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64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第一采挖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设计的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使用,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而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在需要使用锄头的时候,铲子的位置位于高处,此时铲子不会影响锄头的使用,当需要使用铲子的时候,先转动锄头,使其与立柱大致呈平行状态,然后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滑块能够运动,进而带动铲子运动,使得铲子的位置下降,从而方便后续使用者能够使用到铲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蝉花采挖,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金蝉花采摘器


技术介绍

1、金蝉花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分枝开花,花粉为乳黄色,称为"蝉花孢子粉",简单地说就是"种子",具有繁殖的功能。其形成过程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 具有繁殖功能的"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

2、现有的技术中,金蝉花大多都是在野外挖掘,挖掘者采用简单的锄头来对金蝉花进行挖掘作业,锄头虽然较为方便,但是结构简单,由于金蝉花大多都是出现在野外竹林里面,这里地形环境较为复杂,单一的锄头有时候使用较为不方便,但是若携带较多的工具,则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并且携带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蝉花采摘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蝉花采摘器,设计的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使用,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而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在需要使用锄头的时候,铲子的位置位于高处,此时铲子不会影响锄头的使用,当需要使用铲子的时候,先转动锄头,使其与立柱大致呈平行状态,然后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滑块能够运动,进而带动铲子运动,使得铲子的位置下降,从而方便后续使用者能够使用到铲子。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所述第一采挖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贯穿固定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锄头,所述第二采挖机构包括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安装有铲子,设计的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使用,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而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在需要使用锄头的时候,铲子的位置位于高处,此时铲子不会影响锄头的使用,当需要使用铲子的时候,先转动锄头,使其与立柱大致呈平行状态,然后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滑块能够运动,进而带动铲子运动,使得铲子的位置下降,从而方便后续使用者能够使用到铲子。

4、进一步在于,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的底端一侧,且所述安装架呈凹形状。

5、进一步在于,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且该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手,所述第一转手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开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插入式连接有定位杆。

6、进一步在于,所述侧槽开设在所述立柱的一侧。

7、进一步在于,所述侧槽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蜗轮,所述侧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槽的内部。

8、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铲子,所述铲子和所述锄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两侧。

9、进一步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伸出到所述立柱的外部,且该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手。

10、进一步在于,所述立柱的顶端开设有顶槽,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顶槽插入式滑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中,设计的第一采挖机构和第二采挖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使用,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而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在需要使用锄头的时候,铲子的位置位于高处,此时铲子不会影响锄头的使用,当需要使用铲子的时候,先转动锄头,使其与立柱大致呈平行状态,然后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滑块能够运动,进而带动铲子运动,使得铲子的位置下降,从而方便后续使用者能够使用到铲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安装有第一采挖机构(3)和第二采挖机构(4),所述第一采挖机构(3)包括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302),所述转杆(302)上贯穿固定安装有转动座(303),所述转动座(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锄头(304),所述第二采挖机构(4)包括侧槽(401),所述侧槽(401)的内部安装有蜗轮(403),所述蜗轮(40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408),所述蜗轮(4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04),所述螺纹杆(404)上螺纹连接有滑块(405),所述滑块(405)的一侧安装有铲子(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底端一侧,且所述安装架(301)呈凹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301)的一侧,且该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手(305),所述第一转手(305)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06),所述安装架(301)的一侧开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307),所述第一定位孔(306)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07)插入式连接有定位杆(3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401)开设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401)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柱(402),所述安装柱(4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蜗轮(403),所述侧槽(40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10),所述螺纹杆(404)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410)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05)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槽(40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06),所述安装座(40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铲子(407),所述铲子(407)和所述锄头(304)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08)的一端伸出到所述立柱(2)的外部,且该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手(40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顶端开设有顶槽(5),所述立柱(2)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柱(6),所述伸缩柱(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杆(601),所述插杆(601)与所述顶槽(5)插入式滑动连接,所述立柱(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安装有第一采挖机构(3)和第二采挖机构(4),所述第一采挖机构(3)包括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302),所述转杆(302)上贯穿固定安装有转动座(303),所述转动座(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锄头(304),所述第二采挖机构(4)包括侧槽(401),所述侧槽(401)的内部安装有蜗轮(403),所述蜗轮(40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408),所述蜗轮(4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04),所述螺纹杆(404)上螺纹连接有滑块(405),所述滑块(405)的一侧安装有铲子(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底端一侧,且所述安装架(301)呈凹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蝉花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301)的一侧,且该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手(305),所述第一转手(305)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06),所述安装架(301)的一侧开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307),所述第一定位孔(306)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07)插入式连接有定位杆(3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启江余霞玲桂飞阳
申请(专利权)人:金寨县丰乐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