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3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实现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亚稳β钛合金材料采用的组分仅包括Ti、Mo、Cr、O四种元素,通过O元素的微量添加影响合金性能,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有效实现材料素化,降低合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抗力,提高了合金的变形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了d电子轨道设计方法和热处理工艺,实现了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具体涉及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及钛合金具有轻质高强、良好耐腐蚀性、无磁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是实现节能减排以及轻量化的重要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海洋工程、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钛合金按微观组织和相结构可分为α型、α+β型及β型钛合金。传统钛合金塑性较差,往往需要通过热加工成型,如常见的双相钛合金ti-6al-4v,其准静态拉伸延伸率约10%,变形抗力较高,制备时常采用热加工变形,且易存在表面氧化、加工成本高、难以实现精确形状控制等问题,给工业批量化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相比其它钛合金,β钛合金可具有良好的塑性,如ti-16nb-8mo合金可具有室温下45%的准静态拉伸延伸率。但该类型高塑性钛合金多为ti-nb系合金,且nb等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合金制备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实现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

2、本专利技术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以所述材料的原料组成成分总质量为100%计,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mo 5~6.5%,cr 4~5.5%,o0.03~0.15%,余量为ti。

4、其中,所述mo原料为mo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cr原料为cr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o原料为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ti原料为ti颗粒和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6、s1、将纯度为99.99%的纯ti颗粒、99.99%的纯mo颗粒、99.99%的纯cr颗粒、99.99%的tio2颗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氩气保护下的真空熔炼,得到合金锭;

7、s2、将合金锭翻转并重复熔炼9次以上,获得成品铸锭;

8、s3、将成品铸锭在970~1030℃下进行真空均匀化退火热处理6~12h,并炉冷到室温,获得均匀化态合金铸锭;

9、s4、将所获均匀化态合金铸锭在760~790℃保温0.3~2h,使样品热透;对热透后的样品在760~790℃进行多道次热轧,热轧过程中每道次压下量不超过1mm,总变形量为70%~80%,每道次热轧后在对应轧制温度下保温3~8min,多道次热轧实现76%的总压下率;热轧结束后,空冷至室温,得到轧制态钛合金板;

10、s5、将轧制态钛合金板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温度为850~910℃,保温时间为0.5~1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获得所述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

11、其中,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进行合金化熔炼,熔炼时保护气体为氩气。

12、其中,所述制备过程中所得成品铸锭先进行线切割,去除铸锭表面氧化层,得到规整形状的成品铸锭,再将规整形状的成品铸锭在970~1030℃下进行真空均匀化退火热处理。

13、其中,均匀化退火热处理采用空热处理炉实现,真空度低于3×10-4pa。

14、其中,固溶热处理后的冷却方式为水淬。

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6、(1)本专利技术合金属于ti-mo系亚稳β钛合金,通过合金成分设计,调控亚稳β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使得合金实现高应变硬化及高塑性,本专利技术的亚稳β钛合金材料采用的组分仅包括ti、mo、cr、o四种元素,通过o元素的微量添加影响合金性能,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有效实现材料素化,降低合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抗力,提高了合金的变形能力。

17、(2)为了获得良好的应变硬化效应和高塑性,通过微量元素添加及d电子轨道合金成分设计方法,实现新型亚稳β钛合金的变形机制及性能调控;通过复杂变形机制的激活有效提高合金的应变硬化率,并在5%~41%的真应变范围内始终保持高于1gpa的应变硬化率且峰值应变硬化率为~2.67gpa,最终实现了室温下大于40%,甚至大于55%的延伸率;相比之下,商用纯钛的延伸率一般为10~20%,本专利技术中最高可实现的室温拉伸延伸率约为商业纯钛的3~6倍;可与高品质纯钛的延伸率相当,克服了传统钛合金冷变形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钛合金可以应用于高塑性需求的加工应用场景,如生产板材、棒材、带材等,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18、(3)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了d电子轨道设计方法和热处理工艺,实现了钛合金的高塑性和高应变硬化能力。具体地,先对ti-mo-cr-o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后进行热轧变形;再对所得合金进行固溶热处理,即将合金样品加热至固溶温度t1并保温t1时间,随后将样品从电阻炉中取出,在不超过30s内迅速水淬获得高塑性亚稳β钛合金;t1=850~920℃,t1=0.5~1h。

19、(4)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得到钛合金铸锭;直接对铸锭进行β→α相变温度以上的β贯穿轧制,经过多火次多道次轧制得到合金中间板材;而后通过β→α相变温度以上单相区固溶淬火处理构建单相β组织,获得高塑性高应变硬化率钛合金板材,其中固溶热处理温度范围为850~91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材料,显著提高了钛合金的塑性和应变硬化率,同时有效缩短了钛板材的加工流程,实现加工成本的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材料的原料组成成分总质量为100%计,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Mo 5~6.5%,Cr 4~5.5%,O0.03~0.15%,余量为T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Mo原料为Mo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Cr原料为Cr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O原料为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Ti原料为Ti颗粒和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进行合金化熔炼,熔炼时保护气体为氩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过程中所得成品铸锭先进行线切割,去除铸锭表面氧化层,得到规整形状的成品铸锭,再将规整形状的成品铸锭在970~1030℃下进行真空均匀化退火热处理。p>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化退火热处理采用空热处理炉实现,真空度低于3×10-4Pa。

7.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溶热处理后的冷却方式为水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材料的原料组成成分总质量为100%计,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mo 5~6.5%,cr 4~5.5%,o0.03~0.15%,余量为t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mo原料为mo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cr原料为cr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o原料为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所述ti原料为ti颗粒和tio2颗粒,纯度大于等于99.9%。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塑性高应变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舜李梅琴范群波程兴旺潘士伟张飞李淦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