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湿性抗感染敷贴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湿性抗感染敷贴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542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湿性抗感染敷贴的应用,属于消毒敷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利用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之间的反应来生成次氯酸,同时形成水凝胶,能够有效的解决次氯酸不稳定的问题;将糊化过的可溶性淀粉加到凝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之间的反应来生成次氯酸,同时形成水凝胶,能够有效的解决次氯酸不稳定的问题;意外地获得了水凝胶的自修复能力;利用盐溶液中的胶束浓度和类型会影响水凝胶的性质,胶束浓度的增加可以增加水凝胶的稳定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敷料,更具体地涉及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湿性抗感染敷贴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下腔静脉内的导管,临床主要用于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危重患者救治的快速静脉给药、中心静脉压监测等。主要有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并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根据2011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推荐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消毒液进行导管的交换器、连接器帽及端口保护盖的消毒维护。

3、中心静脉置管的端口保护盖使用输液接头,为防止连接处及端口保护盖的细菌污染,使用现有的无菌治疗巾加氯己定纱布覆盖,但是现有的氯己定纱布无菌治疗巾需自己制作,且无法保持密闭性,无法保持湿式有效性,不方便。

4、水凝胶由于其高含水率和渗透性,可吸附一些消毒因子,在抗菌包裹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如何制备一种力学性能强、可即用即开的水凝胶是本专利技术主要研究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自修复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自愈合和组织粘附性能。可解决传统抗菌包裹制作不方便、无法保持密闭性、无法保持湿式有效性的问题。

5、次氯酸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比常规氯离子消毒液具有更强的抗抑菌效果,但由于其不稳定性,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之间的反应来生成次氯酸,同时形成水凝胶,能够有效的解决次氯酸不稳定的问题,比常规氯离子消毒液具有更强的抗抑菌效果。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可溶性淀粉的糊化;

4、(2)将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溶解在少量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

5、(3)将丙烯酸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

6、(4)将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水杨酸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与丙烯酸溶液混合,继续搅拌3h;

7、(5)分别将交联剂,引发剂及糊化后的可溶性淀粉加入到溶液中搅拌;

8、(6)将搅拌均匀的凝胶基液用保鲜膜包好放到70℃烘箱中,观察其成胶状况,当倒置容器时,若溶液不再流动,此时体系已经成胶,即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

9、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10、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11、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淀粉的糊化的制备方法为:将称量好的可溶性淀粉溶解到水中,配置成质量比为2-10%的淀粉水溶液,将淀粉水溶液搅拌加热,温度调节到67℃左右,将淀粉进行糊化反应。

12、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淀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水杨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份数为(2-10):(4-8):(1-15):(0.1-2):(0.1-0.5):(0.1-0.3):(2-3)。

13、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制备湿性抗感染敷贴,制备方法包括:

14、(1)将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置于去离子水中72h,期间每隔24h换水一次,以去除未反应的单体和杂质,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凝胶表面的水,将水凝胶样品进行裁剪处理,得到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

15、(2)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胶粘于防水塑料膜表面,防水塑料膜的侧边通过可拆卸方式将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对折连接,得到湿性抗感染敷贴。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塑料膜的侧边通过自封口或摁扣或魔术贴或复粘胶或拉链,将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对折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平铺长5cm-22cm,宽:5cm-15cm,厚度0.1mm-10mm。

18、进一步地,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用于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包裹。

19、进一步地,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用于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包裹步骤为:将导管或引流管的接头放入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的中心,然后将防水塑料膜对折,通过自封口或摁扣或魔术贴或复粘胶或拉链对折连接。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利用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之间的反应来生成次氯酸,同时形成水凝胶,能够有效的解决次氯酸不稳定的问题;

2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引入了糊化过的可溶性淀粉加到凝胶中,会使复合凝胶强度增强,提升基液粘度,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同时,意外地获得了水凝胶的自修复能力;

23、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利用盐溶液中的胶束浓度和类型会影响水凝胶的性质,胶束浓度的增加可以增加水凝胶的稳定性和强度,而胶束类型的选择则可以调节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淀粉的糊化的制备方法为:将称量好的可溶性淀粉溶解到水中,配置成质量比为2-10%的淀粉水溶液,将淀粉水溶液搅拌加热,温度调节到67℃左右,将淀粉进行糊化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淀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水杨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份数为(2-10):(4-8):(1-15):(0.1-2):(0.1-0.5):(0.1-0.3):(2-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制备湿性抗感染敷贴,制备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塑料膜的侧边通过自封口或摁扣或魔术贴或复粘胶或拉链,将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对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平铺长5cm-22cm,宽:5cm-15cm,厚度0.1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用于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包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用于医用导管及引流管接头的包裹步骤为:将导管或引流管的接头放入湿性抗感染敷贴基膜的中心,然后将防水塑料膜对折,通过自封口或摁扣或魔术贴或复粘胶或拉链对折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淀粉的糊化的制备方法为:将称量好的可溶性淀粉溶解到水中,配置成质量比为2-10%的淀粉水溶液,将淀粉水溶液搅拌加热,温度调节到67℃左右,将淀粉进行糊化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淀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水杨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份数为(2-10):(4-8):(1-15):(0.1-2):(0.1-0.5):(0.1-0.3):(2-3)。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霞王金燕张亮亮秦成心杨荣利郑英花车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利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