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及机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38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及机臂,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臂和动力组件,机臂与机身连接,机臂的垂直于飞行器的俯仰轴的截面为翼型,翼型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在多个圆心位于翼型的中弧线上的翼型的内切圆中,其中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圆心位于预设曲线,预设曲线为中弧线中位于三分之一点与后缘点之间的曲线,预设曲线的长度等于中弧线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动力组件与机臂连接用于为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该飞行器及机臂,能够使得机臂上表面气流在大迎角范围内始终处于高速状态,使得机臂上下表面压差在不同速度下均表现较大,为飞行器分担了部分动力组件需用升力,降低动力组件的输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及机臂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常规飞行器,在整机前飞过程中,所有升力来源均由螺旋桨提供,并且常规机臂提供不利于前飞续航的阻力,在飞行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动力系统需用功率显著增加,导致飞行器前飞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及机臂,旨在降低整机前飞时的前飞功耗。

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

3、机身;

4、机臂,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机臂的垂直于所述飞行器的俯仰轴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在多个圆心位于所述翼型的中弧线上的所述翼型的内切圆中,其中最大直径的所述内切圆的圆心位于预设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述预设曲线为所述中弧线中位于三分之一点与所述后缘点之间的曲线,所述预设曲线的长度等于所述中弧线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5、动力组件,与所述机臂连接用于为所述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

6、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

7、机身;

8、机臂,与所述机身连接;以及

9、动力组件,与所述机臂连接用于为所述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

10、其中,所述机臂的垂直于所述飞行器的俯仰轴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的周缘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所述翼型的周缘的曲率半径由所述前缘点朝向中部的预设位置逐步增大至最大曲率半径;所述翼型的周缘的曲率半径由所述后缘点朝向中部的预设位置逐步增大至所述最大曲率半径;

11、所述预设位置,相较于所述前缘点更靠近所述后缘点。

1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臂,所述机臂用于与飞行器的机身和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所述机臂的垂直于所述飞行器的俯仰轴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在多个圆心位于所述翼型的中弧线上的所述翼型的内切圆中,其中最大直径的所述内切圆的圆心位于预设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述预设曲线为所述中弧线中位于三分之一点与所述后缘点之间的曲线,所述预设曲线的长度等于所述中弧线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及机臂,由于机臂的翼型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在多个圆心位于所述翼型的中弧线上的所述翼型的内切圆中,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圆心位于预设曲线上任意一点,预设曲线为中弧线中位于三分之一点与后缘点之间的曲线,预设曲线的长度等于中弧线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机臂的翼型整体的趋势是前小后大,可以延缓翼型上表面气流分离带来的升力减少现象,能够使得机臂上表面气流在大迎角范围内始终处于高速状态,使得机臂上下表面压差在不同速度下均表现较大,为飞行器分担了部分动力组件需用升力,降低了动力组件的输出功耗。因而,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包括本实施例机臂的飞行器在不同速度段均具有更低的巡航动力功耗。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包括上曲线和下曲线,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缘点和所述后缘点,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飞行器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逐渐增大至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圆心所对应的预设位置。

3.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点与所述预设位置在所述机臂的弦线方向上的间距d1,以及与所述前缘点在所述机臂的弦线方向上的间距d2满足如下关系:d1/d2≤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包括上曲线和下曲线,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缘点和所述后缘点,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飞行器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逐渐增大至所述预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翼型的最大直径的内切圆与所述翼型的周缘的交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的相对厚度的范围为[20%,55%],所述相对厚度为所述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线长度之间的比值,所述最大厚度为所述翼型的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安装角大于或等于所述机臂的来流攻角的变化幅度,所述安装角为所述翼型的弦线与所述飞行器的偏航轴的法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变化幅度为在所述飞行器的前飞速度从第一速度增加至第二速度时所述机臂的来流攻角的降低幅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点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后缘点的曲率半径;和/或,所述机臂在所述飞行器的偏航轴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轮廓呈梯形;和/或,所述机臂呈中空状;和/或,所述机臂呈扁平状;和/或,所述机臂的根部设有用于与所述飞行器的机身平滑连接的过渡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上反角的范围为[-15°,30°];所述上反角为所述机臂的根部与梢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所述飞行器的偏航轴的法平面之间的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于所述机身的底部,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将所述飞行器支撑于承载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所述气流的导向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身插接配合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本体、一级锁扣结构和二级锁扣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锁扣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一级锁扣结构运动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锁扣结构能够与所述电池本体之间配合形成锁定槽,所述二级锁扣结构能够卡合于所述锁定槽以限制所述一级锁扣结构的运动;或者,

17.一种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用于与飞行器的机身和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为所述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所述机臂的垂直于所述飞行器的俯仰轴的截面为翼型,所述翼型设有前缘点以及后缘点,在圆心位于所述翼型的中弧线上的所述翼型的多个内切圆中,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圆心位于预设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述预设曲线为所述中弧线中位于三分之一点与所述后缘点之间的曲线,所述预设曲线的长度等于所述中弧线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包括上曲线和下曲线,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缘点和所述后缘点,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飞行器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逐渐增大至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圆心所对应的预设位置。

3.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点与所述预设位置在所述机臂的弦线方向上的间距d1,以及与所述前缘点在所述机臂的弦线方向上的间距d2满足如下关系:d1/d2≤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包括上曲线和下曲线,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缘点和所述后缘点,所述上曲线和所述下曲线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飞行器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逐渐增大至所述预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翼型的最大直径的内切圆与所述翼型的周缘的交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的相对厚度的范围为[20%,55%],所述相对厚度为所述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线长度之间的比值,所述最大厚度为所述翼型的最大直径的内切圆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安装角大于或等于所述机臂的来流攻角的变化幅度,所述安装角为所述翼型的弦线与所述飞行器的偏航轴的法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变化幅度为在所述飞行器的前飞速度从第一速度增加至第二速度时所述机臂的来流攻角的降低幅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点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后缘点的曲率半径;和/或,所述机臂在所述飞行器的偏航轴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轮廓呈梯形;和/或,所述机臂呈中空状;和/或,所述机臂呈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坤武雨嫣马冀欧阳磊尹承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闪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