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内机底座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56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底座和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以解决跌落试验中室内换热器变形过大的问题。空调内机底座包括前水道,前水道的槽底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前水道的两侧壁均留有间隙,限位部用于对室内换热器进行限位。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内机底座可以减少跌落试验中室内换热器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底座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往往需要经过跌落试验,以验证设计和制造质量是否过关。但是,在跌落试验中,由于室内换热器重量较大,在跌落试验时变形较大,导致空调的使用效果明显降低,甚至可能危害到风轮组件的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底座,以解决现有跌落试验中室内换热器变形过大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内机底座,包括前水道,所述前水道的槽底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前水道的两侧壁均留有间隙,所述限位部用于对室内换热器进行限位。

3、本技术空调内机底座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4、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对室内换热器的底部的后侧进行支撑,可以利用前水道的材料的刚度,防止室内换热器的底部发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可以控制室内换热器的前部较为靠下的部分的形变量,从而减少跌落试验中,室内换热器的整体形变量,避免与风轮组件的转动发生干涉。

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前水道的长度方向排布。

6、通过设置多个沿前水道长度方向排布的限位部,可以对室内换热器在其长度方向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使得室内换热器的每个位置的形变不至于过大,从而降低了室内换热器底部的最大形变,以减少对使用效果的影响,同时降低与风轮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水道的长度方向一致。

8、通过长度方向与前水道长度方向一致的设置限位板,可以为较长区域的室内换热器进行限位,而且也可以减少对冷凝水在前水道中流动的阻碍,使得冷凝水可以顺利排出。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部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位于所述限位板的至少一侧面。

10、通过设置加强肋,可以有效地提高限位板在防止室内换热器变形的方向上的刚度,从而减少室内换热器的变形量,改善空调的使用效果。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水道中还设有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沿所述前水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12、通过设置支撑肋板,可以室内换热器的底部,承担室内换热器的部分重量,并且使得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与前水道的底部之间保持适当的空隙,以利于冷凝水在前水道中顺利流动。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肋板包括多块支撑子肋板,多块所述支撑子肋板沿所述前水道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两块所述支撑子肋板之间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支撑子肋板的相背两侧面。

14、通过在多块支撑子肋板之间设置排水口,可以将支撑肋板与前水道的前侧壁之间的冷凝水,迅速排放至前水道中的高度较低的区域,即支撑肋板与前水道的后侧壁之间的区域。虽然冷凝水在支撑肋板与前水道之间也可以流动,但是这部分区域在前水道长度方向上的坡度明显小于其在前水道宽度方向的坡度,从而可以使得前水道中的冷凝水更快的被排出。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水道的前侧壁设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子面和第二子面,所述第一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6、通过设置由夹角大小不同的第一子面和第二子面交替排布而形成的阶梯面,可以使得冷凝水在前水道前侧壁的内表面流动时,多次变换方向,在引导冷凝水流动的同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冷凝水过快地流动而冲击到前水道底部的支撑肋板。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所述第二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20°]。

18、通过将第一子面和第二子面的角度设置为以上角度,可以利用第二子面实现冷凝水的较快速流动,而利用第一子面实现冷凝水的缓慢流动,而且,由于冷凝水在第二子面的流动时具有速度,所以即使第一子面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零,冷凝水也可以沿前水道的宽度方向继续在第一子面流动。

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水道的前侧壁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支撑肋板用于共同支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底部。

20、通过设置支撑台以与支撑肋板共同支撑室内换热器的底部,可以将室内换热器的重量所产生的载荷分担至前水道的前侧壁,以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稳定性。

21、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跌落试验中室内换热器变形过大的技术问题。

22、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内机底座;所述室内换热器被所述空调内机底座支撑。

23、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空调内机底座,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空调内机底座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水道(100),所述前水道(100)的槽底(120)设有限位部(130),所述限位部(130)与所述前水道(100)的两侧壁均留有间隙,所述限位部(130)用于对室内换热器(200)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130)沿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包括限位板(131),所述限位板(1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还包括加强肋(133),所述加强肋(133)位于所述限位板(131)的至少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道(100)中还设有支撑肋板(140),所述支撑肋板(140)沿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板(140)包括多块支撑子肋板,多块所述支撑子肋板沿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两块所述支撑子肋板之间设有排水口(141),所述排水口(141)连通所述支撑子肋板的相背两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道(100)的前侧壁(110)设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子面(111)和第二子面(113),所述第一子面(111)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子面(113)与水平面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面(1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所述第二子面(1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道(100)的前侧壁(110)设有支撑台(115),所述支撑台(115)和所述支撑肋板(140)用于共同支撑所述室内换热器(200)的底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20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空调内机底座;所述室内换热器(200)被所述空调内机底座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水道(100),所述前水道(100)的槽底(120)设有限位部(130),所述限位部(130)与所述前水道(100)的两侧壁均留有间隙,所述限位部(130)用于对室内换热器(200)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130)沿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包括限位板(131),所述限位板(1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还包括加强肋(133),所述加强肋(133)位于所述限位板(131)的至少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道(100)中还设有支撑肋板(140),所述支撑肋板(140)沿所述前水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板(140)包括多块支撑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星阳王凯鑫何文飞李恒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