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电堆及其维修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池电堆及其维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143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堆,所述电池电堆包括电堆本体和定位杆,电堆本体包括多个双极板和多个膜电极,双极板和膜电极交替布置,双极板上具有第一穿孔,膜电极上具有第二穿孔,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对应布置,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定位杆包括杆体和支撑部,支撑部设在杆体上,杆体适于插入第一贯通孔,支撑部适于插入第二贯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具有维修效率高,维修过程简单,节省人力和物力,且电堆本体的结构不易被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堆及其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1、电解槽的电堆由若干个双极板、膜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堆叠而成,并由两块导电板和两块端板对电堆夹紧。当电堆的某一节出现故障时,需要依次拆掉端板、导电板以及故障节之前的所有节。当完成对故障节的检查以及维修后,需要再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安装每一节、导电板以及端板。整个维修过程复杂、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维修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电堆及其维修方法,该方法具有维修效率高,维修过程简单,节省人力和物力,且电堆本体的结构不易被损坏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电堆,包括:

3、电堆本体,所述电堆本体包括多个双极板和多个膜电极,所述双极板和所述膜电极交替布置,所述双极板上具有第一穿孔,所述膜电极上具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对应布置,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横截面积;

4、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包括杆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在所述杆体上,所述杆体适于插入所述第一贯通孔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可转动,所述支撑部适于插入所述第二贯通孔。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电堆,通过定位杆的设置,双极板和膜电极装配时,双极板通过第一穿孔穿设在定位杆上,膜电极通过第二穿孔穿设在定位杆上,使得双极板和膜电极装配容易且装配效率高,电堆本体出现故障时,通过转动杆体,使得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可与双极板或膜电极接触,拉动杆体,可将电堆本体上出现故障的部分与没有出现故障的部分分离,从而便于对故障进行维修,维修后可再通过定位杆一次性的将分离开的电堆本体进行装配,提高了维修效率,简化了维修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板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双极板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穿孔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一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所述双极板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支撑部沿其自身厚度方向的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堆还包括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设在所述定位杆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吊环与所述定位杆可拆卸地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板上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沿所述双极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双极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堆还包括:

12、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第一方向间隔且相对布置,所述电堆本体设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上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可依次穿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13、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设在所述第一端板邻近所述电堆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板上具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导电板设在所述第二端板邻近所述电堆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板上具有第四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可依次穿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和所述第四定位孔;

14、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和所述第二端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堆还包括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设在所述第一端板背离所述电堆本体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吊环设在所述第二端板背离所述电堆本体的一侧。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包括:

17、s1、确定故障位置;

18、s2、拆掉紧固组件,将位于所述定位杆其中一端的支撑部移动至与故障处邻近的非故障的双极板处,旋转所述定位杆,以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双极板上的凹槽的底面接触,移动所述定位杆,以使非故障部分远离故障处;

19、s3、对故障处进行维修;

20、s4、通过所述定位杆将非故障部分复位。

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电堆本体出现故障时,移动定位杆将位于定位杆其中一端的支撑部移动到与故障位置邻近的非故障的双极板处,旋转定位杆,使得支撑部进入双极板上的凹槽内,拉动定位杆以一次性的将电池电堆上未出现故障的部分和出现故障的部分分离开,以使出现故障的部分外露,从而便于对出现故障的部分进行检查和维修,完成对故障部分的检查及维修后,通过定位杆将非故障的部分与维修好的故障部分装配到一起,提高了维修效率,简化了维修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保证电堆本体的结构不易被损坏。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s1之后,所述s2之前,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还包括:

23、s11、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安装第一吊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22)沿所述杆体(21)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11)上具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沿所述双极板(11)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穿孔(111)形成在所述凹槽(112)的底面,所述凹槽(1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111)的第一贯通孔(131)的中心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2)沿所述双极板(11)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支撑部(22)沿其自身厚度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吊环(31),所述第一吊环(31)设在所述定位杆(2)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吊环(31)与所述定位杆(2)可拆卸地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11)上具有流体通道(113),所述流体通道(113)沿所述双极板(1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双极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吊环(32),所述第二吊环(32)设在所述第一端板(41)背离所述电堆本体(1)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吊环(32)设在所述第二端板(42)背离所述电堆本体(1)的一侧。

9.一种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之后,所述S2之前,电池电堆的维修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22)沿所述杆体(21)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11)上具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沿所述双极板(11)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穿孔(111)形成在所述凹槽(112)的底面,所述凹槽(1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穿孔(111)的第一贯通孔(131)的中心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2)沿所述双极板(11)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支撑部(22)沿其自身厚度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吊环(31),所述第一吊环(31)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钟生赵宇峰梅武孙流莉张赛李虎王雪叶彭耀嘉周喜悦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