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5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涉及轴系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套设在轴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所述绝缘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及绝缘层,所述衬套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腔体,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腔体的内壁和/或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通过在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设置一绝缘衬套,能够有效地阻断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的环形电流的传递,进而防止轴承发生轴电损伤。此外,相比采用陶瓷转子,绝缘衬套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更低,可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系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


技术介绍

1、轴电是高速电机常见现象,由高频信号引起的轴电在轴承内外圈形成轴电压,当电压量级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轴承油脂,破坏轴承转子轨道以及轴承滚珠,损伤轴承。轴电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在电机轴,驱动与非驱动端轴承1与电机壳体2之间形成的环形电流,它是电机定子在转子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如图1中箭头所示路径;另一种为从轴承内外圈向壳体方向流出的电流,也称edm电流,如图2箭头所示路径。在实际应用中,两种轴电流是并存的。

2、目前,解决环形电流对轴承的损伤,主要采取的是阻断的方法,即在轴承转子本体或者内外圈做绝缘处理。前者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陶瓷转子3,使用高绝缘性且高硬度的陶瓷作为转子,保证轴承承载和耐磨的同时保证轴承的绝缘性,如图3所示。由于绝缘效果比较好,该方案为主流选择,但是因为工艺复杂,价格往往比较高;后者一般使用绝缘喷涂的方法,在轴承内外圈喷涂绝缘层4例如氧化铝等,如图4所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绝缘层一般比较薄,在0.1微米左右,如果镀层太厚容易脱落,绝缘效果不佳。此外,在轴承本体涂层需要对其它部件进行保护,喷涂工艺较复杂。

3、对于edm电流,主要采取的是引导的方法,即提供一个电阻比较小的路径,利用导电环5将旋转轴上的电流直接引导到壳体上,避免对轴承造成损伤。目前,行业里用的比较多的是导电环产品,如图5所示。导电环5对于edm电流的抑制效果比较好,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零部件,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设计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套设在轴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所述绝缘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及绝缘层,所述衬套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腔体,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腔体的内壁和/或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

3、可选的,所述衬套本体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陷区,所述绝缘层延伸并覆盖所述凹陷区。

4、可选的,所述衬套本体的材质为金属。

5、可选的,所述衬套本体采用冲压成型。

6、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

7、可选的,所述衬套本体与所述绝缘层通过硫化粘接为一体。

8、可选的,所述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还包括油封组件,所述油封组件包括油封环及导电环,所述油封环及所述导电环均套设在旋转轴外,且所述油封环嵌设在所述导电环的内环面处。

9、可选的,所述导电环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所述导电环的周向设置。

10、可选的,所述油封环的内环面设置有一圈唇口,所述唇口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抵接。

11、可选的,所述唇口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具有缺口。

12、在本技术提供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中,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3、1)通过在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设置一绝缘衬套,能够有效地阻断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的环形电流的传递,进而防止轴承发生轴电损伤。此外,相比采用陶瓷转子,绝缘衬套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更低,可大规模应用;

14、2)通过在衬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凹陷区一方面可以保证顶部模具合模时封胶,在成型后使橡胶与金属衬套更好地结合,防止局部脱落,另一方面可以对轴承起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轴承轴向串动,且由于橡胶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缓冲轴承在轴向上受到的冲击载荷,并且在载荷消失后可以提供回弹力,降低轴承轴向冲击力的同时降低噪音;

15、3)通过将现有的油封环与导电环集成设计为一体,不仅保留了油封作用,还兼具导电环的导电作用,即能够将轴电流从旋转轴直接引导到电机壳体上,再经过电机壳体的接地点引出,避免edm电流对轴承造成损伤。此外,将导电环集成嵌入到油封环上,可以节省一个零件,节约布置空间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16、4)通过在导电环的外边缘设置弯折部,弯折部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缓冲,吸收高速旋转轴的跳动,防止唇口与旋转轴的撞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套设在轴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所述绝缘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及绝缘层,所述衬套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腔体,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腔体的内壁和/或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陷区,所述绝缘层延伸并覆盖所述凹陷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的材质为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采用冲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与所述绝缘层通过硫化粘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还包括油封组件,所述油封组件包括油封环及导电环,所述油封环及所述导电环均套设在旋转轴外,且所述油封环嵌设在所述导电环的内环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所述导电环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环的内环面设置有一圈唇口,所述唇口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口背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具有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套设在轴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所述绝缘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及绝缘层,所述衬套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腔体,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腔体的内壁和/或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陷区,所述绝缘层延伸并覆盖所述凹陷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的材质为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采用冲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轴承轴电损伤的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张毅刘家臻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