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82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具有电磁阀一,所述进水管路远离蓄水罐的一端连通有微压舱的排水端口,所述蓄水罐顶部连通有第一导气管路,使用时,由控制器统一控制,微压舱内的污水可通过进水管路直接流入蓄水罐,此时除电磁阀一外的其它电磁阀均为关闭状态,同时蓄水罐内气压与微压舱的气压一致,而为了将蓄水罐内的污水顺利排出外界环境,此时除电磁阀三外的其它三个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外界气压通过第二导气管路涌入蓄水罐,使得蓄水罐与外界处于相同的正常气压,完成后随即打开电磁阀四,使得罐内污水不受负压影响而顺利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压舱体排水,具体为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压氧舱属于一种微压舱体(低压舱体),微压氧舱是微压氧治疗的专用医疗器械;根据加压介质的不同,分为空气加压室和纯氧加压室;微压氧舱的应用范围很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肺栓塞、减压病、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病等;另外,微压舱体还经常用于临床等多类试验。

2、在微压舱体运行作业时,长时间的运作会在舱体内产生较多的积水,积水过多则会影响舱体内的湿度环境,同时还会对带电设备和线路带来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仓体内由于是低压环境,舱内和舱外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差,使得舱内积水不能有效排出舱外,一般都是在微压舱停止运行或闲置状态下进行排水,这样才不会对舱体内气压造成影响,而在现有的微压舱体领域,目前鲜有一套能够实现微压舱体在运行状态下进行自动排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微压舱体领域,目前鲜有一套能够实现微压舱体在运行状态下进行自动排水的装置的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具有电磁阀一,所述进水管路远离蓄水罐的一端连通有微压舱的排水端口,所述蓄水罐顶部连通有第一导气管路,所述第一导气管路中段和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电磁阀二和气泵,所述蓄水罐上端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路,且所述第二导气管路上具有电磁阀三,所述蓄水罐底部连通有排水管路,且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四;

4、其中,还包括分别与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电性连接的控制器。

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路上且位于电磁阀一的进水端还设置有逆止阀。

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水罐顶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水罐顶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路、第一导气管路、第二导气管路和排水管路上还分别设置有与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相配合的备用截止阀。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高度大于其连通于蓄水罐的出水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使用时,由控制器统一控制,微压舱内的污水可通过进水管路直接流入蓄水罐,此时除电磁阀一外的其它电磁阀均为关闭状态,同时蓄水罐内气压与微压舱的气压一致,而为了将蓄水罐内的污水顺利排出外界环境,此时除电磁阀三外的其它三个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外界气压通过第二导气管路涌入蓄水罐,使得蓄水罐与外界处于相同的正常气压,完成后随即打开电磁阀四,使得罐内污水不受负压影响而顺利排出,在排空后此时除电磁阀二外的其它三个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泵可通过第一导气管路对蓄水罐内的气体进行抽吸,直至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罐内气压与微压舱内气压相一致时停止抽吸,并随即关闭电磁阀二,此时除电磁阀一外的其它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通过上述机构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实现微压舱在运行状态下将其内部集水排出,保证了在排水的时候不会影响微压舱内的气压环境和工作状态,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排水机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罐(10),所述蓄水罐(10)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水管路(20),所述进水管路(20)上具有电磁阀一(21),所述进水管路(20)远离蓄水罐(10)的一端连通有微压舱(30)的排水端口,所述蓄水罐(10)顶部连通有第一导气管路(40),所述第一导气管路(40)中段和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电磁阀二(41)和气泵(42),所述蓄水罐(10)上端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路(50),且所述第二导气管路(50)上具有电磁阀三(51),所述蓄水罐(10)底部连通有排水管路(60),且所述排水管路(60)上设置有电磁阀四(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20)上且位于电磁阀一(21)的进水端还设置有逆止阀(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顶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顶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20)、第一导气管路(40)、第二导气管路(50)和排水管路(6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电磁阀一(21)、电磁阀二(41)、电磁阀三(51)和电磁阀四(61)相配合的备用截止阀(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20)的进水端高度大于其连通于蓄水罐(10)的出水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罐(10),所述蓄水罐(10)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水管路(20),所述进水管路(20)上具有电磁阀一(21),所述进水管路(20)远离蓄水罐(10)的一端连通有微压舱(30)的排水端口,所述蓄水罐(10)顶部连通有第一导气管路(40),所述第一导气管路(40)中段和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电磁阀二(41)和气泵(42),所述蓄水罐(10)上端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导气管路(50),且所述第二导气管路(50)上具有电磁阀三(51),所述蓄水罐(10)底部连通有排水管路(60),且所述排水管路(60)上设置有电磁阀四(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压舱体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20)上且位于电磁阀一(21)的进水端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胜卢春岭李晨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