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16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释,获取表层点速度、速度分层表和初步表层点成果,并区分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和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进行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根据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获取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的预测高速顶,得到完整表层点成果;根据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将完整表层点成果的表层点根据速度分层表进行速度异层尖灭建立表层速度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插值样本范围优选,建模过程合理、可靠,解决表层建模中速度和厚度的突变,更符合解释人员对区域表层结构的认识,为后续的地震处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震勘探,特别涉及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依据离散采集的微测井成果建立合理的表层层速度模型,是研究表层结构空间变化与沉降规律、确保成像品质与构造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微测井补充设计的重要依据。

2、离散采集的微测井是表层建模最可靠基础资料。但实际微测井往往深度有深有浅,钻揭的速度有高有低,速度分层有多有少,并且同一序号的层速度不统一,有时相差巨大,给表层层速度模型建立带来巨大困难。

3、现有表层模型建立方法,不严格预测高速层顶界的合理位置,只是把微测井钻揭的最高速度层简单相连形成顶界,在此基础上,要么建立等效为1层的平均速度模型,要么按成果分层顺序号简单相连,形成同层不同速的混速模型。这类模型一是高速层速度不统一,容易形成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影响地震成像的构造准确性,进而影响油藏研究与油气发现;二是同层不同速,层状结构不明确,模糊了表层各期次沉积的接触关系,不利于表层结构的空间变化与沉降规律分析以及微测井补充采集位置以及井深的设计。

4、对于表层速度建模,已有微测井间的速度、厚度有效预测以及空间插值样本、方法等尤为重要。对于空间插值,目前主要通过圆形辐射或三角网格划分插值。圆形辐射一般是设定控制点的有效偏移距,然后采用三维插值方法进行模型插值。三角网格划分插值一般是使用栅栏网格或德劳内(delaunay)三角网格等方法,划分出固定的三角网格进行插值。以上两种方法这样不仅选不到与插值位置表层结构最为相近的有效样本,而且会造成控制点过分应用,或应用不均匀。样本控制点作用域完全固定,不能“随机应变”,由此建立的模型要么平均效应过大,要么会有速度或厚度的突变,导致表层模型合理性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分层速度重构,缓解现有表层速度模型建立技术难以对微测井再次布设提供帮助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释,获取表层点速度、速度分层表和初步表层点成果,并区分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和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

4、进行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根据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获取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的预测高速顶,得到完整表层点成果;

5、根据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将完整表层点成果的表层点根据速度分层表进行速度异层尖灭建立表层速度模型。

6、进一步地,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释,获取速度分层表和初步表层点成果,包括,

7、将表层点速度根据连续的速度分布范围划分为原始速度分层表,获取原始表层点成果;

8、根据原始表层点成果将属于同一个速度分布范围的连续层位合并为一个层位,加入速度反转的层位并添加序号作为层号获取速度分层表,根据速度分层表对原始表层点成果进行匹配获取初步表层点成果。

9、进一步地,进行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根据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获取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的预测高速顶,得到完整表层点成果,包括,

10、将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和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作用范围的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分别确定为目标点和第一控制点;

11、以直线连接目标点和第一控制点,并在第一控制点作出所述直线的垂线,根据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折断所述直线的垂线,其中,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均大于0°且小于180°;

12、赋予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划分的区域内的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根据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计算,获取目标点的预测高速顶。

13、进一步地,赋予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划分的区域内的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包括,

14、将角度屏蔽值表示为a,在第一角度内的第一控制点的a设为0;

15、将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内的第一控制点根据进入的角度α计算其a为,

16、

17、其中,θ1为第一角度,θ2为第二角度;

18、将不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内的第一控制点的a设为1。

19、进一步地,根据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计算,获取目标点的预测高速顶,如下式所示,

20、

21、其中,f(x,y)表示目标点的预测高速顶,(x,y)是目标点的平面坐标,i表示第一控制点,(xi,yi)是第一控制点i的平面坐标,是目标点到第一控制点i的水平距离,ai是第一控制点i的角度屏蔽值,p是加权幂指数为一个大于0的常数,zi为第一控制点i的速度。

22、进一步地,根据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将完整表层点成果的表层点根据速度分层表进行速度异层尖灭建立表层速度模型,包括,

23、在完整表层点成果中第一表层点的速度分层表的层数大于第二表层点时,获取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

24、根据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使用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获取第一控制点的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的加权值;

25、根据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的加权值和第一表层点对应表层点成果中的速度获取第一表层点尖灭处的速度。

26、进一步地,在完整表层点成果中第一表层点的速度分层表的层数大于第二表层点时,获取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包括,

27、将第一表层点作用范围内的表层点设为第二控制点,若第二控制点的速度分层表的层数与第一表层点相同,则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为1;若第二控制点的速度分层表的层数与第一表层点不同,则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为0。

28、进一步地,根据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使用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获取第一控制点的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的加权值包括,

29、

30、其中,t(x,y)表示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的加权值,(x,y)是第一表层点的平面坐标,j表示第二控制点,(xj,yj)是第二控制点j的平面坐标,是第一表层点到第二控制点j的水平距离,bj是第一表层点j的角度屏蔽值,p是加权幂指数为一个大于0的常数,nj为第一表层点j的尖灭系数。

31、进一步地,第一表层点的角度屏蔽值获取包括,

32、用直线连接第一表层点和第二控制点,并在第二控制点作出所述直线的垂线,根据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折断所述直线的垂线,其中,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均大于0°且小于180°;

33、将第一表层点的角度屏蔽表示为b,在第三角度内的第一表层点的b设为0;

34、将在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内的第二控制点根据进入的角度β计算其b为,

35、

36、其中,θ3为第一角度,θ4为第二角度;

37、将不在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内的第一控制点的b设为1。

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第一模型单元和第二模型单元,

39、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释,获取速度分层表和初步表层点成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根据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获取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的预测高速顶,得到完整表层点成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赋予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划分的区域内的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计算,获取目标点的预测高速顶,如下式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将完整表层点成果的表层点根据速度分层表进行速度异层尖灭建立表层速度模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整表层点成果中第一表层点的速度分层表的层数大于第二表层点时,获取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使用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获取第一控制点的第一表层点尖灭系数的加权值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表层点的角度屏蔽值获取包括,

10.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第一模型单元和第二模型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成果子单元和第二成果子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包括确定子单元、绘制子单元和计算子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单元包括尖灭系数子单元、加权值子单元和尖灭速度子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控法表层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微测井资料并进行解释,获取速度分层表和初步表层点成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根据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获取未钻揭高速顶界面的表层点的预测高速顶,得到完整表层点成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赋予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划分的区域内的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控制点的角度屏蔽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计算,获取目标点的预测高速顶,如下式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角度屏蔽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将完整表层点成果的表层点根据速度分层表进行速度异层尖灭建立表层速度模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镇魁朱明范旭蒋在超林娟马军茂窦强峰李晓峰梁英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