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沉船打捞,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增加浮力法是沉船打捞常用的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增加沉船自身的浮力,如封舱抽水法和舱内充气排水法,另一类是额外增加浮力法,如浮筒打捞法和舱内填充浮力材料打捞法。类似于浮筒打捞法,常规的浮箱打捞法将成对的浮箱灌满水后,下放至沉船左右两侧预设位置,用索具将浮箱和沉船进行绑扎连接,然后向浮箱内充气排水,使沉船可以借助浮箱的浮力上浮。然而,对于需要通过船首部或尾部增加浮力来调整沉船浮态的情况,因船首部或尾部线型向内收缩,且船首部形状和尾部形状的不规则性,常规的浮箱打捞法或浮筒打捞法,难以在首部或者尾部进行水下安装,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其连接结构能够把浮箱结构与沉船结构很好地对应连接起来,有利于承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包括沉船,还包括浮箱,所述浮箱至少设有两个,两浮箱设置在沉船船底两侧,所述浮箱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浮箱顶面设置多根竖向连接h型钢,每根竖向连接h型钢的长度不同,竖向连接h型钢均布在浮箱顶部,所述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设置在竖向连接h型钢的外围,设置在浮箱顶面和侧面的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均朝向沉船船底倾斜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竖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包括沉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箱,所述浮箱至少设有两个,两浮箱设置在沉船船底两侧,所述浮箱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浮箱顶面设置多根竖向连接H型钢,每根竖向连接H型钢的长度不同,竖向连接H型钢均布在浮箱顶部,所述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设置在竖向连接H型钢的外围,设置在浮箱顶面和侧面的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均朝向沉船船底倾斜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竖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侧面设置横向斜撑连接H型钢,横向斜撑连接H型钢设置在竖向连接H型钢边,其与竖向连接H型钢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H型钢与沉船船体接触处四周设置H型钢端部连接肘板,增加连接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与沉船船体接触处设置H型钢端部连接肘板,增加连接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包括浮箱壁板强框架和浮箱壁板骨材,所述浮箱的外围框架由浮箱壁板强框架组成,浮箱壁板强框架间均布浮箱壁板骨材,增加浮箱的强度,浮箱外围包裹防水蒙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壁板强框架内设置浮箱内立柱,浮箱内立柱贯穿浮箱内,浮箱内立柱在浮箱内横向和竖向交叉设置,增加浮箱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包括沉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箱,所述浮箱至少设有两个,两浮箱设置在沉船船底两侧,所述浮箱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浮箱顶面设置多根竖向连接h型钢,每根竖向连接h型钢的长度不同,竖向连接h型钢均布在浮箱顶部,所述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设置在竖向连接h型钢的外围,设置在浮箱顶面和侧面的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均朝向沉船船底倾斜设置,纵向斜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竖向连接h型钢的顶部端面与沉船底部外壳相贴合并固定在沉船底部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侧面设置横向斜撑连接h型钢,横向斜撑连接h型钢设置在竖向连接h型钢边,其与竖向连接h型钢相对应设置。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珍伍,陈世海,金桐君,赵南,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