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及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58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技术公开了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及轴流风机;所述电动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转子铁芯;壳体的两端分别固联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内分别嵌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且转轴的前端从前端盖穿出,用于安装轴流风机的叶轮,后端与后端盖转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与定子之间存在位移,该位移大小等于转子铁芯的长度减去转子铁芯的有效率长度,从而使得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轴向磁拉力,用于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力,进而减少或消除电动机转轴两端的轴承所受到的轴向力,解决了轴承因为受到轴向力而经常损坏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机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流风机,具体涉及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及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1、轴流风机是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通风、送风设备,通常用于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其产生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与风机的叶轮轴的方向平行。轴流风机主要由叶轮和机壳组成;叶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转轴上,由电动机驱动旋转。常规的电动机中,设于转轴两端的轴承通常采用深沟球轴承,其理论上只承受径向力,但是轴流风机的叶轮转动时会产生一个轴向作用力,从而使得深沟球轴承的轴向受力,长时间使用后,轴承容易损坏,一般2-3年就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大保养,更换新的轴承,对于矿用和隧道用的轴流风机来说,操作非常不方便。此外,当轴流风机高速转动时(转速大于3000转/分),轴承还会发热甚至“抱死”,引起电动机绕组烧坏。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厂家会选择使用角接触推力轴承,但是它只能够承受一部分的轴向力,而且制作要求较高,价格比较贵,装配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将定子与转子铁芯错位设置,从而可以利用定子与转子铁芯之间的位移所产生的轴向磁拉力,克服或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反作用力,减少或消除电动机转轴两端的轴承所受到的轴向力,解决了轴承因为受到轴向力而经常损坏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机的维修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配备有该电动机的轴流风机。

2、对于电动机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以及设于转轴上的转子铁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固联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内分别嵌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前端从前端盖穿出,用于安装轴流风机的叶轮,转轴的后端与后端盖转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与定子之间存在位移,从而使得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轴向磁拉力,用于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力。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中,定子与转子铁芯错位设置;将该电动机装配于轴流风机中后,可以利用定子与转子铁芯之间的位移所产生的轴向磁拉力,克服或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反作用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设于电动机转轴两端的轴承所受到的轴向力,避免轴承因长时间受轴向力而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动机的维修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5、作为优化,前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中,所述前端盖上,位于第一轴承的外侧,还设有骨架油封。由此,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密封效果,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到第一轴承和转轴的配合部位,避免第一轴承受潮生锈出现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轴承的使用寿命。

6、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骨架油封设于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轴承设于第二环形槽内。将骨架油封由原先的外装入方式改为内装入方式,可以减少粉尘对骨架油封的污染,还可以避免骨架油封受到外力撞击时损坏。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还设有波形弹簧垫圈;所述波形弹簧垫圈套设于转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与波形弹簧垫圈相抵靠,内侧与转轴的第一轴肩相抵靠。将第一轴承设于波形弹簧垫圈和转轴之间,可以实现对第一轴承的轴向限位,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移位;此外,波形弹簧垫圈还可以给第一轴承施加预应力,减少第一轴承运转时的噪音,提高其运转精度与平稳性。

8、作为优化,前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中,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此时,拆装方便。

9、对于轴流风机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10、轴流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电动机和叶轮;所述电动机为前述的本申请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所述叶轮安装于电动机的转轴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轴流风机中,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铁芯错位设置,使用时,可以利用定子与转子铁芯之间的位移所产生的轴向磁拉力,克服或抵消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反作用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设于电动机转轴两端的轴承所受到的轴向力,避免轴承因长时间受轴向力而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轴流风机的维修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12、作为优化,前述的轴流风机中,所述叶轮与转轴通过键连接,实现轴向固定。此时,连接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性好。

13、作为优化,前述的轴流风机中,所述转轴的前端,位于叶轮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入有挡圈;所述叶轮的内侧与转轴的第二轴肩相抵靠,外侧与挡圈相抵靠,实现轴向限位。由此,提高了叶轮与转轴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转子(2)和定子(3);所述转子(2)包括转轴(201),以及设于转轴(201)上的转子铁芯(202);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固联有前端盖(4)和后端盖(5);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5)内分别嵌入有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所述转轴(20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的前端从前端盖(4)穿出,用于安装轴流风机的叶轮(11),转轴(201)的后端与后端盖(5)转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202)与定子(3)之间存在位移,从而使得转子(2)与定子(3)之间产生轴向磁拉力,用于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上,位于第一轴承(6)的外侧,还设有骨架油封(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的中部设有轴孔(401);所述轴孔(401)的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402)和第二环形槽(403);所述骨架油封(8)设于第一环形槽(402)内,所述第一轴承(6)设于第二环形槽(4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槽(403)内还设有波形弹簧垫圈(9);所述波形弹簧垫圈(9)套设于转轴(201)上;所述第一轴承(6)的外侧与波形弹簧垫圈(9)相抵靠,内侧与转轴(201)的第一轴肩(2011)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5)分别与壳体(1)通过螺栓(10)连接固定。

6.轴流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电动机和叶轮(11);所述电动机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所述叶轮(11)安装于电动机的转轴(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1)与转轴(201)通过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的前端,位于叶轮(1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入有挡圈(12);所述叶轮(11)的内侧与转轴(201)的第二轴肩(2012)相抵靠,外侧与挡圈(12)相抵靠,实现轴向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转子(2)和定子(3);所述转子(2)包括转轴(201),以及设于转轴(201)上的转子铁芯(202);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固联有前端盖(4)和后端盖(5);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5)内分别嵌入有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所述转轴(20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的前端从前端盖(4)穿出,用于安装轴流风机的叶轮(11),转轴(201)的后端与后端盖(5)转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202)与定子(3)之间存在位移,从而使得转子(2)与定子(3)之间产生轴向磁拉力,用于抵消轴流风机叶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上,位于第一轴承(6)的外侧,还设有骨架油封(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轴流风机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的中部设有轴孔(401);所述轴孔(401)的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402)和第二环形槽(403);所述骨架油封(8)设于第一环形槽(4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佰君林伟党金锁耿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高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