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26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其中包括烟道本体,所述烟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耐热橡胶垫,所述耐热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倒流空腔,所述倒流空腔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排风风管,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耳板,该装置实现了安装简便的效果,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并且由于转换施工过程中无破坏性拆改,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无动力排风”到“机械排风”的转换,而且当此建筑的隔离功能结束后,仅需拆除连接装置、恢复风帽上部结构,又可以快速实现“机械排风”到“无动力排风”的转换,真正完成了“无损转换”,实现了绿色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道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见住宅项目的卫生间通风一般采用“室内吊顶式排风扇+贯穿烟道+屋面无动力风帽”的方式进行无动力排风。

2、此通风方式存在空气串流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北京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第八版)》中提出“隔离房间卫生间的排风管应设置止回阀,并应在楼顶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防止空气在不同房间串流。室外排风出口应高于屋顶高空排放,排放前应净化处理”。所以,如将现有建筑作为疫情隔离居住场所,为满足通风的卫生学要求,需要将传统的“无动力排风”转换为“机械排风”。

3、为实现转换,传统的方法可以将屋面风帽及烟道全部拆除,重新砌筑土建烟道然后接入机械排风的风管。但这样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需要较长的改造施工工期,故而亟需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烟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耐热橡胶垫(2),所述耐热橡胶垫(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底座(3),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倒流空腔(4),所述倒流空腔(4)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排风风管(5),所述安装底座(3)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耳板(6),所述耐热橡胶垫(2)和安装耳板(6)的内部设置有射钉(7),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角钢法兰(8),所述倒流空腔(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法兰(9),所述第一角钢法兰(8)与所述第二角钢法兰(9)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布(10),所述第一角钢法兰(8)、第二角钢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烟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耐热橡胶垫(2),所述耐热橡胶垫(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底座(3),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倒流空腔(4),所述倒流空腔(4)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排风风管(5),所述安装底座(3)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耳板(6),所述耐热橡胶垫(2)和安装耳板(6)的内部设置有射钉(7),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角钢法兰(8),所述倒流空腔(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法兰(9),所述第一角钢法兰(8)与所述第二角钢法兰(9)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布(10),所述第一角钢法兰(8)、第二角钢法兰(9)和第一橡胶布(10)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螺栓组件(11),所述倒流空腔(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角钢法兰(12),所述机械排风风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角钢法兰(13),所述第三角钢法兰(12)与所述第四角钢法兰(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布(14),所述第三角钢法兰(12)、第四角钢法兰(13)和第二橡胶布(14)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螺栓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排风用无损转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橡胶垫(2)的四边皆等间距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藤揭游洋李鹏飞王佳斌刘志宏黄泽华刘梦雷王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