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
技术介绍
1、随着行业内对结构施工安全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附着式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安全管控更加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任务。根据规定,架体步距不应大于2m,而在架体步距不大于2m时会导致架体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走道板与楼层板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高差较大的情况。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走道板位于层间临空位置时存在临边防护不到位问题,在爬架上作业时爬架内侧会有高处坠物或者人员坠落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要解决传统的走道板位于层间临空位置时内侧会有高处坠物或者人员坠落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设置在爬架的走道板的内侧;所述走道板铺设在爬架的支撑架上;该爬架内侧临边防护包括有立柱、水平杆和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在支撑架的内侧边顶部,并且立柱通过底座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设置在爬架的走道板(1)的内侧;所述走道板(1)铺设在爬架的支撑架(2)上;该爬架内侧临边防护包括有立柱(3)、水平杆(4)和网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顶部,并且立柱(3)通过底座(6)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6)包括有底板(6.1)和套筒(6.2);所述底板(6.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U形,且盖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上;该底板(6.1)的底部两端分别向U形槽内水平弯折,形成挂板(6.3);所述挂板(6.3)压接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底部;所述底板(6.1)通过第一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设置在爬架的走道板(1)的内侧;所述走道板(1)铺设在爬架的支撑架(2)上;该爬架内侧临边防护包括有立柱(3)、水平杆(4)和网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顶部,并且立柱(3)通过底座(6)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6)包括有底板(6.1)和套筒(6.2);所述底板(6.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u形,且盖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上;该底板(6.1)的底部两端分别向u形槽内水平弯折,形成挂板(6.3);所述挂板(6.3)压接在支撑架(2)的内侧边底部;所述底板(6.1)通过第一螺栓(8)与支撑架(2)的内侧边固定;所述套筒(6.2)固定连接在底板(6.1)的顶部中间;所述立柱(3)插设在套筒(6.2)中,且立柱(3)与套筒(6.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杆(4)在每相邻两根立柱(3)之间均沿竖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所述水平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两侧的立柱(3)连接;所述连接件(7)连接在立柱(3)的左侧或者右侧,包括有连接板(7.1)和插杆(7.2);所述连接板(7.1)的水平切面成卧置的u形,且连接板(7.1)的u形槽口位于背向立柱(3)一侧;在连接板(7.1)槽口两侧的侧板中部分别开设有卡槽(9);在每个卡槽(9)上下两侧的板块上分别连接有竖向插管(10);立柱(3)两侧的水平杆(4)分别插在连接板(7.1)的两个卡槽(9)中,且在水平杆(4)上、对应竖向插管(10)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纵条孔(11);所述插杆(7.2)插设在竖向插管(10)和对应的纵条孔(11)中,将水平杆(4)与卡槽(9)一侧的竖向插管(10)连接;所述网片(5)安装在立柱(3)和水平杆(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爬架内侧临边防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有矩形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慧,赵华颖,邹阳阳,付建武,赵刚,戴国鸿,黄勇,王英,鞠鹏飞,滕宇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