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5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本技术涉及污水管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橡皮圈,所述橡皮圈左端滑动连接有连接圈,所述橡皮圈右端卡合连接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卡合连接有第一按压架,所述管道接口左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管道接口左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架,所述管道接口右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二,所述管道接口左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一,所述水管一卡合连接有第一按压架。本技术中,通过橡皮圈,连接圈,限位槽二,管道接口,第一按压架,第一防渗环,活动槽,第二按压架,水管二,水管一,第一按压架,实现了管道一受到第一按压架的拉力,进而稳固,完成整体的组装,增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管道,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化等级的不断提升,各行业的建设和群众的生活质量相较以往,有极大的调整和进步,其中污水管道系统是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重要部分,城市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至专门处理单位,实现再次净化和二次利用。

2、污水管道通常深埋于地下,期间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连接处通常会受到土壤的腐蚀性或地下水的侵蚀等因素,加速水管的老化,出现连接处有缝隙等情况,使管道内的污水渗出,未能得到及时的回收,加上因为污水本身带有腐蚀性,会污染周围的土地造成危害,加上传统的水管组装拆卸较为耗时将耽误污水管道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旨在改善管道与管道之间的组装,使其更加稳固和防渗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橡皮圈,所述橡皮圈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圈,所述橡皮圈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槽二,所述橡皮圈右端卡合连接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卡合连接有第一按压架,所述管道接口内设置有第一防渗环,所述管道接口左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侧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架,所述管道接口右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二,所述管道接口左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一,所述水管一上端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水管一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所述水管一右端设有第二防渗环,所述连接圈内右端开设有卡槽一。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水管一和水管二的组装。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第二按压架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所述第二按压架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第二按压架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槽一,所述第二按压架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固连接圈和管道接口稳固,防止脱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橡皮圈内侧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所述橡皮圈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内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所述连接圈内开设有限位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实现第一按压架对与的水管一的固定关系,可选择松开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按压架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第一按压架中间开设有卡槽二,所述第一按压架中间滑动连接支点柱,所述第一按压架右端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槽一。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展示了第一按压架的操作方案,按向第一按压架右上端,由第一按压架右上端抬起,离开限位槽一,方便拆卸。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二防渗环右端设置有所述管道接口,所述第二防渗环左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按压架。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各个第一按压架围柱第二防渗环,避免第二防渗环向外变形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水管一和所述水管二之间存在空隙,且其空隙大于所述第一防渗环厚度。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污水的第一次防渗隔离。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连接圈和所述管道接口之间存在空隙,且其空隙大于所述第二防渗环厚度。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污水的第二层的防渗隔离。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水管一位于水管二左侧。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污水的第三层的防渗隔离,同时最外端的橡皮圈保护连接圈和管道接口之间的空隙,防止地下的砂石土壤的侵入。

2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技术中,通过橡皮圈,连接圈,限位槽二,管道接口,第一按压架,活动槽,第二按压架,限位槽一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管道一和管道二通过管道接口的连接,未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稳固,确保管道的正常使用。

27、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防渗环,第二防渗环,橡皮圈,连接圈,管道接口的作用下,连续设置三重防止污水渗出,橡皮圈还可防止外部土壤砂石进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橡皮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圈(3)左端滑动连接有连接圈(5),所述橡皮圈(3)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槽二(8),所述橡皮圈(3)右端卡合连接有管道接口(7),所述管道接口(7)卡合连接有第一按压架(4),所述管道接口(7)内设置有第一防渗环(9),所述管道接口(7)左上端外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内侧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架(6),所述管道接口(7)右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二(16),所述管道接口(7)左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一(1),所述水管一(1)上端外侧开设有限位槽一(2),所述水管一(1)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4),所述水管一(1)右端设有第二防渗环(12),所述连接圈(5)内右端开设有卡槽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8),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0),所述第二按压架(6)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槽一(17),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圈(3)内侧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4),所述橡皮圈(3)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内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4),所述连接圈(5)内开设有限位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架(4)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4),所述第一按压架(4)中间开设有卡槽二(18),所述第一按压架(4)中间滑动连接支点柱(13),所述第一按压架(4)右端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槽一(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环(12)右端设置有所述管道接口(7),所述第二防渗环(12)左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按压架(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一(1)和所述水管二(16)之间存在空隙,且其空隙大于所述第一防渗环(9)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5)和所述管道接口(7)之间存在空隙,且其空隙大于所述第二防渗环(12)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一(1)位于水管二(16)左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橡皮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圈(3)左端滑动连接有连接圈(5),所述橡皮圈(3)上端内侧开设有限位槽二(8),所述橡皮圈(3)右端卡合连接有管道接口(7),所述管道接口(7)卡合连接有第一按压架(4),所述管道接口(7)内设置有第一防渗环(9),所述管道接口(7)左上端外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内侧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架(6),所述管道接口(7)右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二(16),所述管道接口(7)左端滑动连接有水管一(1),所述水管一(1)上端外侧开设有限位槽一(2),所述水管一(1)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按压架(4),所述水管一(1)右端设有第二防渗环(12),所述连接圈(5)内右端开设有卡槽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8),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0),所述第二按压架(6)左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槽一(17),所述第二按压架(6)右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限位槽二(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圈(3)内侧卡合连接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洁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兖州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