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散剂,具体涉及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农药分散剂为能提高和改善药剂分散性能的助剂。在多种农药剂型加工中,或由于原药本身的粘性,或由于粉粒的絮结性,或由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太大,使原药难以分散从而不能加工成为分散良好的稳定制剂。农药的分散过程主要是通过分散剂在液液和固液界面上的各类吸附作用,使分散离子带负电荷,并在溶剂化作用条件下形成静电场,使带同种电荷的粒子相互排斥。同时,由于分散剂牢固吸附在分散颗粒上构成位阻,这两种因素都可以减少絮凝和沉降,增加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2、由于高分子分散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清洁绿色、分子结构可灵活设计、无色、用量少、吸附能力强及分散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农药环保剂型专用分散剂的发展方向。传统聚羧酸系分散剂是通过具有羧基、酯基和磺酸基等阴离子活性基团的单体聚合而成。尽管聚羧酸系分散剂可较长时间保持农药颗粒的工作性能,但由于阴离子化学结构,其饱和吸附量有限。
3、因此,开发新型两性聚羧酸系分散剂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阳离子、阴离子分散剂复配使用,在农药中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发展方向。对于两性羧酸盐分散剂的研究和在农药中的应用仍在起步阶段。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对皮肤及眼睛的低刺激性,2)强耐酸、耐碱性,3)耐硬水及强抗电解质性,4)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及助剂优良的配伍性,5)一定的抗静电能力,6)毒性低、污染少、生物降解性好。
4、已有研究表明,在聚羧酸盐分散剂中适当地引入阳离子活性基团(如酰胺型),合成一类两性表面活性剂有利于
5、而在农药领域中目前使用的两性分散剂主要为甜菜碱33-36等小分子,两性表面活性剂高聚物至今少有报道。因此开发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农药中,实现对一类易于膏化的农药,例如:吡唑醚菌酯37、二甲戊灵38、莠灭净39、戊唑醇40进行有效分散更加高效环保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能够实现对易于膏化的农药的有效分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第一单体、第二单体、第三单体、氧化剂、还原剂和溶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
5、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
6、所述第二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丁酯;
7、所述第三单体包括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或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化合物。
8、优选的,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包括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9、优选的,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摩尔比为2~6:0.5~2:0.1~1。
10、优选的,所述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所述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醇类溶剂。
13、优选的,所述氧化剂的摩尔量为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总摩尔量的1~2%;
14、所述还原剂的摩尔量为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总摩尔量的10~20%。
15、优选的,所述混合的过程包括:
16、将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第一混合,得到单体混合物;
17、将部分还原剂和溶剂第二混合,得到混合液;
18、将含氧化剂的水溶液、含剩余还原剂的水溶液、第一单体、所述单体混合物和所述混合液第三混合;
19、所述部分还原剂和剩余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
20、优选的,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5℃,时间为3~5h。
21、优选的,所述聚合反应后,还包括将得到的反应体系的ph值调节至7~8。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23、
24、所述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的聚合物链段;
25、所述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丁酯或丙烯酸羟丙酯的聚合物链段;
26、所述为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单体或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单体的聚合物链段。
27、优选的,具有式ⅱ~ⅴ所示结构:
28、
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单体、第二单体、第三单体、氧化剂、还原剂和溶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所述第二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丁酯;所述第三单体包括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或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从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引入阳离子第三单体,合成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因为在水溶液中农药颗粒通常带有负电荷,阳离子单体上的的正电荷可以更好的提高分散剂在农高颗粒上的饱和吸附量。又因为两性分散剂同时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中阳离子单体发挥使用,而在碱性条件下则是阴离子单体发挥作用,在酸碱跨度较大的条件下均可使用,拓宽了分散剂的ph值使用范围。可以单独作为分散剂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阴离子分散剂如(磺酸盐、羧酸盐)、非离子分散剂(如蓖麻油)进行配伍,进而提高分散体系的分散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过程操作简单,全程不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所需原料廉价易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包括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摩尔比为2~6:0.5~2: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量为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总摩尔量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过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5℃,时间为3~5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后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Ⅱ~Ⅴ所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丙烯酰胺包括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含有季铵盐的二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摩尔比为2~6:0.5~2: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天瑞,杨明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