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440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益生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益生菌无纺布,由无纺布织物和益生菌微胶囊复合而得,益生菌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组成,壁材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8‑12份;冻干保护剂5‑10份;改性剂1‑3份;溶剂80‑90份;改性剂制备步骤如下:S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正硅酸乙酯按重量比为(7.5‑9.5):1进行混合,然后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得到预聚物;取聚乙烯醇与水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4‑8%的聚乙烯醇溶液;S2、将预聚物和聚乙烯醇溶液按重量比为(0.1‑0.2):1进行混合,在75‑85℃下6‑8h后,即可得到。本申请的益生菌无纺布在不使用粘合剂的前提下,使得益生菌微胶囊能够稳定粘固在无纺布织物上,具有较佳的应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其中,益生菌无纺布就是通过将活性益生菌和纤维素织物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生态面料。

2、现有益生菌无纺布中,通常使用益生菌微胶囊,通过利用微胶囊壳层保护益生菌,以带来耐高温性能的提高,并延长益生菌存储时间,且发挥出一定的缓释作用,同时,益生菌微胶囊的使用也能够降低益生菌无纺布生产过程中对酸碱度、高温等因素的要求;综上,使得益生菌无纺布的整体品质较佳。但益生菌微胶囊与无纺布织物间的吸附性较差,使得益生菌微胶囊易脱落,导致益生菌无纺布的使用稳定性明显降低,因此往往使用粘合剂对益生菌微胶囊进行固定,比如聚丙烯酸粘合剂。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粘合剂的使用虽然能够解决益生菌微胶囊易脱落的问题,但粘合剂的使用会使无纺布织物的柔软性和舒适度收到损失,进而会使得益生菌无纺布的应用效果受限。

4、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不使用粘合剂的前提下,使得益生菌微胶囊能够稳定粘固在无纺布织物上,进而得到应用品质较佳的益生菌无纺布,本申请提供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益生菌无纺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益生菌无纺布,由无纺布织物和益生菌微胶囊复合而得,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组成,所述壁材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高分子材料8-12份;

5、冻干保护剂5-10份;

6、改性剂1-3份;

7、溶剂80-90份;

8、所述改性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9、s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正硅酸乙酯按重量比为(7.5-9.5):1进行混合,然后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得到预聚物;取聚乙烯醇与水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4-8%的聚乙烯醇溶液;s2、将步骤s1中的预聚物和聚乙烯醇溶液按重量比为(0.1-0.2):1进行混合,在75-85℃下6-8h后,得到改性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优良,其能够在保护益生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壁材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表面能较低,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中很难被有效利用并稳定存在于壁材中,通过采用聚乙烯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配合正硅酸乙酯,能够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共聚体系,且此共聚体系能够与高分子材料间形成互穿网路体系,进而使得到的改性剂在应用于壁材中时,能够被高效利用;同时,形成的壁材结构在与无纺布织物进行接触时,能够深入渗入织物纤维中,并与织物纤维间形成较强的结合,进而使得益生菌微胶囊无需借助粘合剂,也能够稳定粘固在无纺布织物中,如此便能够得到应用品质较佳的益生菌无纺布。

11、优选的,所述壁材的原料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2-0.8份的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由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组成,且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2-5):1。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与无纺布织物间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还能够对益生菌芯材的稳定释放带来帮助,同时,其也能够丰富壁材中的互穿网路体系,以带来益生菌微胶囊粘附性能的提高;竹纤维与无纺布织物间能够形成缠绕,有助于提高益生菌微胶囊的粘附效果;而将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配合用作功能助剂使用时,二者能够带来优异的复配增效作用,通过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使得互穿网路体系在竹纤维孔隙结构中的存在,当竹纤维与无纺布织物发生缠绕时,再利用渗入作用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进而使得益生菌微胶囊在无纺布织物上的粘固能力以及稳定性显著提高,最终得到益生菌无纺布的应用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13、优选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3.5:1。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比的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在配合使用时,相互间发挥出的复配效果较为优异稳定,且与改性剂间的配合作用较为突出,进而得到粘固能力较为优异稳定的益生菌微胶囊,使最终得到益生菌无纺布的应用品质也较佳。

15、优选的,所述芯材为嗜热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岐杆菌、乳酸菌和二裂酵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益生菌均适用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且在缓释后能够稳定发挥自身作用,尤其在无纺布织物上应用时,能够带来改善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带来优异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并能够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进行组合选用,使益生菌无纺布也更加丰富。

17、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明胶、虫胶、聚乙烯、蜡、淀粉、阿拉伯胶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高分子材料用作壁材的原料时,均能够与其他组分原料充分结合并发挥稳定作用,对芯材起到良好的包覆作用,尤其对于改进剂作用的优异稳定发挥,均能够适用,最终得到品质优异稳定的益生菌无纺布。

19、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织物的材料为棉纤维、木浆纤维、粘胶纤维和亚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编织物。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纤维作为无纺布织物的材料,一方面能够与益生菌微胶囊间形成较佳的结合;另一方面,在益生菌得以释放后,能够与益生菌表现出较佳的亲和与吸附,进而使益生菌能够带来较佳作用的发挥。

21、优选的,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粒径为2-6μm。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益生菌微胶囊的壁材与无纺布织物充分作用并稳定结合后,上述粒径大小的益生菌微胶囊则能够适用结合力的承载,进而保证益生菌微胶囊的粘固稳定性,使得益生菌无纺布表现出较佳的应用品质;粒径过小,则使得壁材难以与无纺布织物间发挥出较佳的粘附结合;粒径较大,会导致壁材与无纺布织物间的结合力难以稳定承载。

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益生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益生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1)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按配比准备高分子材料、冻干保护剂、改性剂和溶剂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芯材经混合均匀,经微胶囊发生器喷射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湿胶囊;对湿胶囊洗涤后,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

26、(2)将步骤(1)得到的益生菌微胶囊配置浸轧液,然后对无纺布织物进行浸轧整理,经烘干后即可得到益生菌无纺布。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采用浸轧的方法,更有利于使益生菌微胶囊与无纺布织物间形成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无纺布织物和益生菌微胶囊复合而得,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组成,所述壁材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的原料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2-0.8份的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由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组成,且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为嗜热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岐杆菌、乳酸菌和二裂酵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明胶、虫胶、聚乙烯、蜡、淀粉、阿拉伯胶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织物的材料为棉纤维、木浆纤维、粘胶纤维和亚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编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粒径为2-6μm。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无纺布用作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无纺布织物和益生菌微胶囊复合而得,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组成,所述壁材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的原料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2-0.8份的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由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组成,且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脂和竹纤维的重量比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为嗜热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岐杆菌、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杰黄培文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盈兹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