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蒸汽烹饪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55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蒸汽烹饪设备。蒸汽冷凝装置包括冷凝腔体、散热风扇和冷凝单元,冷凝腔体具有分隔且均上下延伸的散热通道和冷凝通道,冷凝通道的下端具有蒸汽进口,散热通道的下端具有冷风进口;散热风扇用于引导外部冷却气流由冷风进口至散热通道上端流动,以对冷凝腔体进行散热;冷凝单元用于冷凝冷凝通道中的蒸汽并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通道。蒸汽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的蒸汽冷凝装置。本技术公开的蒸汽冷凝装置和蒸汽烹饪设备,能够提高蒸汽冷凝效果,降低蒸汽烹饪设备的蒸汽排放量和蒸汽排放温度,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蒸汽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蒸烤箱、电蒸箱等蒸汽烹饪设备是通过发热装置将水转换为高温蒸汽以对食物进行烹饪的厨房设备,其能够丰富用户的烹饪方式,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

2、由于蒸汽烹饪设备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汽,且产生的蒸汽通常需要排放到外部以维持电蒸箱内胆中的压力平衡以及保证烹饪的效率。因此,现有的蒸汽烹饪设备需要设置用于对蒸汽进行排放的通道,以将蒸汽排出内胆外部。

3、现有蒸汽烹饪设备通常分为嵌入式设备和台式设备,嵌入式设备的蒸汽通道设置在内胆顶部,并辅助设置有用于对蒸汽通道进行散热和对蒸汽进行冷凝的散热和冷凝结构,蒸汽排放效率相对较好。而台式设备,受限于台式设备的整体尺寸,通常台式设备中仅存在蒸汽排放通道,导致蒸汽排出的量较大且蒸汽温度较高,容易对用户造成烫伤,影响台式蒸汽烹饪设备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和蒸汽烹饪设备,以提高蒸汽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减少蒸汽排放量和蒸汽排放温度,且减小蒸汽冷凝装置的占地空间,提高蒸汽冷凝装置在台式的蒸汽烹饪设备中的适用性,提高蒸汽烹饪装置的使用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包括:

4、冷凝腔体,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且均上下延伸的散热通道和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的下端具有蒸汽进口,所述散热通道的下端具有冷风进口;

5、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引导外部冷却气流由所述冷风进口至所述散热通道上端流动,以对所述冷凝腔体进行散热;

6、冷凝单元,用于冷凝所述冷凝通道中的所述蒸汽并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通道。

7、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冷凝通道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包括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的散热板部和位于所述冷凝通道内的冷却板部,所述冷却板部与所述散热板部热传导连接,所述冷凝板由导热材料制成。

8、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冷凝通道的隔板,所述散热板部和所述冷却板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冷却板部和所述散热板部均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隔板具有导热性。

9、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冷凝通道的隔板,所述冷凝板横跨所述隔板,以使所述散热板部和所述冷却板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延伸。

10、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板插槽,所述冷凝板穿过所述板插槽,所述冷凝板夹设在所述板插槽的槽壁和所述冷凝腔体的内壁之间。

11、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板部与所述散热板部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60°;

12、和/或,所述散热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散热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的一半;

13、和/或,所述冷却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冷凝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的一半。

14、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部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5、和/或,所述冷却板部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15°≤α≤45°。

16、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侧面和第二散热侧面,至少所述第一散热侧面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

17、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散热侧面与所述散热通道的通道壁贴合;

18、和/或,所述散热器沿所述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三分之二所述散热板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19、和/或,所述散热器的宽度大于三分之二所述散热板部的宽度。

20、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板部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用于扰动所述蒸汽的向上流动。

21、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扰流结构为凸设在所述冷却板部上的扰流凸起。

22、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扰流凸起为板状结构,所述扰流凸起与所述冷却板部垂直连接,或所述扰流凸起沿远离所述冷却板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23、和/或,所述扰流凸起沿远离散热通道的方向倾斜向上或倾斜向下延伸。

24、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扰流凸起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冷却板部的宽度的一半;

25、和/或,所述扰流凸起的长度沿远离所述冷却板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26、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板的内部设置有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覆盖所述散热板部和所述冷却板部,所述流动通道内部具有相变介质,所述相变介质具有气液两态,所述相变介质能在吸收所述蒸汽的热量后由液态转换为气态,且在散热后由气态转换为液态。

27、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流动通道包括沿由下至上延伸的纵向通道,且所述散热板部和所述冷却板部均具有若干个所述纵向通道;

