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8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主要涉及涂布喷涂装置领域。包括上模头、中模头、下模头,上模头、中模头、下模头的一侧设有唇口,中模头设置在上模头、下模头之间,中模头与上模头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中模头与下模头之间设有第二间隙;上模头上设有上模腔体、上模进料口,上模腔体与上模进料口相连通,中模头上设有中模腔体、中模进料口,下模头上设有下模腔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由于上模腔体、中模腔体分别设置在上模头、下模头上使得其中的浆料能够充分的流出,且不会产生沉积的现象。本装置的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下模头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涂布喷涂装置领域,具体是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涂布是锂电池前工序的一道重要工艺,由于不同涂布对所要求的浆料数量、种类等的不同,需要通过双层或多层涂布挤压模具来实现喷涂。双层涂布挤压模具在进行浆料喷涂时,由于浆料需要从一个唇口进行喷涂而出,因此如何能够使得多种浆料在涂布挤压模具的间隙内穿过时进行充分的混合,减速等。并且防止浆料因层流现象而造成的沉积为一待解决的问题。而浆料在进行混合、减速等作用时,主要是通过腔体来实现的,因此浆料会多次对腔体的内侧壁进行挤压,从而产生磨损。而如何能够减小磨损,使得浆料能够充分的挤压混合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3、对于腔体而言,为了减小腔体内侧壁的挤压,通常在腔体内设有压条,起到减小腔体磨损的作用。然而由于压条存在厚度使得腔体内的一部分浆料会留存在腔体内,从而产生浆料沉积的现象。而如何能够使得浆料从腔体内排出,减小沉积现象的产生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4、综上所述,如何能够防止浆料产生沉积为一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够减小腔体磨损,使得浆料能够充分的挤压混合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它本装置由于上模腔体、中模腔体分别设置在上模头、下模头上使得其中的浆料能够充分的流出,且不会产生沉积的现象。本装置的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下模头表面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并且由于下模头上的下模腔体与中模腔体相临近,减小浆料层流现象的产生而造成浆料的沉积。因为浆料从中模腔体内流出时会有一个向下运动的分力,从而对下模腔体进行冲刷。本装置在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使得浆料能够进行充分的挤压混合的作用。本装置的上模腔体、上模进料口设置在上模头上,中模腔体、中模进料口设置在中模头上,使得本装置减小了制造的体积,从而减小了安装所需的空间。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头、中模头、下模头,上模头、中模头、下模头的一侧设有唇口,中模头设置在上模头、下模头之间,中模头与上模头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中模头与下模头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均是浆料的喷涂通道,从唇口出进行喷涂而出使得多种浆料能够进行混合喷涂。

4、上模头上设有上模腔体、上模进料口,上模腔体与上模进料口相连通,中模头上设有中模腔体、中模进料口,中模腔体与中模进料口相连通,下模头上设有下模腔体,下模腔体设置在中模腔体、唇口之间,且与中模腔体相临近;

5、中模腔体内设有与下模头相连接的压条,压条与下模头之间设有缝隙,缝隙内设有多个垫片,压条与下模头之间通过垫片相固定。下模腔体与中模腔体之间通过第二间隙相连通。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且压条与下模头相连接,而压条与下模头之间存有缝隙,缝隙内设有多个垫片,垫片与压条、下模头相接触,并使得压条与下模头通过垫片相固定。因为压条下方设有多个垫片,而多个垫片之间互不接触,从而使得压条下方存在缝隙。

6、缝隙与第二间隙的高度相同,多个垫片位于间隙内,与中模头、下模头相接触。缝隙的高度与第二间隙的高度相同,使得设置在缝隙内的垫片能够适用于第二间隙,从而使得垫片与中模头,下模头相接触。

7、压条包括第一压条、第二压条,第一压条设置在中模进料口处,第一压条的两侧设有第二压条。因为进料口处的浆料对模头、压条的磨损较强。而第一压条的设置比第二压条耐磨损,并且当第一压条产生磨损后同样只需更换第一压条即可,不需要对压条进行全部更换。

8、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装置由于上模腔体、中模腔体分别设置在上模头、下模头上使得其中的浆料能够充分的流出,且不会产生沉积的现象。本装置的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下模头表面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并且由于下模头上的下模腔体与中模腔体相临近,减小浆料层流现象的产生而造成浆料的沉积。本装置在中模腔体内设有压条使得浆料能够进行充分的挤压混合的作用。本装置的上模腔体、上模进料口设置在上模头上,中模腔体、中模进料口设置在中模头上,使得本装置减小了制造的体积,从而减小了安装所需的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所述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头(1)、中模头(2)、下模头(3),所述上模头(1)、中模头(2)、下模头(3)的一侧设有唇口,所述中模头(2)设置在上模头(1)、下模头(3)之间,所述中模头(2)与上模头(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4),所述中模头(2)与下模头(3)之间设有第二间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腔体(10)与中模腔体(8)之间通过第二间隙(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2)与第二间隙(5)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垫片(13)位于间隙内,与中模头(2)、下模头(3)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11)包括第一压条(14)、第二压条(15),所述第一压条(14)设置在中模进料口(9)处,所述第一压条(14)的两侧设有第二压条(1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所述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头(1)、中模头(2)、下模头(3),所述上模头(1)、中模头(2)、下模头(3)的一侧设有唇口,所述中模头(2)设置在上模头(1)、下模头(3)之间,所述中模头(2)与上模头(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4),所述中模头(2)与下模头(3)之间设有第二间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涂布挤压模具的挤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腔体(10)与中模腔体(8)之间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伟艾东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