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和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和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504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和其应用。所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质谱离子源为ESI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检测精密度高,可用于两种基因毒杂质的痕量检测,有利于保障药品的质量,进而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1、2-氨基-4,5-双(2-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乙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制备包括厄洛替尼在内的多种化合物的关键物料,其含有基因毒警示结构,故通常将其按基毒性限度进行控制,按照口服制剂的日服剂量计算,限度为不得过3ppm。

2、

3、3-氨基苯乙炔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样是制备包括厄洛替尼在内的多种化合物的关键物料,其制备过程中会引入3-溴苯胺或其盐,因3-溴苯胺含卤苯的结构,为基因毒警示结构,为了确保后续产物的质量,将其按基毒性限度进行检测,按照口服制剂的日服剂量计算,限度为不得过3ppm。

4、

5、在生产过程中,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储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都可能被带入终产品成为有关物质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开发检测灵敏度更高,更科学合理的基因毒杂质检测方法,对于保障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实现药品质量可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cn107655983a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法检测三乙炔苯胺及其潜在基因毒杂质的方法,该方法对于3-溴苯胺含量的检测灵敏度约为0.0022%,不能满足api中此杂质作为基因毒杂质限度的检测要求。

7、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两种基因毒警示结构的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效率,利于药品的质量控制,进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所述基因毒杂质选自2-氨基-4,5-双(2-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乙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杂质a)、3-溴苯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杂质b)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其对甲苯磺酸盐、甲磺酸盐、磺酸盐、苯甲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酒石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柠檬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丁二酸盐、丙二酸盐、苹果酸盐、肉桂酸盐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质谱离子源为esi源。

4、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a为0.01-0.2%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

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a为0.05-0.15%甲酸溶液。

6、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柱温为25-40℃。

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速为0.1-0.5ml/min。

8、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速为0.2-0.4ml/min。

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进样量为1-5μl。

1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进样量为1-3μl。

1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法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

1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法电喷雾为正离子模式(esi+)。

1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法为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对为质荷比(m/z)171.9→93、268.1→177.9。

14、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的雾化温度为200-500℃。

1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的雾化温度为200-350℃。

16、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的雾化器气体为氮气。

17、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的气体流速为2-10l/min。

18、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质谱的气体流速4-8l/min。

1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色谱柱规格为50*2.1mm、100*2.1mm、100*4.6mm、150*3mm、150*4.6mm、250*3mm、250*4.6mm中的任一种。

2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色谱柱填料粒径为1.7μm、1.8μm、3μm或5μm中的任一种。

2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洗脱梯度为:

22、0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比为80-90:10-20;

23、7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40-60:40-60;

24、7.5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15-25:75-85;

25、9.5min: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15-25:75-85。

26、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脱梯度,10min时,流动相a: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80-90:10-20,维持0-20min。

2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测物质、供试品、对照品用溶解溶剂溶解或稀释,所述溶解溶剂选自乙腈-水溶液、乙腈-异丙醇、水、甲醇、乙腈、甲醇-水溶液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28、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溶解溶剂为40-60%乙腈-水溶液,优选50%乙腈-水溶液。

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杂质a和/或杂质b的方法在厄洛替尼原料药和/或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厄洛替尼制剂选自厄洛替尼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3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厄洛替尼固体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微丸中的任一种。

3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厄洛替尼液体制剂选自口服液、糖浆剂、注射剂、喷雾剂、混悬剂中的任一种。

3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分析检测方法用于分析检测2-氨基-4,5-双(2-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乙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

3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分析检测方法用于分析检测3-溴苯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

35、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百分比时,所述的百分比为体积/体积百分比;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百分比时,所述百分比为体积/重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百分比时,所述百分比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其余为重量/重量百分比。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37、1、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筛选并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包括优化色谱条件和梯度洗脱条件,实现了含量极低的基因毒杂质的有效分离与检测。可用于厄洛替尼等药物原料药、制剂中基因毒杂质的监控。

38、2、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实现了厄洛替尼基因毒杂质的有效检测,检测限极低。该方法利于厄洛替尼等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保障药品质量及其安全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所述基因毒杂质选自2-氨基-4,5-双(2-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乙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3-溴苯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质谱离子源为ESI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A为0.01-0.2%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A为0.05-0.15%甲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柱温为25-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速为0.1-0.5ml/min,优选0.2-0.4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质谱法电喷雾为正离子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质谱法为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对为质荷比171.9→93、268.1→177.9。</p>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洗脱梯度为:

10.权利要求1-9任一种检测杂质A和/或杂质B的方法在厄洛替尼原料药和/或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检测两种基因毒杂质的方法,所述基因毒杂质选自2-氨基-4,5-双(2-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乙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3-溴苯胺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质谱离子源为esi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a为0.01-0.2%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a为0.05-0.15%甲酸溶液。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侠冀秀双杨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美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