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刚专利>正文

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68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包括有线轮壳体,设置有主轴;卷线线杯,安装在线轮壳体上;摇柄,通过摇柄轴连接在线轮壳体上,摇柄轴上设有输入传动组件;输出传动组件,与卷线线杯形成传动连接;离合机构,其集成在主轴上,设置于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之间,使得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至少具有传动接合状态和传动分离状态;状态切换件,其套接在主轴的外周侧,并与离合机构形成传动配合,以控制离合机构在传动接合状态与传动分离状态进行切换。本技术将离合机构直接集成安装于主轴上,提高了离合机构与主轴的结构关联度,进而能够缩小线轮壳体的尺寸,使得渔线轮更小、更轻量化,具有更佳的操控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具的产品,尤其是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


技术介绍

1、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受到了广大爱好者地热力追捧。

2、市场上的部分渔线轮会配备线轮离合和磁力缓降两个结构,线轮离合可以控制线轮与摇把的离合配合,磁力缓降可以控制磁力缓降结构的配合。现有的结构中,线轮离合和磁力缓降这2个结构是相互独立设置的,需要单独进行控制和开关,操作时较为繁琐。关于控制离合和磁力缓降两个功能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1、两者的控制毫无关联,分别设置一个控制按钮,单独进行控制;2、两者的控制通过一个控制按钮实现,但是只能实现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一种是缓降状态(缓降组件处于缓降启动状态,同时离合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另外一种是缓降关闭且快速放线状态(缓降组件处于缓降关闭状态,同时离合组件处于分离状态);无法实现缓降关闭且通过摇柄收放线的状态(缓降组件处于缓降关闭状态,同时离合组件处于接合状态)。

3、现有技术示例,参阅专利技术人在先申请的授权专利文献cn107593645b,一种缓降系统通过磁力驱动且自动复位的筏钓轮,包括线轮主体、线轮、摇柄,线轮轮辐表面一侧设置轴向移动的磁铁座,磁铁座靠近线轮轮辐一端固定有缓降磁铁,磁铁座远离线轮轮辐一端固定有离合磁铁,离合磁铁的下方设置有与离合磁铁极性相同以及相反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间距设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磁铁相对离合磁铁使得磁铁座接近线轮轮辐或者驱动第二磁铁相对离合磁铁使得磁铁座远离线轮轮辐。本专利技术通过磁铁异性相吸以及同性相斥的作用,实现了磁铁座的轴向运动,并且通过摇动摇柄实现自动回位,结构合理更加多样化。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线轮主体上的磁铁推板,磁铁推板的外端固定推钮,所述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分别横向间隔固定在所述的磁铁推板上。

4、上述技术示例中,为了实现线轮(即线杯)与摇柄的离合功能,配置了磁铁推板、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推钮、第二推板、调节杆、调节杆齿轮等多个不同的零部件,且调节杆远离主轴设置。因此,离合结构总体下来数量多且需要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致使壳体的尺寸无法缩小,无法做到渔线轮更加轻量化,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包括有:

3、线轮壳体,其上设置有主轴;

4、卷线线杯,其安装在线轮壳体上;

5、摇柄,其通过摇柄轴转动连接在线轮壳体上,且所述的摇柄轴上设有输入传动组件;

6、输出传动组件,其与所述的卷线线杯形成传动连接;

7、还包括有:

8、离合机构,其集成在所述的主轴上,且设置于所述的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之间,以使得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至少具有传动接合状态和传动分离状态;当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处于传动接合状态时,摇动摇柄能够驱动卷线线杯跟转;当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处于传动分离状态时,卷线线杯能够相对摇柄进行单独转动;

9、状态切换件,其套接在所述主轴的外周侧,并与所述的离合机构形成传动配合,以控制离合机构在传动接合状态与传动分离状态进行切换。

10、关于本技术中离合机构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有离合切换轴和驱动部;

11、所述的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的状态切换件上;

12、所述离合切换轴的一端与所述的驱动部形成传动配合,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以使得输出传动组件在传动接合状态与传动分离状态进行切换。

13、关于离合机构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轴中开设有轴腔室,所述的离合切换轴穿设在所述的轴腔室内;

14、所述的主轴上开设有与轴腔室相通的第一升降孔,所述的离合切换轴上具有升降输入轴,所述的升降输入轴通过第一升降孔伸出至轴腔室外,且所述的驱动部与所述的升降输入轴相抵并形成传动配合;

