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道清淤,特别涉及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1、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申请号为:202320596311.3)包括船体,船体的一侧设置有淤泥箱,淤泥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泥槽,淤泥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泥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转动座、隔板、第一透水孔、螺纹杆、转盘、压板、第二透水孔、安装块、第一吸水管、吸水软管、三通管、第二吸水管、抽水泵和排水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对进入到淤泥箱内部的淤泥进行挤压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分离淤泥和淤泥中含有的水,并且便于将淤泥内部的水排出,避免了水增加淤泥重力的情况,进而无需多次的将船体运送至岸边进行清理淤泥的工作,从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提高清淤效率的效果。
3、该技术方案通过对淤泥中的水分进行挤压,从而降低淤泥中的水分含量,但是只是通过挤压的方法无法将淤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最大程度,且在对淤泥进行挖取时,通过吸管对淤泥进行吸取的同时,会将海水同时吸入,吸取的淤泥多为淤泥与海水的混合物,不仅增加淤泥的含水量,增加排水难,还增加船体的重量,造成航行困难,同时不方便对不同位置的淤泥进行吸取,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转动块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切割刀片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围,所述搅拌杆远离转动块的一端与刮料板的一侧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刮料板的另一侧与搅拌仓的内壁相互贴合。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仓的内腔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腔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对称设置在翻转板的侧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贯穿翻转板的两测并与进料斗的侧部内腔相互转动套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仓的侧部并与螺纹转杆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转杆的另一端与搅拌仓的另一侧相互转动套接,所述搅拌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加热板之间相互进行电性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仓的侧部固定套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搅拌仓相互固定套接的一端内腔固定套接有防漏滤板,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拖杆,两个所述支撑拖杆远离搅拌仓的一端与船体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块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块的内腔相互转动套接,所述第二齿轮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多个支撑转杆,所述第三转动杆和多个支撑转杆的底部均转动套接有支撑块,所述第二齿轮块的顶部与底座支块的底部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块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底座支块的侧部并与机械臂远离挖斗的一端相互转动套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体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控制室,所述船体的顶部与第二电机和支撑块的底部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船体的内腔固定套接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位于出料管的底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仓,在第一电机和配电箱的相互配合下,不仅可以对淤泥起到搅拌和切割的作用,还可以加快淤泥中的水分的蒸发速度,对淤泥进行干燥处理,方便对淤泥进行回收利用,并在刮料板的作用下,可以对搅拌仓的内腔起到清洁效果,从而增加搅拌仓的使用效果。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块和第二齿轮块,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一齿轮块和第二齿轮块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机械臂和挖斗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方便将淤泥导入搅拌仓的进行干燥处理,还可以对水域中不同位置的淤泥进行挖取,增加对港口航道中的淤泥的清理效果,并增加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和搅拌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齿轮块(27)和第二齿轮块(29),所述第一齿轮块(27)和第二齿轮块(29)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块(29)的顶部设有底座支块(5),所述底座支块(5)的侧部设有机械臂(6),所述机械臂(6)远离底座支块(5)的一端安装有挖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转动块(1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5),所述切割刀片(17)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在搅拌杆(15)的外围,所述搅拌杆(15)远离转动块(14)的一端与刮料板(16)的一侧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刮料板(16)的另一侧与搅拌仓(2)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内腔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的内腔设有翻转板(18),所述翻转板(18)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23),所述第一翻转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24),两个所述配重块(24)对称设置在翻转板(18)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搅拌仓(2)的侧部并与螺纹转杆(22)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转杆(22)的另一端与搅拌仓(2)的另一侧相互转动套接,所述搅拌仓(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配电箱(9),所述配电箱(9)与加热板(19)之间相互进行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侧部固定套接有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与搅拌仓(2)相互固定套接的一端内腔固定套接有防漏滤板(20),所述搅拌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拖杆(13),两个所述支撑拖杆(13)远离搅拌仓(2)的一端与船体(1)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块(27)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8),所述第二转动杆(28)远离第二电机(26)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块(27)的内腔相互转动套接,所述第二齿轮块(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31)多个支撑转杆(25),所述第三转动杆(31)和多个支撑转杆(25)的底部均转动套接有支撑块(30),所述第二齿轮块(29)的顶部与底座支块(5)的底部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块(5)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1),所述第三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2),所述第四转动杆(12)的一端贯穿底座支块(5)的侧部并与机械臂(6)远离挖斗(7)的一端相互转动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控制室(4),所述船体(1)的顶部与第二电机(26)和支撑块(30)的底部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船体(1)的内腔固定套接有储料仓(3),所述储料仓(3)位于出料管(2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和搅拌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齿轮块(27)和第二齿轮块(29),所述第一齿轮块(27)和第二齿轮块(29)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块(29)的顶部设有底座支块(5),所述底座支块(5)的侧部设有机械臂(6),所述机械臂(6)远离底座支块(5)的一端安装有挖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转动块(1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5),所述切割刀片(17)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在搅拌杆(15)的外围,所述搅拌杆(15)远离转动块(14)的一端与刮料板(16)的一侧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刮料板(16)的另一侧与搅拌仓(2)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内腔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的内腔设有翻转板(18),所述翻转板(18)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23),所述第一翻转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重块(24),两个所述配重块(24)对称设置在翻转板(18)的侧部,所述第一转动杆(23)的两端贯穿翻转板(18)的两测并与进料斗(8)的侧部内腔相互转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航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搅拌仓(2)的侧部并与螺纹转杆(22)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转杆(22)的另一端与搅拌仓(2)的另一侧相互转动套接,所述搅拌仓(2)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学锋,凌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