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15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涉及地热储能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孔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蓄电池板。该地热储能降温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导热管减缓气流流动速度,使得气流与冷液的换热速度延长,让冷气流的温度更低,提高降温的效果,便于使用者对蓄电池板进行散热降温,同时,防尘通风孔位于装置壳体内底壁的上方,使得热气流在排出时会与装置壳体的内底壁有一定的接触,进而便于利用热量对装置壳体内底壁上的潮气进行驱散,提高了地热储能装置的防潮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热储能装置,具体为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浅层地热能是赋存在地球表层岩土体中的低温地热资源,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清洁环保、经济实惠、安全性强和可用性强等特点,而目前地热进行能量存储的时候,一般会将热能转化成电能进行储存,在电能的储存中大多会用到蓄电池等设施,因此在存放中需要通过降温装置保证存放箱盒内部温度正常,避免被蓄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干扰,从而出现过载等电路故障问题,影响到对地热资源的转化储存利用。

2、例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9267795u的一种地热储能装置,该技术中通过设置风机利用气流对储能装置内部的多个蓄电池进行风力散热,风机位于装置内顶壁上,而蓄电池等距设置,气流由上到下流动,该散热结构导致气流流动到装置底部时热量最高无法有效对最下方的蓄电池进行散热工作,且通风的防尘网设置在风机正前侧,气流会直接通过防尘网排出到外接,进而导致向下流动的气流较弱,影响了降温散热的效果,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故而提出了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具备提高散热效果、加快降温速率和方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对比文件中散热效率不佳,气流流动效果差,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孔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蓄电池板;

5、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风机、聚气管、隔热水箱、半导体制冷片、螺旋导热管、分流管、l型支板、网板、限位螺杆和防尘通风孔,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固定安装有聚气管,所述聚气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隔热水箱,所述隔热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聚气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导热管,所述隔热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分流管,四个所述孔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的内右壁上固定安装有网板,四个所述l型支板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限位螺杆,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右壁上开设有防尘通风孔。

6、进一步,所述风机的右侧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装置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通风孔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

7、进一步,所述聚气管贯穿隔热水箱并延伸至隔热水箱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位于隔热水箱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左端与分流管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分流管的四个支管均贯穿装置壳体并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隔热水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水口。

9、进一步,所述l型支板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螺孔,所述l型支板通过螺孔与限位螺杆螺纹连接。

10、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杆的底部安装有绝缘压板,所述蓄电池板位于网板与绝缘压板之间的位置。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地热储能降温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导热管减缓气流流动速度,使得气流与冷液的换热速度延长,让冷气流的温度更低,提高降温的效果,便于使用者对蓄电池板进行散热降温,同时,防尘通风孔位于装置壳体内底壁的上方,使得热气流在排出时会与装置壳体的内底壁有一定的接触,进而便于利用热量对装置壳体内底壁上的潮气进行驱散,提高了地热储能装置的防潮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14、2、该地热储能降温装置,网板与l型支板的设置,使蓄电池板的左侧暴露在分流管支管的开口方向中,便于冷气流快速覆盖与蓄电池板接触,进而提高了地热储能装置的散热降温效率,同时,网板增加了蓄电池板裸露的部位,使得冷气流与蓄电池板的接触面积扩大,进一步增加了降温散热的速率,方便对地热储能装置进行降温工作,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孔板(2),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3),所述降温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蓄电池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1)的右侧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装置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通风孔(310)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管(302)贯穿隔热水箱(303)并延伸至隔热水箱(30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305)位于隔热水箱(30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305)的左端与分流管(30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06)的四个支管均贯穿装置壳体(1)并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内部,所述隔热水箱(303)的顶部安装有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板(307)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螺孔,所述L型支板(307)通过螺孔与限位螺杆(309)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309)的底部安装有绝缘压板,所述蓄电池板(4)位于网板(308)与绝缘压板之间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孔板(2),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3),所述降温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蓄电池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1)的右侧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装置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通风孔(310)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储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管(302)贯穿隔热水箱(303)并延伸至隔热水箱(30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热管(305)位于隔热水箱(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立群张文博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