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9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涉及无人机操纵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具有防水密封舱,外壳上设置有操纵组件,防水密封舱内设置有控制部件,操纵组件与控制部件通信连接,操纵组件用于发出控制指令至控制部件;且外壳外周面设置有屏蔽保护层。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操纵手柄,能够提升操纵手柄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操纵,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通常通过操纵手柄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如今通常利用无人机在海上进行监测或运输等,操作人员在船上通过操纵手柄对无人机进行操纵,考虑到海上潮湿盐雾等环境,容易对操纵手柄产生影响,影响使用寿命,且可能发生操作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升操纵手柄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防水密封舱,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操纵组件,所述防水密封舱内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操纵组件与所述控制部件通信连接,所述操纵组件用于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部件;且所述外壳外周面设置有屏蔽保护层。

4、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能够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操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和/或所述第二半壳上;所述第一半壳内设置有第一围挡,所述第二半壳内设置有第二围挡,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能够扣合围成所述防水密封舱。

5、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扣合形成所述外壳并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迷宫密封槽,且所述迷宫密封槽内设置有导电密封胶条。

6、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

7、优选地,所述外壳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外壳自所述大径段至所述小径段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且所述大径段和所述小径段连接的过渡区内凹并用于贴合于手掌虎口;所述小径段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坡度。

8、优选地,所述操纵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均通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件、第二操作部件、第三操作部件、第四操作部件、第五操作部件、第六操作部件、第七操作部件和第八操作部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用于切换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无人机,所述第二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机翼折叠,所述第三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机翼打开,所述第四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前进,所述第五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发动机启停,所述第六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的制动,所述第七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的加速,所述第八操作部件用于控制无人机的转向;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四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大径段的所述第二半壳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所述第六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七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大径段的所述第一半壳上,且所述第六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七操作部件设置于前端并对称;所述第三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小径段的所述第一半壳上并靠近所述大径段;所述第八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过渡区的所述第一半壳上。

9、优选地,所述大径段的所述第一半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部件通信连接的指示部件。

10、优选地,所述大径段的所述第二半壳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四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处。

11、优选地,所述防水密封舱设置于所述小径段内部,所述外壳内还具有沿长度方向分别置于所述防水密封舱两侧的布线舱和插接舱,所述布线舱位于所述大径段内,所述防水密封舱长度方向上的两舱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操纵组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的通信线缆与所述控制部件通信连接,所述插接舱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通过所述第二穿线孔与所述控制部件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处填充有密封胶。

12、优选地,所述屏蔽保护层设置为氟碳漆层。

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将控制部件设置于外壳的防水密封舱内,对控制部件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控制部件通常为电路板受潮短路等,操纵组件的控制指令正常发送至控制部件,进而控制部件控制无人机的动作;且外壳上设置有屏蔽保护层,进一步提升整体的防护性能,从而提升操纵手柄在海上潮湿盐雾等环境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具有防水密封舱(11),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操纵组件(20),所述防水密封舱(11)内设置有控制部件(30),所述操纵组件(20)与所述控制部件(30)通信连接,所述操纵组件(20)用于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部件(30);且所述外壳(10)外周面设置有屏蔽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能够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壳(12)和第二半壳(13),所述操纵组件(20)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12)和/或所述第二半壳(13)上;所述第一半壳(12)内设置有第一围挡,所述第二半壳(13)内设置有第二围挡(14),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14)能够扣合围成所述防水密封舱(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2)和所述第二半壳(13)扣合形成所述外壳(10)并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壳(12)和所述第二半壳(13)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迷宫密封槽,且所述迷宫密封槽内设置有导电密封胶条(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14)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大径段(17)和小径段(18),所述外壳(10)自所述大径段(17)至所述小径段(18)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且所述大径段(17)和所述小径段(18)连接的过渡区(19)内凹并用于贴合于手掌虎口;所述小径段(18)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组件(20)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30)均通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件(21)、第二操作部件(22)、第三操作部件(23)、第四操作部件(24)、第五操作部件(25)、第六操作部件(26)、第七操作部件(27)和第八操作部件(28);所述第一操作部件(21)用于切换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无人机,所述第二操作部件(22)用于控制无人机机翼折叠,所述第三操作部件(23)用于控制无人机机翼打开,所述第四操作部件(24)用于控制无人机前进,所述第五操作部件(25)用于控制无人机发动机启停,所述第六操作部件(26)用于控制无人机的制动,所述第七操作部件(27)用于控制无人机的加速,所述第八操作部件(28)用于控制无人机的转向;所述第一操作部件(21)和所述第四操作部件(24)设置于所述大径段(17)的所述第二半壳(13)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22)、所述第六操作部件(26)和所述第七操作部件(27)设置于所述大径段(17)的所述第一半壳(12)上,且所述第六操作部件(26)和所述第七操作部件(27)设置于前端并对称;所述第三操作部件(23)设置于所述小径段(18)的所述第一半壳(12)上并靠近所述大径段(17);所述第八操作部件(28)设置于所述过渡区(19)的所述第一半壳(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17)的所述第一半壳(1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部件(30)通信连接的指示部件(4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17)的所述第二半壳(13)上设置有凹槽(131),所述第四操作部件(24)设置于所述凹槽(131)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舱(11)设置于所述小径段(18)内部,所述外壳(10)内还具有沿长度方向分别置于所述防水密封舱(11)两侧的布线舱(50)和插接舱(60),所述布线舱(50)位于所述大径段(17)内,所述防水密封舱(11)长度方向上的两舱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孔(111)和第二穿线孔(112),所述操纵组件(20)通过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111)的通信线缆与所述控制部件(30)通信连接,所述插接舱(60)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61)通过所述第二穿线孔(112)与所述控制部件(30)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穿线孔(11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112)处填充有密封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保护层设置为氟碳漆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具有防水密封舱(11),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操纵组件(20),所述防水密封舱(11)内设置有控制部件(30),所述操纵组件(20)与所述控制部件(30)通信连接,所述操纵组件(20)用于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部件(30);且所述外壳(10)外周面设置有屏蔽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能够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壳(12)和第二半壳(13),所述操纵组件(20)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12)和/或所述第二半壳(13)上;所述第一半壳(12)内设置有第一围挡,所述第二半壳(13)内设置有第二围挡(14),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14)能够扣合围成所述防水密封舱(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2)和所述第二半壳(13)扣合形成所述外壳(10)并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壳(12)和所述第二半壳(13)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迷宫密封槽,且所述迷宫密封槽内设置有导电密封胶条(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14)的周向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大径段(17)和小径段(18),所述外壳(10)自所述大径段(17)至所述小径段(18)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且所述大径段(17)和所述小径段(18)连接的过渡区(19)内凹并用于贴合于手掌虎口;所述小径段(18)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组件(20)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30)均通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件(21)、第二操作部件(22)、第三操作部件(23)、第四操作部件(24)、第五操作部件(25)、第六操作部件(26)、第七操作部件(27)和第八操作部件(28);所述第一操作部件(21)用于切换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无人机,所述第二操作部件(22)用于控制无人机机翼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啸颉晓伟冯豫晋褚红伟黄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