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29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底部设有抖动间,所述抖动间的内部安装有抖动机构,所述抖动间的底部设有第一运输间,所述第一运输间的右侧设有第二运输间,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固定框、抖动框、凸块、弹板、第一电机、转盘、连接杆和滤网,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抖动间内侧的底端,所述抖动框安装于固定框的上方,所述凸块分别安装于固定框与抖动框的前后两侧,所述弹板安装于凸块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固定框顶部的左侧,所述转盘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连接杆的安装于转盘的外侧,与现有的上料装置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上料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具体为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硬脂酸锌是一种有机物,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热的乙醇、苯、甲苯、松节油等有机溶剂,遇到酸分解成硬脂酸和相应的盐,在干燥的条件下有火险性,自燃点900℃,有吸湿性,主要用作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胺基树脂的润滑剂和脱模剂,同时在橡胶中还具有硫化活性剂,软化剂的功能。

2、目前,现有的硬脂酸锌上料装置是通过将物料放置在入料斗的内部,通过真空或者螺旋杆将物料传送,此装置虽方便快捷,但是在硬脂酸锌运输中会使得粉末结块,从而导致加工过后的硬脂酸锌可能存在部分固定颗粒物,影响生产品质。

3、因此对于现有上料装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上料装置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上料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底部设有抖动间,所述抖动间的内部安装有抖动机构,所述抖动间的底部设有第一运输间,所述第一运输间的右侧设有第二运输间;

4、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固定框、抖动框、凸块、弹板、第一电机、转盘、连接杆和滤网,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抖动间内侧的底端,所述抖动框安装于固定框的上方,所述凸块分别安装于固定框与抖动框的前后两侧,所述弹板安装于凸块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固定框顶部的左侧,所述转盘安装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连接杆的安装于转盘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安装于弹板的外侧,所述滤网安装于抖动框内侧的底端。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框通过弹板与抖动框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呈开放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杆靠近转盘的一端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与弹板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入料斗的内部安装有碾压装置,所述碾压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碾压柱、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二碾压柱、碾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入料斗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碾压柱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入料斗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碾压柱均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适配使用,所述第一碾压柱与第二碾压柱的外部均安装有碾齿。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入料斗与抖动间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所述抖动间与第一运输间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所述第一运输间与第二运输间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运输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运输间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运输间内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及第三转轮的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隔块。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运输间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运输间的底部均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将硬脂酸锌入料斗丢入,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碾压柱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适配使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碾压柱转动,通过碾齿转动,从而使得将粉状结块进行粉碎,当有残余结块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转盘的偏心处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当连接杆向左侧运动时带动弹板进行弯曲,当连接杆向右侧运动时带动弹板进行展开,通过弹板带动抖动框进行振动,通过滤网将粉状结块进行过滤,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的底部设有抖动间(2),所述抖动间(2)的内部安装有抖动机构(3),所述抖动间(2)的底部设有第一运输间(4),所述第一运输间(4)的右侧设有第二运输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01)通过弹板(304)与抖动框(302)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框(301)的内部呈开放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杆(307)靠近转盘(306)的一端与转盘(30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7)远离转盘(306)的一端与弹板(30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的内部安装有碾压装置(6),所述碾压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一转轴(602)、第一齿轮(603)、第一碾压柱(604)、第二转轴(605)、第二齿轮(606)、第二碾压柱(607)、碾齿(608),所述第二电机(601)固定连接于入料斗(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602)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齿轮(603)与第一碾压柱(6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602)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605)转动连接于入料斗(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603)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606)与第二碾压柱(607)均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605)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603)与第二齿轮(606)相适配使用,所述第一碾压柱(604)与第二碾压柱(607)的外部均安装有碾齿(6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与抖动间(2)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所述抖动间(2)与第一运输间(4)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所述第一运输间(4)与第二运输间(5)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间(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01),所述第三电机(40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402),所述第一运输间(4)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二转轮(403),所述第二运输间(5)内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轮(501),所述第一转轮(402)与第二转轮(403)及第三转轮(501)的外部套设有皮带(7),所述皮带(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隔块(7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间(4)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运输间(5)的底部均安装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的底部设有抖动间(2),所述抖动间(2)的内部安装有抖动机构(3),所述抖动间(2)的底部设有第一运输间(4),所述第一运输间(4)的右侧设有第二运输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01)通过弹板(304)与抖动框(302)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框(301)的内部呈开放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杆(307)靠近转盘(306)的一端与转盘(30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7)远离转盘(306)的一端与弹板(30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脂酸锌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的内部安装有碾压装置(6),所述碾压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一转轴(602)、第一齿轮(603)、第一碾压柱(604)、第二转轴(605)、第二齿轮(606)、第二碾压柱(607)、碾齿(608),所述第二电机(601)固定连接于入料斗(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602)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齿轮(603)与第一碾压柱(6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602)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605)转动连接于入料斗(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红焦京广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化学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