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地桩,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
技术介绍
1、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件和装置外导电部件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通过接地除了可以有效防止人体触电之外,还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给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提供了有效保护,在高压电线杆安装时,需要使用接地桩插入土壤接入地线,达到导电避雷的作用,当接地桩在寒冷地区使用时,会出现冻拔现象(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土壤中的物体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物体留在原位),导致接地桩向土壤外移动,而接地桩向外移动后会导致其导电能力变差,无法保护与其相连装置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点。
2、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包括有主杆,所述主杆滑动连接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滑动连接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杆,所述主杆设置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杆(1),所述主杆(1)滑动连接有辅助座(2),所述辅助座(2)滑动连接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杆(3),所述主杆(1)设置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第一放置槽(101),所述主杆(1)设置有使所述第一放置槽(101)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放置槽(1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一级滑动壳(4),所述第一一级滑动壳(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二级滑动壳(5),所述第一二级滑动壳(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三级滑动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轴线和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杆(1),所述主杆(1)滑动连接有辅助座(2),所述辅助座(2)滑动连接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副杆(3),所述主杆(1)设置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第一放置槽(101),所述主杆(1)设置有使所述第一放置槽(101)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放置槽(1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一级滑动壳(4),所述第一一级滑动壳(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二级滑动壳(5),所述第一二级滑动壳(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三级滑动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轴线和周向均匀分布的所述副杆(3)的轴线均与所述辅助座(2)所在平面垂直,用于使所述主杆(1)竖直插入土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沿直线阵列分布的所述第一放置槽(101)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合,用于增加所述主杆(1)受到的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设置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第一腔体(102),所述主杆(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一腔体(102)的轴线和相邻的所述第一放置槽(10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放置槽(101)和所述第一腔体(102)均与所述第一滑槽(103)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02)内注有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3)内滑动连接有封堵杆(7),所述封堵杆(7)由交替分布的细杆和粗杆组成,所述封堵杆(7)的粗杆处将相邻所述第一放置槽(101)和相邻所述第一腔体(102)与所述第一滑槽(103)的连通处封堵,所述主杆(1)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二滑槽(104)与所述第一滑槽(103)连通,周向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二滑槽(104)共同滑动连接有触发架(8),所述触发架(8)与所述封堵杆(7)固接,所述触发架(8)与所述辅助座(2)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计线路施工用稳定型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级滑动壳(6)设置有第三腔体(601),所述第一三级滑动壳(6)设置有沿直线阵列且周向均匀分布的连通槽(602),所述连通槽(602)与相邻的所述第三腔体(601)连通,所述连通槽(602)内滑动连接有发射块(9),所述第三腔体(601)内注有气体,所述第三腔体(601)内滑动连接有沿直线阵列分布的封堵环(10),所述封堵环(10)将相邻周向均匀分布的所述连通槽(602)与相邻所述第三腔体(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洋,张欣娱,郑超男,王朋飞,李沂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广鑫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