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28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升降架,涉及叉车升降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货叉架,两个所述货叉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杆壁均转动连接有货叉。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第二凹槽内部的第二调节机构,启动第二电机,随后第二丝杆转动,随后两个第二滑块带动对应的货叉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该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托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叉车升降架,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升降架。


技术介绍

1、叉车做为一种工业搬运车俩,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车前部装有叉车车架,可以升降,用以搬运、装卸货物,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2101881u的一种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包括固定机构和延伸机构,固定机构的右侧面设置有延伸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货叉架、限位槽、固定板、固定孔、调节杆、驱动齿轮、支撑板、限位板和固定块,货叉架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延伸机构,使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驱动齿轮带动调节杆转动,使得活动杆带动延伸叉板向右延伸,从而完成对固定板的加长,解决了叉车门架的货叉大多是固定长度,遇到货物面积较大或较小时,需要进行货叉套的加装和拆卸,无法灵活使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该装置操作简单且灵活性高,避免了出现忘带货叉套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3、但是,现有的叉车升降架无法适配于不同的托盘,当遇到较小的托盘只能将一个货叉插进去,从而会使托盘不稳定,同时当货叉不使用时容易戳到人。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叉车升降门架总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升降架,解决了叉车升降架无法适配于不同的托盘,当遇到较小的托盘只能将一个货叉插进去,从而会使托盘不稳定,同时当货叉不使用时容易戳到人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p>4、一种叉车升降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货叉架,两个所述货叉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杆壁均转动连接有货叉,两个所述货叉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使得该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托盘。

5、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两个连接杆和多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设置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第一丝杆或连接杆的杆壁,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对应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丝杆贯穿对应第一凹槽的侧壁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一侧,利用第一丝杆的转动可使每个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托盘可以上下移动。

6、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和两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一端的侧壁,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凹槽的侧壁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二丝杆两端的杆壁,所述第二丝杆为双向丝杆,可使两个第二滑块带动两个货叉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可使该装置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托盘。

7、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弹簧、多个挡板和多个限位块,每个所述空腔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于对于通孔的内部,每个所述挡板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空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于对应限位块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簧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挡板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利用每个限位块可防止托盘在移动过程中移动。

8、优选的,两个所述货叉架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磁铁。

9、优选的,两个所述货叉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铁块。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第二凹槽内部的第二调节机构,启动第二电机,随后第二丝杆转动,随后两个第二滑块带动对应的货叉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该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托盘。

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每个空腔内部的限位机构,当托盘放置到两个货叉上表面时,被压住的每个限位块向下移动,同时托盘两侧没有被压下的限位块可使防止托盘左右移动,从而使托盘可以更加的稳定。

13、3、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槽内部的磁铁,当该装置使用之后,可将两个货叉旋转,随后每个磁铁可吸附每个铁块,从而可使两个货叉固定,从而可防止叉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货叉撞到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升降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货叉架(3),两个所述货叉架(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4),两个所述U形板(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5),两个所述转杆(5)的杆壁均转动连接有货叉(6),两个所述货叉(6)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8)、两个连接杆(9)和多个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丝杆(8)转动设置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9)固定连接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滑块(10)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第一丝杆(8)或连接杆(9)的杆壁,所述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于对应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丝杆(8)贯穿对应第一凹槽的侧壁并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块(10)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杆(11)、第二电机(12)和两个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丝杆(11)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2)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一端的侧壁,所述第二丝杆(11)贯穿第二凹槽的侧壁并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3)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二丝杆(11)两端的杆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弹簧(14)、多个挡板(15)和多个限位块(16),每个所述空腔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限位块(16)分别滑动设置于对于通孔的内部,每个所述挡板(15)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空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于对应限位块(16)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簧(14)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挡板(15)远离限位块(16)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货叉架(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磁铁(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货叉(6)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铁块(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升降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货叉架(3),两个所述货叉架(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4),两个所述u形板(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5),两个所述转杆(5)的杆壁均转动连接有货叉(6),两个所述货叉(6)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8)、两个连接杆(9)和多个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丝杆(8)转动设置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9)固定连接与对应第一凹槽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滑块(10)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第一丝杆(8)或连接杆(9)的杆壁,所述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于对应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丝杆(8)贯穿对应第一凹槽的侧壁并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块(10)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的一侧。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友帮姚庆民傅少坤史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菲得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