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51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本技术给出了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73、三极管U15、三极管U16、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12和电容C38,电阻R67的一端与输入端BRAKE‑PWM和电阻R73一端沟通连接,电阻R7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驱动端电源只需要一个电阻、一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容;驱动端使用普通三极管和电阻搭建而成,不用使用专用驱动IC,驱动端信号只需加一个上拉电阻到信号电源端即可实现驱动,防止了系统上电瞬间脉冲信号的干扰,导致驱动电路的瞬间不稳定状态的产生,同时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的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所需元器件种类繁多导致电路功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具体是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电子电路在实际环境中从来没有像理想工作条件一样,会叠加一些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参数。电阻电容电感效应会在电子电路的电压电流开关瞬间产生高电压脉冲,例如电源输入端的波动开关在开启动作时候会产生几倍于输入电压的高电压脉冲电压。每个电子元器件都有包括最高耐压的极限工作条件,高电压脉冲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超过电子元器件的极限工作条件的情况,损害电子元器件,造成不可逆后果。

2、常见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有增加tvs、esd、压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然而这种方案所需的元器件件数量多,进而增加了成本以及电路功耗负担,因此,亟需一种思路,以最少的元器件数量实现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的导通脉冲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的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所需元器件种类繁多导致电路功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73、三极管u15、三极管u16、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12和电容c38,所述的电阻r67的一端与输入端brake-pwm和电阻r73一端沟通连接,所述的电阻r7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的电阻r6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基极相连,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6的集电极与电阻r66的一端、三极管u15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2的基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阻r66的另一端与电容c38一端、稳压二极管d12负极、电阻r65一端以及三极管u15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容c38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12正极均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5的发射极与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mos管q1的栅极共同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且二者的连接点与输出端的brake-相连,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电阻r65的另一端相连,且二者的连接点与输出端的brake+相连。

4、所述的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和电阻r73的阻值分别为4.7kω、10kω、10kω和47kω;所述的电容c38的容值为22uf。

5、所述的三极管u15的型号为bc847w,所述的三极管u16型号为bc847w,所述的mos管q1型号为cj2310,所述的三极管q2型号为bc857w,所述的二极管d13型号为1n4148ws,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2型号为msez4697-e3-08。

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7、(ⅰ)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端电源只需要一个电阻、一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容;驱动端使用普通三极管和电阻搭建而成,不用使用专用驱动ic,驱动端信号只需加一个上拉电阻到信号电源端即可实现驱动,防止了系统上电瞬间脉冲信号的干扰,导致驱动电路的瞬间不稳定状态的产生,同时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的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所需元器件种类繁多导致电路功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8、(ⅱ)通用性强。对于输入端,本电路可以被mcu,dsp,fpga,asic等能够输出pwm信号元器件直接驱动。对于输出端,本电路可以用于电压范围为0~+vm范围的开关型电子元器件的控制,包括开关型或者触发型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开关型的继电器,触发型的刹车电磁阀。

9、(ⅲ)电路占用体积小,功耗小。传统电路吸收输出端脉冲电压,脉冲电流,常见的方式就是使用tvs,esd,压敏电阻或者热敏电阻等方案进行处理而以上方案所用到的元器件或者元器件组合在体积上比较大,功率消耗也比较大,属于能量吸收型的方案。本电路使用,从源头信号端抑制的处理方式(使用上拉电阻),体积占据很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73、三极管U15、三极管U16、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12和电容C38,所述的电阻R67的一端与输入端BRAKE-PWM和电阻R73一端沟通连接,所述的电阻R7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的电阻R6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基极相连,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6的集电极与电阻R66的一端、三极管U15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2的基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阻R66的另一端与电容C38一端、稳压二极管D12负极、电阻R65一端以及三极管U15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容C38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12正极均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5的发射极与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MOS管Q1的栅极共同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的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且二者的连接点与输出端的BRAKE-相连,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电阻R65的另一端相连,且二者的连接点与输出端的BRAKE+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和电阻R73的阻值分别为4.7KΩ、10KΩ、10KΩ和47KΩ;所述的电容C38的容值为22u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U15的型号为BC847W,所述的三极管U16型号为BC847W,所述的MOS管Q1型号为CJ2310,所述的三极管Q2型号为BC857W,所述的二极管D13型号为1N4148WS,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12型号为MSEZ4697-E3-0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在系统上电瞬间电路有导通脉冲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73、三极管u15、三极管u16、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12和电容c38,所述的电阻r67的一端与输入端brake-pwm和电阻r73一端沟通连接,所述的电阻r7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的电阻r6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基极相连,所述的三极管u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6的集电极与电阻r66的一端、三极管u15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2的基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阻r66的另一端与电容c38一端、稳压二极管d12负极、电阻r65一端以及三极管u15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的电容c38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12正极均接地;所述的三极管u15的发射极与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mos管q1的栅极共同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壁鑫伍祁林宋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