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688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4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属于锅炉给水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本体上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环,两个第一限位环内滑动设置升降杆,升降杆上设置浮球,锅炉上设置送水孔,对应送水孔在锅炉上设置进水管,进水管内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环,两个第二限位环内滑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为L形结构且端部与升降杆底部相连接,进水管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板,挡板内设置卡槽,对应卡槽在连接杆端部设置卡块,锅炉侧壁上还设置水箱,水箱上设置送水管,送水管端部与进水管端部相连接;本技术可以自动在锅炉本体内的水量不够时,水箱内的水会自动进入锅炉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给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蒸汽锅炉工质为水,输出工质为水蒸汽,蒸汽有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之分,在使用过程中,锅炉内的水不断蒸发,需要及时向锅炉内补充水,以避免锅炉干烧。

2、公开号为cn1102854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包括锅炉体和蓄水箱体,锅炉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顶部连通有倒u形管,倒u形管连接有水泵,蓄水箱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与水泵连接的抽水管,抽水管伸入蓄水箱体内腔底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嘴,锅炉体的内腔设置有炉水位传感器,箱水位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与水泵电性连接;当水位低于炉水位传感器设定的水位值时,炉水位传感器将信号输送到处理器中,通过处理器控制水泵工作,将蓄水箱体中的水源由抽水管抽送到进水管中,由进水管向锅炉体中注入水源。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锅炉在正常使用时,锅炉内水位要保持在一定高度,既不是锅炉的最高水位,也不是锅炉的最低水位,而上述余热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在锅炉内水位到达低水位时,才启动水泵向锅炉供水,并且一直供水到高水位时,水泵才关掉。如果要保持锅炉内水位在一定高度,水泵将频繁启动,这样电机和水泵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本技术可以自动在锅炉本体内的水量不够时,水箱内的水会自动进入锅炉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本体上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环,两个第一限位环上下平行设置,两个第一限位环内滑动设置升降杆,升降杆上设置浮球,浮球能够浮在锅炉内的水面上,锅炉上设置送水孔,送水孔与锅炉内部相连通,对应送水孔在锅炉上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为l形结构,进水管内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环,两个第二限位环在进水管内平行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环内滑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能够在两个限位环之间滑动,连接杆为l形结构且端部与升降杆底部相连接,升降杆能够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进水管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板,挡板水平设置在进水管内,挡板内设置卡槽,卡槽在挡板内贯穿设置,对应卡槽在连接杆端部设置卡块,卡块与卡槽相适配,锅炉侧壁上还设置水箱,水箱上设置送水管,送水管端部与进水管端部相连接,水箱内的水能够通过送水管进入进水管内。

3、卡块为圆锥形结构;即卡块在下落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动进行纠偏。

4、卡块外侧设置橡胶层;即橡胶层能够避免卡块与卡槽之间存在缝隙。

5、水箱两侧设置定位板,定位板竖向设置水箱两侧,对应定位板在锅炉侧壁上设置两个定位块,定位块竖向设置在锅炉的外侧壁上,两个定位块上均对应定位板设置定位槽;即定位板能够进入定位槽内。

6、水箱上设置观察窗,观察窗上设置刻度线;即通过观察窗与刻度线能够对水箱内的水进行观察。

7、送水管端部通过法兰与进水管端部相连接且送水管为橡胶软管材料;即在将水箱拆下来时送水管不会造成影响。

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9、1、在锅炉本体内的水位线下落时,升降杆会间接带着卡块下移,从而水就会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缝隙向进水管下方流动,从而水就能够进入锅炉内。

10、2、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水箱从锅炉上拆卸下来进行维护,并且对锅炉进行维护时将水箱拆卸下来使得水箱不会对维护工作造成影响,同时送水管端部通过法兰与进水管端部相连接,从而在对水箱拆卸之前可以先将送水管进行拆卸,从而避免送水管会对水箱拆卸时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00)以及锅炉本体(100)上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环(101),两个第一限位环(101)内滑动设置升降杆(102),所述升降杆(102)上设置浮球(103),所述锅炉上设置送水孔(104),对应送水孔(104)在锅炉上设置进水管(105),所述进水管(105)内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环(106),两个第二限位环(106)内滑动设置连接杆(107),连接杆(107)为L形结构且端部与升降杆(102)底部相连接,所述进水管(105)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板(108),所述挡板(108)内设置卡槽(109),对应卡槽(109)在连接杆(107)端部设置卡块(110),所述锅炉侧壁上还设置水箱(200),水箱(200)上设置送水管(201),所述送水管(201)端部与进水管(105)端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10)为圆锥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10)外侧设置橡胶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两侧设置定位板(202),对应定位板(202)在锅炉侧壁上设置两个定位块(203),两个定位块(203)上均对应定位板(202)设置定位槽(2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上设置观察窗(205),所述观察窗(205)上设置刻度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201)端部通过法兰与进水管(105)端部相连接且进水管送水管(201)为橡胶软管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00)以及锅炉本体(100)上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环(101),两个第一限位环(101)内滑动设置升降杆(102),所述升降杆(102)上设置浮球(103),所述锅炉上设置送水孔(104),对应送水孔(104)在锅炉上设置进水管(105),所述进水管(105)内设置两个第二限位环(106),两个第二限位环(106)内滑动设置连接杆(107),连接杆(107)为l形结构且端部与升降杆(102)底部相连接,所述进水管(105)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板(108),所述挡板(108)内设置卡槽(109),对应卡槽(109)在连接杆(107)端部设置卡块(110),所述锅炉侧壁上还设置水箱(200),水箱(200)上设置送水管(201),所述送水管(201)端部与进水管(105)端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同民韩新章李成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肥城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