弯折管进行分区域计算,结合热焓增量的不同对相邻直管与弯管之间的热偏差系数进行计算,有助于对管道形态变化过程中对壁温的吸热偏差进行合理补偿,并结合对应测温点的单点超温应力来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有助于提高炉内温度变化与管壁形变之间的关联性。

3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根据所述吸热偏差幅值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具体包括:

33、结合炉内热偏差曲线,通过公式(6)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公式(6)如下所示:

34、

35、其中,nf表示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表示单位时间δt内的相邻弯管与直管之间的超温应力变化;

36、根据吸热偏差幅值构建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其中,所述管道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表达式通过公式(7)表示,公式(7)如下所示:

37、

38、其中,ε管表示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预测系数,a、b分别为直管、弯折管对应金属材质的疲劳相关常数;

39、将所述管道疲劳寿命预测系数与预设金属疲劳定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之间的吸热偏差幅值,结合吸热幅值变动来构建管道疲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对应的吸热焓增量,根据所述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单点超温应力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根据所述吸热偏差幅值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管道疲劳寿命对管壁超温点进行预先标记,并将所述管壁超温点的管道疲劳数据发送至对应权限的管理端进行异常报警处理,具体包括:

7.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管道壁温参数对应的单点超温应力,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当前选定管道的直管和管壁连接弯折位置对应的吸热焓增量,根据所述吸热焓增量和所述单点超温应力构建炉内热偏差曲线,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壁温的超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炉内热偏差曲线计算相邻测温点的吸热偏差幅值,根据所述吸热偏差幅值预测当前选定管道的管道疲劳寿命,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剑敏杨春笋黎赛梾肖敦哲程业武张成肖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长源荆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