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35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竖向滑动安装有调节架,调节架横向安装于机架的顶部,调节架上安装有调节件,调节件适于竖向调节调节架的高度,调节架安装有主压花辊和漆辊,主压花辊和漆辊表面紧密接触且同步转动,调节架上安装有动力驱动部分,动力驱动部分适于驱动漆辊转动,机架的侧部开设有竖向导槽,竖向导槽适于竖向调整漆辊和主压花辊的高度。通过采用调节架配合竖向导槽,经过调节件将调节架、主压花辊和漆辊竖向高度调整,来实现不同厚度规格的板坯转印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制板坯转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坯转印装置


技术介绍

1、cn102501658a公开一种地板印刷压纹同步套印工艺,属于建筑装饰材料加工领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将地板的印刷和压纹工艺同步配合进行,逼真度几乎与真地板纹路相近的地板印刷压纹同步套印工艺。本技术工艺步骤是:把加工好的地板基材经砂带目数分别为120目、150目、240目的砂光机砂光,砂光好的地板基材滚一遍uv腻子,用uv灯干燥后再滚2轮uv专用底漆,用uv灯干燥后再滚2轮uv有色底漆;再滚1轮uv有色底漆,用uv灯干燥,经地板印刷、压纹同步套印设备,先用油墨多版套印出花纹图案,用uv灯干燥,再由压花辊将颜色较深的纹理压成凹凸的立体效果,将经过同步印刷压纹好的地板下线开启口线,再做耐磨、耐刮表面处理。但是该技术只能满足单种厚度规格的地板加工,无法满足多种不同厚度的地板转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适于多种不同厚度规格木制板材的转印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包括:

4、机架,机架的顶部竖向滑动安装有调节架,调节架横向安装于机架的顶部,调节架上安装有调节件,调节件适于竖向调节调节架的高度,调节架安装有主压花辊和漆辊,主压花辊和漆辊表面紧密接触且同步转动,调节架上安装有动力驱动部分,动力驱动部分适于驱动漆辊转动,机架的侧部开设有竖向导槽,竖向导槽适于竖向调整漆辊和主压花辊的高度。

5、优选地方案:所述机架的下方安装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适于同漆辊同速转动,机架上安装有位于输送组件上方的板坯校正组件。

6、优选地方案:所述板坯校正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修整驱动气缸,修整驱动气缸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位于机架的下侧;

7、连接头的底端经水平杆安装有前端校正板,水平杆的自由端竖向贯穿有竖向杆,竖向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且弹簧位于水平杆和前端校正板之间,竖向杆的顶部设置有挡环且挡环位于水平杆的顶部;

8、连接头的外侧套装有转换体,连接头上设置有位于转换体内部的固定环,固定环上安装有导向体,转换体侧部设置导向槽,导向体与导向槽适配且适于带动转换体相对连接头竖向相对运动和周向转动;

9、固定环的底部和转换体之间布设有弹性复位体,弹性复位体适于转换体相对连接头竖向运动;

10、转换体外侧套装有导套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和周向滑动,导套经连接架安装于机架的下表面上,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圆台,承托圆台内活动安装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固定于连接头的外侧;

11、转换体的顶部通过铰接轴连接有连杆,连杆设置有两组且呈中心对称布设;

12、连杆的自由端经回转轴连接有侧向校正板,连杆相对侧向校正板上下运动且回转轴的顶部设置有挡板,侧向校正板相对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垂直穿插于机架的侧部;

13、侧向校正板远离前端校正板的一端内侧安装有铰接杆,铰接杆的自由端安装有后端校正板,后端校正板适于侧向校正板相互靠近时逐步靠近前端校正板。

14、优选地方案:所述前端校正板、后端校正板和侧向校正板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球结构。

15、优选地方案:所述铰接杆和侧向校正板的内壁夹角为锐角。

16、优选地方案:所述导向槽自上至下先竖直向下延伸后沿转换体周向方向逐步偏转布设。

17、优选地方案:所述转换体的底部周向布设有多个滚动体。

18、优选地方案:所述连接头的外侧套装有垫片,垫片位于转换体的内侧且与固定环之间经滚珠体接触,垫片的下表面适于底接于弹性复位体的顶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本申请通过采用调节架配合竖向导槽,经过调节件将调节架、主压花辊和漆辊竖向高度调整,来实现不同厚度规格的板坯转印加工过程。同时专利技术人在现场工况总结发现现有的板坯在转印前经输送组件输送过程中会存在板坯的跑偏,与漆辊的垂直性差,导致转印后的纹理存在偏斜现象出现较多的残次品,同时大多的板坯间存在纹理一致性差,即并排板坯在输送转印过程中无法做到多个齐平且集中处于中部输送来完成转印工作,板坯在转印前如何解决多个端部和侧部规整且集中输送组件的中部来确保板坯纹理的线性和一致性是本申请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点,专利技术人通过在转印前通过气缸带动连接头、转换体和导向槽等结构,通过气缸活塞杆带动连接头、转换体、规整用的四个校正板一同沿导套下行,当下行至承托圆台顶面时,前端校正板的底部接触输送组件上,气缸活塞杆继续下行经过固定环上的导向体先沿导向槽的上侧区域进行竖向运动,此时水平杆会压缩弹簧,前端校正板相对水平杆上行,于此同时,侧向校正板和后端校正板的底部接触于输送组件上,随后导向体会作用导向槽的下侧将转换体发生旋转,相对导套相对旋转一定角度,转换体旋转经过外侧的耳板和旋转轴带动连杆旋转,连杆经过回转轴带动侧向校正板向中部靠近、后端校正板靠近前端校正板用于规整板坯,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连接头上行,侧向校正板和后端校正板先向规整后的侧部和后侧移动,随后侧向校正板和后端校正板相对前端校正板上行,最后一同上行复位至初始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输送组件(7),输送组件(7)适于同漆辊(5)同速转动,机架(1)上安装有位于输送组件(7)上方的板坯校正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校正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修整驱动气缸(9),修整驱动气缸(9)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10),连接头(10)位于机架(1)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校正板(12)、后端校正板(27)和侧向校正板(22)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球结构(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26)和侧向校正板(22)的内壁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6)自上至下先竖直向下延伸后沿转换体(13)周向方向逐步偏转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体(13)的底部周向布设有多个滚动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的外侧套装有垫片(29),垫片(29)位于转换体(13)的内侧且与固定环(14)之间经滚珠体接触,垫片(29)的下表面适于底接于弹性复位体(17)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输送组件(7),输送组件(7)适于同漆辊(5)同速转动,机架(1)上安装有位于输送组件(7)上方的板坯校正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校正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修整驱动气缸(9),修整驱动气缸(9)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10),连接头(10)位于机架(1)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坯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校正板(12)、后端校正板(27)和侧向校正板(22)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球结构(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响黄时兵
申请(专利权)人:来安县扬子地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