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连接件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能够在复杂地形上设置光伏系统,往往采用柔性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
2、参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安装具体为:将柔性索1放置在压板2内,螺栓3套上平垫4后,穿过压板2和光伏组件的边框底部的安装板71上的通孔,然后再套上弹垫5,拧紧螺母6。
3、然而,上述安装过程中,部件较多,导致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漏装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和光伏系统,旨在解决柔性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部件较多,导致安装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漏装部件的问题。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包括:
3、一个索承载部、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固定部、所述索承载部、另一个所述固定部、另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一u型槽;
4、每个所述边框连接部均包括:第二u型槽和舌片,所述第二u型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u型槽的中心线垂直;所述舌片朝向所述索承载部延伸,且具有靠近所述索承载部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部比所述第二u型槽远离所述索承载部的槽壁,更靠近所述索承载部;
5、每个所述固定部上均设置有一个耳片;两个所述耳片相对分布,每个所述耳片均包括靠近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且与所述固定部分离的活动端,以及靠近所述索承载部、并位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端;每个所
6、可选的,每个所述耳片的固定端,比穿过所述索承载部的柔性索的中心线,更远离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
7、可选的,每个所述边框连接部均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三u型槽,所述第三u型槽与所述第一u型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u型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每个所述第三部上均设置有第四u型槽,且所有所述第二u型槽、所有所述第四u型槽,均用于容纳同一边框底部的安装板;
8、所述舌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上。
9、可选的,所述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具有齿尖。
10、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经金属板材一体成型。
11、可选的,每个所述固定部均为板件,所述耳片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件上;每个所述板件上均开设有通孔;所有所述通孔和所有所述安装孔,均用于穿设同一紧固件。
12、可选的,所述索承载部为弧形。
13、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钢连接件。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柔性索以及任一前述的弹性连接件;
15、所述柔性索穿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索承载部;
16、紧固件穿过所有所述安装孔并紧固,两个所述耳片、所述索承载部一起抱紧所述柔性索;
17、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底部的安装板嵌于所述第二u型槽中,所述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具有齿尖;所述凸齿的齿尖咬紧并嵌入所述安装板。
18、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凸齿咬合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所述凸齿的凹槽或凸台
19、本技术中,柔性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光伏组件的边框嵌于第二u型槽中,第二u型槽对光伏组件的边框起到支撑作用。紧固件穿过所有安装孔,并紧固,第一u型槽内的索承载部承载柔性索,相对分布的两个耳片的活动端,向第一u型槽内相向运动,带动固定部也向第一u型槽内相向运动,两个固定部又带动索承载部也向第一u型槽内弯曲,进而,两个耳片、索承载部一起抱紧柔性索,相当于抱箍,可以牢固固定柔性索。由于自由端的端部比第二u型槽远离索承载部的槽壁,更靠近索承载部,因此,光伏组件的边框底部的安装板放置在在第二u型槽内后,舌片的自由端的端部会优先接触到安装板,以咬紧并嵌入安装板,同时,柔性索会给固定部向索承载部的作用力,会带着边框连接部上的舌片的自由端,也向索承载部运动,由于自由端的端部比第二u型槽远离索承载部的槽壁,更靠近索承载部,因此,舌片的自由端的端部会进一步咬紧并嵌入光伏组件边框底部的安装板,进一步将光伏组件牢固固定。弹性连接件会吸收安装过程中的应力,进而紧固件的紧固过程无需使用垫片等,在整个固定过程中,安装部件只有第一u型槽和紧固件,安装部件少,安装效率高,降低了安装工作强度,且能够减少漏装部件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索承载部、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固定部、所述索承载部、另一个所述固定部、另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一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耳片的固定端,比穿过所述索承载部的柔性索的中心线,更远离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边框连接部均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三U型槽,所述第三U型槽与所述第一U型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U型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每个所述第三部上均设置有第四U型槽,且所有所述第二U型槽、所有所述第四U型槽,均用于容纳同一边框底部的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具有齿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经金属板材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索承载部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钢连接件。
9.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柔性索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凸齿咬合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所述凸齿的凹槽或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索承载部、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一个所述固定部、所述索承载部、另一个所述固定部、另一个所述边框连接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一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耳片的固定端,比穿过所述索承载部的柔性索的中心线,更远离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边框连接部均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依次连接围成第三u型槽,所述第三u型槽与所述第一u型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u型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上;每个所述第三部上均设置有第四u型槽,且所有所述第二u型槽、所有所述第四u型槽,均用于容纳同一边框底部的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城源,樊锡鹏,马东阳,林唯科,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