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23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包括包括变压器固定框以及变压器,变压器固定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顶板,固定框顶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支撑板,两个绝缘支撑板的中间设置有风机支撑臂,风机支撑臂上设置有散热风机,变压器的上侧面设置有下半导体制冷片,蓄电池的下侧面定设置有上半导体制冷片。本技术蓄电池和变压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绝缘支撑板进行隔开,散热风机将空气抽进间隙中,利用循环的空气降低蓄电池与变压器之间的热量,配合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提升散热的效率,提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属于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现有的储能电源变压器是采取蓄电池与变压器固定在一起,因此就导致散热效果不明显,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老化;

2、现有的散热方式是在变压器上直接安装散热风扇,但是对于变压器与蓄电池之间贴合处,热量便无法散失,尤其是蓄电池与变压器同时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散失就会造成元器件因过热而降低使用的寿命。

3、因此,亟需对储能电源变压器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蓄电池和变压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绝缘支撑板进行隔开,散热风机将空气抽进间隙中,利用循环的空气降低蓄电池与变压器之间的热量,配合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提升散热的效率,提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固定框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内部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顶板,所述固定框顶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绝缘支撑板,两个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风机支撑臂,所述风机支撑臂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风机,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上端通过蓄电池固定板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所述变压器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下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蓄电池的下侧面固定设置有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风机支撑臂均不接触。

5、优选的,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均包括制冷片散热面和制冷件吸热面,且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变压器的上侧面相抵,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蓄电池的底侧面相抵。

6、优选的,所述风机支撑臂包括横向支撑杆以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横向支撑杆上的风机防护环,所述风机防护环上固定设置有风机固定板,所述散热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风机固定板上,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散热叶片,且所述散热叶片设置在所述风机防护环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风机防护环的两个端口处均固定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为不锈钢制成的防尘网。

8、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上端,所述蓄电池固定板为t型结构且所述蓄电池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板为聚乙烯制成的绝缘支撑板,且所述绝缘支撑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框顶板的两侧。

10、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把手板,所述把手板通过第三紧固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的外侧面,所述把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1、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固定框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框底板,所述固定框底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支撑圈。

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蓄电池和变压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绝缘支撑板进行隔开,散热风机将空气抽进间隙中,利用循环的空气降低蓄电池与变压器之间的热量,配合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提升散热的效率,提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14、2、上半导体制冷片上的制冷片吸热面可以吸收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下半导体制冷片上的制冷片吸热面可以吸收变压器上侧面的热量,并将热量集中排在蓄电池与变压器之间,达到对蓄电池和变压器散热的目的,进一步的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固定框(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内部的变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顶板(102),所述固定框顶板(10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绝缘支撑板(3),两个所述绝缘支撑板(3)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风机支撑臂(5),所述风机支撑臂(5)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风机(9),所述绝缘支撑板(3)的上端通过蓄电池固定板(4)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通过导线与所述变压器(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8)和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7)均包括制冷片散热面和制冷件吸热面,且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8)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变压器(2)的上侧面相抵,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7)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蓄电池(12)的底侧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臂(5)包括横向支撑杆(501)以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横向支撑杆(501)上的风机防护环(502),所述风机防护环(502)上固定设置有风机固定板(503),所述散热风机(9)固定设置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03)上,所述散热风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散热叶片(901),且所述散热叶片(901)设置在所述风机防护环(5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防护环(502)的两个端口处均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0),所述防尘网(10)为不锈钢制成的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固定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撑板(3)的上端,所述蓄电池固定板(4)为T型结构且所述蓄电池固定板(4)通过第二固定螺栓(401)与所述蓄电池(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板(3)为聚乙烯制成的绝缘支撑板,且所述绝缘支撑板(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0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框顶板(10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把手板(6),所述把手板(6)通过第三紧固螺栓(602)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的外侧面,所述把手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框底板(101),所述固定框底板(1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支撑圈(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固定框(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内部的变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固定框(1)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顶板(102),所述固定框顶板(10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绝缘支撑板(3),两个所述绝缘支撑板(3)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风机支撑臂(5),所述风机支撑臂(5)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风机(9),所述绝缘支撑板(3)的上端通过蓄电池固定板(4)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通过导线与所述变压器(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8)和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7)均包括制冷片散热面和制冷件吸热面,且所述下半导体制冷片(8)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变压器(2)的上侧面相抵,所述上半导体制冷片(7)的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蓄电池(12)的底侧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臂(5)包括横向支撑杆(501)以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横向支撑杆(501)上的风机防护环(502),所述风机防护环(502)上固定设置有风机固定板(503),所述散热风机(9)固定设置在所述风机固定板(503)上,所述散热风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散热叶片(901),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丰瑞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