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938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圆盘一,圆盘一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出气口,出气口的底部设置有圆盘二,圆盘二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左端盖的中心设置有圆孔,外筒体的右端设置有右端盖,右端盖的中心设置有圆槽,圆筒的中心设置有热处理机构,圆筒的左端设置有旋转机构。通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不仅能够对废气中的热量加以应用,而且还能通过筒体的转动使筒体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并且可以让热量进行流动以满足其他设备的加热,并且减少灰尘停留在筒体上方从而延长了单次的工作时长,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特别涉及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现有的锅炉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一般通过换热装置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2、例如,公告号为cn21187682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换热箱下端固定有导气箱,且导气箱上端安装有出气管,并且导气箱两侧分别固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导气箱内部设有加热管,导气箱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导气箱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导热棒安装孔,并且导热棒安装孔内部插设有导热棒,导热棒上端与加热管相连接,且导热棒外部套设有刮环,并且刮环外壁设有矩形的固定板,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箱体内的热量只能通过加热棒对水进行加温,而热量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地并不能把热量通道其他地方,并且由于筒体是固定的并不能实现加热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不仅能够对废气中的热量加以应用,而且还能通过筒体的转动使筒体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并且可以让热量进行流动以满足其他设备的加热,并且减少灰尘停留在筒体上方从而延长了单次的工作时长,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外筒体与进气口之间焊接连接,进气口的顶部设置有圆盘一,进气口与圆盘一之间焊接连接,圆盘一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外筒体与出气口之间焊接连接,出气口的底部设置有圆盘二,出气口与圆盘二之间焊接连接,圆盘二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左端盖的中心设置有圆孔,外筒体的右端设置有右端盖,右端盖的中心设置有圆槽,圆筒的中心设置有热处理机构,圆筒的左端设置有旋转机构。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热处理机构包括横向贯穿外筒体的内筒体,内筒体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贯穿内筒体,内筒体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支撑架一的右端转动设置有与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一,旋转轴一的右端设置有风扇一,内筒体的右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二,支撑架二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支撑架二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二,旋转轴二的左端设置有风扇二。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筒体的左端的齿圈,齿圈的下方设置有与齿圈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中心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下方设置有u形架,u形架的左边设置有l形板,u形架与l形板之间焊接连接,l形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杆连接,u形架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与u形架之间焊接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筒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片,支撑片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板。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7、其一,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顶部设置有圆盘一,圆盘一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用于与外部排出的废弃的烟气进行连接,把废气输入到外筒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出气口用于把利用完的废气进行排出,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

8、其二,带有热量的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外筒体的内部,这时散热片通过与带热量的气体进行接触从而把热量通过散热片带入到内筒体的内部,这时支撑架一上的旋转电机开始旋转,同时带动旋转轴一进行转动,进而把风扇带动旋转,从而让内筒体内的热量进行流动,进而可以使的热量流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去。

9、其三,内筒体的左端设置有齿圈,与齿圈进行啮合设置的有齿轮,第三旋转电机的启动带动齿轮进行旋转,进而齿圈进行旋转从而内筒体进行旋转,使得散热片与热量更加均匀的接触,从而把热量加以应用。

10、其四,支撑板的设置让筒体在地面上设置的更加牢固,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筒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01),进气口(101)的顶部设置有圆盘一,圆盘一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103)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02),出气口(102)的底部设置有圆盘二,圆盘二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103)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104),左端盖(104)的中心设置有圆孔,外筒体(103)的右端设置有右端盖(105),右端盖(105)的中心设置有圆槽,圆筒的中心设置有热处理机构,圆筒的左端设置有旋转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机构包括横向贯穿外筒体(103)的内筒体(106),内筒体(106)上设置有散热片(107),散热片(107)贯穿内筒体(106),内筒体(106)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一(108),支撑架一(108)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109),支撑架一(108)的右端转动设置有与第一旋转电机(109)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一,旋转轴一的右端设置有风扇一(110),内筒体(106)的右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二(111),支撑架二(1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12),支撑架二(111)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二旋转电机(112)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二,旋转轴二的左端设置有风扇二(1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筒体(106)的左端的齿圈(201),齿圈(201)的下方设置有与齿圈(201)啮合的齿轮(202),齿轮(202)的中心设置有旋转杆(203),旋转杆(203)的下方设置有U形架(204),U形架(204)的左边设置有L形板(205),U形架(204)与L形板(205)之间焊接连接,L形板(205)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206),第三旋转电机(206)的输出轴与旋转杆(203)连接,U形架(20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台(2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片(208),支撑片(208)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板(2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3)与进气口(101)之间焊接连接,放置台(207)与U形架(204)之间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与圆盘一之间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3)与出气口(102)之间焊接连接,出气口(102)与圆盘二之间焊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筒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0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01),进气口(101)的顶部设置有圆盘一,圆盘一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103)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02),出气口(102)的底部设置有圆盘二,圆盘二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外筒体(103)的左端设置有左端盖(104),左端盖(104)的中心设置有圆孔,外筒体(103)的右端设置有右端盖(105),右端盖(105)的中心设置有圆槽,圆筒的中心设置有热处理机构,圆筒的左端设置有旋转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机构包括横向贯穿外筒体(103)的内筒体(106),内筒体(106)上设置有散热片(107),散热片(107)贯穿内筒体(106),内筒体(106)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一(108),支撑架一(108)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109),支撑架一(108)的右端转动设置有与第一旋转电机(109)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一,旋转轴一的右端设置有风扇一(110),内筒体(106)的右端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二(111),支撑架二(1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12),支撑架二(111)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二旋转电机(112)输出轴连接的旋转轴二,旋转轴二的左端设置有风扇二(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风曹月明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肥城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