28、所述流动通道还包括连通于所有所述纵向通道的至少两个横向通道,一所述横向通道连通于所有所述纵向通道的底端,一所述横向通道连通所有所述纵向通道的顶端。

29、作为一种蒸汽冷凝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位于底端的所述横向通道具有引流通道部,所有所述散热板部处的所述纵向通道的下端均与所述引流通道部连通,所述引流通道部沿朝向所述冷却板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30、一种蒸汽烹饪设备,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具有蒸汽出口,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设置于所述内胆周向的一侧外部,所述蒸汽进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

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2、本技术提供的蒸汽冷凝装置,通过设置由下至上延伸的冷凝通道,使得热蒸汽能够由上至下自然流动,无需在冷凝通道内设置驱动蒸汽流动的结构,且能够保证蒸汽排放的顺畅性,而且,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并聚集在冷凝通道的底部,利于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和排放;通过设置散热通道和冷凝单元,使得冷凝通道内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凝单元传递至散热通道中,并被散热风扇送入散热通道中的冷空气冷却,从而实现对冷凝通道内蒸汽的持续不断冷却,提高蒸汽冷却和冷凝效果;再者,散热通道和冷凝通道均由下至上延伸,使得整个蒸汽冷凝装置整体呈立式设置,有利于设置于内胆外周侧,提高蒸汽冷凝装置的设置便利性,尤其利于蒸汽冷凝装置在台式蒸汽烹饪设备中的使用。

33、本技术提供的蒸汽烹饪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蒸汽冷凝装置,使得蒸汽冷凝装置可以设置在内胆外周侧,提高蒸汽烹饪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同时,能够减小蒸汽排放量和蒸汽排放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冷凝单元(2)包括冷凝板(21),所述冷凝板(21)包括位于所述散热通道(12)中的散热板部(212)和位于所述冷凝通道(11)内的冷却板部(211),所述冷却板部(211)与所述散热板部(212)热传导连接,所述冷凝板(21)由导热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的隔板(4),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分别位于所述隔板(4)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4)的方向延伸,所述冷却板部(211)和所述散热板部(212)均与所述隔板(4)连接,所述隔板(4)具有导热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的隔板(4),所述冷凝板(21)横跨所述隔板(4),以使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分别位于所述隔板(4)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4)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板插槽,所述冷凝板(21)穿过所述板插槽,所述冷凝板(21)夹设在所述板插槽的槽壁和所述冷凝腔体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部(211)与所述散热板部(212)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6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部(212)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部(2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侧面和第二散热侧面,至少所述第一散热侧面设置有散热器(23),所述散热器(23)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2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侧面与所述散热通道(12)的通道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部(21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扰流结构(22),所述扰流结构(22)用于扰动所述蒸汽的向上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22)为凸设在所述冷却板部(211)上的扰流凸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为板状结构,所述扰流凸起与所述冷却板部(211)垂直连接,或所述扰流凸起沿远离所述冷却板部(211)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起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冷却板部(211)的宽度的一半;

14.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21)的内部设置有流动通道(213),所述流动通道(213)覆盖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所述流动通道(213)内部具有相变介质,所述相变介质具有气液两态,所述相变介质能在吸收所述蒸汽的热量后由液态转换为气态,且在散热后由气态转换为液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213)包括沿由下至上延伸的纵向通道(2131),且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均具有若干个所述纵向通道(213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底端的所述横向通道(2132)具有引流通道部(2133),所有所述散热板部(212)处的所述纵向通道(2131)的下端均与所述引流通道部(2133)连通,所述引流通道部(2133)沿朝向所述冷却板部(211)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17.一种蒸汽烹饪设备,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具有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所述蒸汽冷凝装置设置于所述内胆周向的一侧外部,所述蒸汽进口(14)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冷凝单元(2)包括冷凝板(21),所述冷凝板(21)包括位于所述散热通道(12)中的散热板部(212)和位于所述冷凝通道(11)内的冷却板部(211),所述冷却板部(211)与所述散热板部(212)热传导连接,所述冷凝板(21)由导热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的隔板(4),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分别位于所述隔板(4)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4)的方向延伸,所述冷却板部(211)和所述散热板部(212)均与所述隔板(4)连接,所述隔板(4)具有导热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体具有分隔所述散热通道(12)和所述冷凝通道(11)的隔板(4),所述冷凝板(21)横跨所述隔板(4),以使所述散热板部(212)和所述冷却板部(211)分别位于所述隔板(4)的相对两侧并均沿远离所述隔板(4)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板插槽,所述冷凝板(21)穿过所述板插槽,所述冷凝板(21)夹设在所述板插槽的槽壁和所述冷凝腔体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部(211)与所述散热板部(212)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6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部(212)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部(2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侧面和第二散热侧面,至少所述第一散热侧面设置有散热器(23),所述散热器(23)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2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汪斌强宋小明刘凯余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