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38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包括多孔泡沫软垫(1)、引流管(2)以及冲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一端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外侧,引流管(2)另一端的软垫内部管体(4)伸入到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5);所述冲洗管(3)包括冲洗管首段(3‑1)、冲洗管中段(3‑2)以及冲洗管末段(3‑3),冲洗管中段(3‑2)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6),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疏通孔(7),本申请结构合理,能够避免引流管堵塞问题,引流疏通效果好,避免了出现“逆行感染”的可能性,并且提高了冲洗液的作用效果和利用率,使用舒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敷料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在现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将多孔泡沫软垫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放置在创面上或者创伤体腔中,再用密封薄膜将多孔泡沫软垫和引流管出口端严密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连接引流器,再接通负压源,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引流系统。由于引流管穿设在多孔泡沫软垫的内部,负压源的负压经过引流管的刚性传导传递到多孔泡沫软垫,并且可以随着引流管的走向将负压分布在多孔泡沫软垫上的每一个点。由于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泡或孔隙相互连通且富有弹性,负压可以达到目标引流区的每一个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引流。较大的、质地不太硬的块状引出物在负压的作用下会被分割和塑性成颗粒状,经过多孔泡沫软垫的孔隙或相互贯通的孔泡进入引流管,在被迅速吸入引流容器内;而可能堵塞引流管的大块引出物则被多孔泡沫软垫阻挡,只能附着在多孔泡沫软垫表面,在去除或更换引流物时与多孔泡沫软垫一起离开机体。由于负压经过作为中介的柔软泡沫软垫均匀分布于被引流区的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单根引流管负压引流时可能发生的脏器或组织被吸住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第2版p3-p4,裘华德宋九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另外,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将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非常及时地清除,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状态,创面能够很快地获得清洁的环境,大大降低机体对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将因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对浅表创面而言,密封薄膜和多孔泡沫软垫也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作用于创面软组织上的负压刺激,有利于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加速了创面中肉芽组织的新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3、但是运用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时,当被引流区内的坏死组织过多或者有大量的粘稠引出物,超出引流管的处理能力或者对于复杂部位存在密封难度大的客观情况时,引流管内的液体和小颗粒不会被吸引而抽入引流容器,而在引流管内凝固形成一段干涸的引流物造成引流管堵塞。此外,因创面清理不完全比如未完全止血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引流管堵塞,从而影响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效果。因此,为解决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存在的引流管堵塞问题,需要对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一直以来缺乏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避免引流管堵塞问题,引流疏通效果好,同时能够提高冲洗液的作用效果和利用率的引流敷料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引流管在使用过程时容易堵塞,存在“逆行感染”的可能性,冲洗液的作用效果和利用率有待提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结构合理,能够避免引流管堵塞问题,引流疏通效果好,避免了出现“逆行感染”的可能性,并且提高了冲洗液的作用效果和利用率,使用舒适性好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

2、为实现上述申请的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包括多孔泡沫软垫、引流管以及冲洗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位于多孔泡沫软垫的外侧,引流管另一端的软垫内部管体伸入到多孔泡沫软垫的内部,软垫内部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冲洗管包括冲洗管首段、冲洗管中段以及冲洗管末段,冲洗管首段穿设在引流管的外侧,冲洗管中段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的内部且位于软垫内部管体的外侧,冲洗管中段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软垫内部管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疏通孔。

3、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为直管结构,引流管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的侧面中部穿出。

4、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由弯曲段和平直段构成,弯曲段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的表面穿出,平直段位于多孔泡沫软垫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设置为多根,每根引流管上对应设置有冲洗管,冲洗孔朝向多孔泡沫软垫的外边缘处。

6、进一步的,所述软垫内部管体的轴线与多孔泡沫软垫的创伤接触面呈0°-60°的夹角。

7、进一步的,所述软垫内部管体包括弯曲部位,所述弯曲部位设置在所述弯曲段上,所述弯曲部位开设有疏通孔,或者在软垫内部管体上冲洗管穿管部位附近开设有疏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疏通孔的孔径大于引流孔的孔径。

9、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孔的朝向与冲洗孔的朝向为错位、同向或背离设置的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孔的朝向与冲洗孔的朝向相反。

11、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孔沿引流管的轴向或径向间隔排布,所述冲洗孔沿冲洗管的轴向或径向间隔排布。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申请在引流管易堵塞部位开设有疏通孔,有效解决了引流管在引流物粘稠度大、创面清理不完全、超出引流管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所造成的引流管堵塞问题,达到了很好的引流疏通效果。

14、2.本申请采用了外置的冲洗管,引流孔与冲洗孔的朝向不同,改善了流体流动的路径,进而延长了冲洗水流流经的路程,提高了冲洗效果,避免了采用现有普通引流结构对引流管进行加注生理盐水所造成的“逆行感染”的可能性。

15、3.本申请冲洗孔朝向泡沫软垫的边缘处,能将多孔泡沫软垫的边缘处进行冲洗湿润,避免泡沫软垫失水变干,提高了敷料软垫适用在伤口处时患者的舒适感,同时由于多孔泡沫软垫由于保持湿润而保持较好的弹性和通透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堵塞发生的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包括多孔泡沫软垫(1)、引流管(2)以及冲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一端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外侧,引流管(2)另一端的软垫内部管体(4)伸入到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5);所述冲洗管(3)包括冲洗管首段(3-1)、冲洗管中段(3-2)以及冲洗管末段(3-3),冲洗管首段(3-1)穿设在引流管(2)的外侧,冲洗管中段(3-2)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且位于软垫内部管体(4)的外侧,冲洗管中段(3-2)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6),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疏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为直管结构,引流管(2)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1)的侧面中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由弯曲段和平直段构成,弯曲段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1)的表面穿出,平直段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设置为多根,每根引流管(2)上对应设置有冲洗管(3),冲洗孔(6)朝向多孔泡沫软垫(1)的外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内部管体(4)的轴线与多孔泡沫软垫(1)的创伤接触面呈0°-6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内部管体(4)包括弯曲部位,所述弯曲部位设置在所述弯曲段上,所述弯曲部位开设有疏通孔(7),或者在软垫内部管体(4)上冲洗管(3)穿管部位附近开设有疏通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孔(7)的孔径大于引流孔(5)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5)的朝向与冲洗孔(6)的朝向为错位、同向或背离设置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5)的朝向与冲洗孔(6)的朝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5)沿引流管(2)的轴向或径向间隔排布,所述冲洗孔(6)沿冲洗管(3)的轴向或径向间隔排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包括多孔泡沫软垫(1)、引流管(2)以及冲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一端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外侧,引流管(2)另一端的软垫内部管体(4)伸入到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5);所述冲洗管(3)包括冲洗管首段(3-1)、冲洗管中段(3-2)以及冲洗管末段(3-3),冲洗管首段(3-1)穿设在引流管(2)的外侧,冲洗管中段(3-2)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且位于软垫内部管体(4)的外侧,冲洗管中段(3-2)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6),软垫内部管体(4)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疏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为直管结构,引流管(2)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1)的侧面中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由弯曲段和平直段构成,弯曲段的外端从多孔泡沫软垫(1)的表面穿出,平直段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设置为多根,每根引流管(2)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夏熙明陈婷万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