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37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将田块所有秸秆集中于田间一小块区域,然后均匀翻耕还田,其余区域无秸秆还田;二是秸秆集中还田区域水稻生长季进行雨养水分管理;三是下一年秸秆集中至上一年未还田的区域,且秸秆还田区域和无秸秆还田区域的水分管理参照上一年进行,之后每年如此反复循环。该技术不仅保留了以往秸秆直接还田的生产习惯,实际操作上容易实现,而且秸秆集中还田区域和还田量可以根据田块大小与秸秆总量来机动规划,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该技术能有效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分管理和有机物料添加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而稻田又是温室气体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由于稻田ch4排放量远远高于n2o排放量,因此其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是降低ch4排放。生产实践上,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产创收,但秸秆在淹水条件下还田会显著促进稻田甲烷排放,导致稻田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源,阻碍了农业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2、与秸秆常规均匀混施还田后持续淹水相比,早期采用的条带状覆盖还田尽管可通过减少秸秆和水分的直接接触来显著降低甲烷排放,但秸秆在排水烤田(移栽后40天左右)之前的长时间淹水下较难成型,不仅影响条带状效果,也容易导致虫卵病害滋生;近年来备受推崇的秸秆炭化还田甲烷减排效果明显,但秸秆需要离田后再还田且秸秆炭化耗能等综合费用高,排水烤田时还常常导致部分生物炭随流水飘走,实际生产上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3、生产上可将秸秆稻季直接还田改为非稻季还田,促使秸秆在好氧环境下分解,以降低后续稻季的ch4排放。但该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还田区和空白区的面积比为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秸秆切割长度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雨养管理模式具体为:水稻移栽时淹水10-15天,然后在稻田不再进行人为灌溉直到水稻收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还田区和空白区的面积比为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秸秆切割长度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碳减排的稻田秸秆还田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斌李若林庄义庆马静徐华颜晓元张学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