15、所述的主轴上开设有与轴腔室相通的第二升降孔,所述的离合切换轴上具有升降输出轴,且所述的升降输出轴与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相抵并形成传动配合;

16、所述的线轮壳体形成有空腔体。

17、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部至少包括有驱动导向槽,且所述的驱动导向槽中至少具有高点位和低点位,所述的升降输入轴插入在驱动导向槽中并能够驻留在高点位和低点位的其中任一处。

18、优选的,所述的驱动部上还设有限位筋,所述的升降输入轴能够与限位筋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

19、优选的,所述的升降输出轴与输出传动组件之间设有垫片。

20、关于使用后自动复位结构的优选设置为,所述的线轮壳体内还设有复位板,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上开设有复位槽,所述的复位板设置在所述的复位槽中,且所述的复位板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通过复位板作用于输出传动组件,以使得输出传动组件始终具有切换至传动接合状态的运动趋势。

21、关于本技术中输入传动组件、输出传动组件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输入传动组件至少包括有套设在所述摇柄轴上的输入齿轮,从而所述的输入齿轮与摇柄轴一同转动;

22、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包括有套设在主轴上并与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以及连接在齿轮上的输出块,所述的卷线线杯上开设有传动槽;

23、当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切换至传动接合状态时,所述的输出块插入至所述的传动槽并实现传动配合;当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切换至传动分离状态时,所述的输出块退出至所述的传动槽外并实现传动分离。

24、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结构中,还包括有限位端盖,所述的限位端盖与所述线轮壳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的状态切换件至少部分伸出在限位端盖外,所述状态切换件的驱动部设置在容置腔中。

25、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容置腔中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离合切换轴相抵接,另一端与限位端盖抵接。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7、一、在保证离合机构对输入传动组件与输出传动组件之间提供离合功能的基础上,将离合机构直接集成安装于主轴上,并适应性地调整状态切换件(等同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拨钮)的设置区位,从而提高了离合机构与主轴的结构关联度,有效减少了所需的线轮壳体内的安装空间,进而能够缩小线轮壳体的尺寸,使得整个渔线轮更小、更轻量化,让钓鱼用户具有更佳的操控手感。

28、二、借助于本技术离合机构的轴中轴结构,实现便捷保养功能,操作十分简便,且无需将内部零部件拆卸,因此保证相互之间配合精度保持不变,维持先前的使用手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8)包括有离合切换轴(801)和驱动部(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2)中开设有轴腔室(201),所述的离合切换轴(801)穿设在所述的轴腔室(2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802)至少包括有驱动导向槽(8021),且所述的驱动导向槽(8021)中至少具有高点位(8021a)和低点位(8021b),所述的升降输入轴(8011)插入在驱动导向槽(8021)中并能够驻留在高点位(8021a)和低点位(8021b)的其中任一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802)上还设有限位筋(8021c),所述的升降输入轴(8011)能够与限位筋(8021c)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输出轴(8012)与输出传动组件(7)之间设有垫片(7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壳体(1)内还设有复位板(901),所述的输出传动组件(7)上开设有复位槽(902),所述的复位板(901)设置在所述的复位槽(902)中,且所述的复位板(901)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903),第一复位弹簧(903)通过复位板(901)作用于输出传动组件(7),以使得输出传动组件(7)始终具有切换至传动接合状态的运动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传动组件(6)至少包括有套设在所述摇柄(4)轴上的输入齿轮(601),从而所述的输入齿轮(601)与摇柄(4)轴一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端盖(10),所述的限位端盖(10)与所述线轮壳体(1)之间形成容置腔(1001),所述的状态切换件(12)至少部分伸出在限位端盖(10)外,所述状态切换件(12)的驱动部(802)设置在容置腔(100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腔(1001)中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离合切换轴(801)相抵接,另一端与限位端盖(10)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8)包括有离合切换轴(801)和驱动部(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2)中开设有轴腔室(201),所述的离合切换轴(801)穿设在所述的轴腔室(2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802)至少包括有驱动导向槽(8021),且所述的驱动导向槽(8021)中至少具有高点位(8021a)和低点位(8021b),所述的升降输入轴(8011)插入在驱动导向槽(8021)中并能够驻留在高点位(8021a)和低点位(8021b)的其中任一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802)上还设有限位筋(8021c),所述的升降输入轴(8011)能够与限位筋(8021c)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且轻量化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输出轴(8012)与输出传动组件(7)之间设有垫片(7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