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50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技术提供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属于路面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检测器对损坏道路的检测效率低;以及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不能直观的将道路情况反映出来,需要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工人工作量的问题,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轮,车体的上端面左侧位置安装有第一放置架,第一放置架为U型结构,车体的上端面右侧位置安装有第二放置架,第二放置架为L型结构。本技术中,检测杆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保证检测轮时刻与地面接触,在遇到坑洼的时候,检测杆会上下运动,此时书写杆会在转动筒外端的书写纸上留下曲线,能够将检测结果直接反映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路面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


技术介绍

1、路面破损总体上可以分为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两类,道路在通车运营一段时间后,在车辆荷载、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往往会出现损坏现象,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路面的损害情况进行检测。

2、基上所述,现有的路面检测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两个不足:

3、首先,现有的检测器对损坏道路的检测效率低,而道路一般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检测成本;

4、其次,目前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不能直观的将道路情况反映出来,需要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以解决现有检测器对损坏道路的检测效率低,而道路一般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不能直观的将道路情况反映出来,需要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工人工作量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包括车体;

3、所述车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轮,车体的上端面左侧位置安装有第一放置架,第一放置架为u型结构,车体的上端面右侧位置安装有第二放置架,第二放置架为l型结构,第二放置架前端与第一放置架固定连接;

4、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检测杆的下端穿过车体并与底板固定连接;

5、侧挡板,所述侧挡板对称设有两组,侧挡板的下端面为弧形结构,侧挡板的上端面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挡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轮;

6、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挡板固定连接;

7、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检测杆的外端面,固定环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8、书写杆,所述书写杆的前端一侧为锥形结构,书写杆的后端部分开设有外螺纹;

9、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放置架的上端面,驱动电机的下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轴;

10、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外端面贴有书写纸,转动筒的上端面与第二放置架转动连接,转动筒的下端与车体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部分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部开设有螺纹,书写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槽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外端面安装有齿轮,转动筒的下端一侧也安装有齿轮,第一转盘表面的齿轮与转动筒表面的齿轮啮合。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架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管,限位管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块,限位块的外端面为弧形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滑动卡装在限位管内部,检测杆的外端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竖向轨道槽,限位块卡接在竖向轨道槽内部。

1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一侧与车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的下端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板的下端面设有三组毛刷,毛刷的下端与检测轮的上端面贴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中,通过书写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槽内部的设置,工人可以转动书写杆,保证书写杆前端与转动筒外端面的书写纸贴合,并且第一转盘表面的齿轮与转动筒外端面的齿轮啮合,使得转动筒会随着第一转盘的旋转而转动。

19、此外,检测杆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保证检测轮时刻与地面接触,在遇到坑洼的时候,检测杆会上下运动,此时书写杆会在转动筒外端的书写纸上留下曲线,能够将检测结果直接反映出来,工人可以直观的了解道路损坏程度。

20、此外,两组侧挡板之间设有清理板,清理板下端的毛刷与检测轮贴合,使得检测轮在行走的时候,毛刷可以对检测轮进行清扫,保证检测轮表面的干净整洁,还通过限位块卡接在竖向轨道槽内部,可以保证检测杆在上下运动的时候不会出现左右偏摆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轮(101),车体(1)的上端面左侧位置安装有第一放置架(102),第一放置架(102)为U型结构,车体(1)的上端面右侧位置安装有第二放置架(103),第二放置架(103)为L型结构,第二放置架(103)前端与第一放置架(102)固定连接;检测杆(2),所述检测杆(2)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检测杆(2)的下端穿过车体(1)并与底板(202)固定连接;侧挡板(3),所述侧挡板(3)对称设有两组,侧挡板(3)的下端面为弧形结构,侧挡板(3)的上端面与底板(202)固定连接,两个侧挡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轮(301);清理板(4),所述清理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挡板(3)固定连接;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固定安装在检测杆(2)的外端面,固定环(6)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01);书写杆(7),所述书写杆(7)的前端一侧为锥形结构,书写杆(7)的后端部分开设有外螺纹;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第二放置架(103)的上端面,驱动电机(8)的下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轴(801);转动筒(9),所述转动筒(9)的外端面贴有书写纸,转动筒(9)的上端面与第二放置架(103)转动连接,转动筒(9)的下端与车体(1)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01)的前端部分开设有连接槽(6011),连接槽(6011)内部开设有螺纹,书写杆(7)螺纹连接在连接槽(6011)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8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8011),第一转盘(8011)的外端面安装有齿轮,转动筒(9)的下端一侧也安装有齿轮,第一转盘(8011)表面的齿轮与转动筒(9)表面的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架(102)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管(10),限位管(10)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块(1001),限位块(1001)的外端面为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2)滑动卡装在限位管(10)内部,检测杆(2)的外端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竖向轨道槽(201),限位块(1001)卡接在竖向轨道槽(201)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2)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的上端一侧与车体(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5)的下端一侧与底板(202)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4)的下端面设有三组毛刷(401),毛刷(401)的下端与检测轮(301)的上端面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行走轮(101),车体(1)的上端面左侧位置安装有第一放置架(102),第一放置架(102)为u型结构,车体(1)的上端面右侧位置安装有第二放置架(103),第二放置架(103)为l型结构,第二放置架(103)前端与第一放置架(102)固定连接;检测杆(2),所述检测杆(2)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检测杆(2)的下端穿过车体(1)并与底板(202)固定连接;侧挡板(3),所述侧挡板(3)对称设有两组,侧挡板(3)的下端面为弧形结构,侧挡板(3)的上端面与底板(202)固定连接,两个侧挡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轮(301);清理板(4),所述清理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挡板(3)固定连接;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固定安装在检测杆(2)的外端面,固定环(6)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01);书写杆(7),所述书写杆(7)的前端一侧为锥形结构,书写杆(7)的后端部分开设有外螺纹;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安装在第二放置架(103)的上端面,驱动电机(8)的下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轴(801);转动筒(9),所述转动筒(9)的外端面贴有书写纸,转动筒(9)的上端面与第二放置架(103)转动连接,转动筒(9)的下端与车体(1)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损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肖华陈国超王振科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