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3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锁块组件和闭锁器组件,锁块组件一侧设有槽,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锁块组件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扣块上朝向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解锁块上滑动设置有与拨动部配合的拨块,闭锁器组件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连杆和复位扭簧,摆臂上设置有滑槽,连杆一端设有滑块,另一端连接拨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摆臂上设置有复位扭簧,壳体内滑动设置有解锁滑块,解锁块上设置有顶推部,壳体上设有内门把手驱动结构,解锁滑块可被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推动以拨动摆臂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这种闭锁器在闭锁时通过两次拉动内门把手能够实现车门的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门闭锁器,具体是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技术介绍

1、车门闭锁器是用于控制车门能够通过拉把手的方式开启的结构。其包括锁块组件和闭锁器,锁块组件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锁止块和扣块的转轴上均设置有复位扭簧,在锁止块被门扣环拨动后会被扣块卡住无法复位,从而将门锁住,通过拨动扣块旋转能够将锁止块解锁,锁止块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开启门。

2、锁块组件上还包括有可由内车门把手和外车门把手驱动的可旋转的解锁块,解锁块通过连杆或拉线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解锁块,解锁块可在内车门把手和外车门把手被拉动时朝向开锁方向转动,扣块上朝向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解锁块上一般设有一个可滑动的拨块,该拨块是由闭锁器来控制位置,使得拨块能够在对准拨动部和错开拨动部的位置进行切换,在拨块与拨动部错开时,拉动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无法拨动扣块旋转,即为闭锁状态;在拨块与拨动部对准时,拉动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可以拨动扣块旋转,从而开启车门。而闭锁器就是通过电信号控制用于调节拨块位置的一种设备,闭锁器内设有电机,通过电信号可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并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使拨块在滑槽内滑动而对准或错开扣块,实现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

3、如cn213807111u公开了一种中控门锁的闭锁结构,但是其仅能够通过电机来控制闭锁器的闭锁和解锁的切换,而在一些车型中,在闭锁状态下,车内开启车门时,要求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开门,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车门,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在闭锁状态下,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锁块组件和闭锁器组件,所述锁块组件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所述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所述锁块组件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块、所述扣块和所述解锁块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扣块上朝向所述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所述解锁块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部配合的拨块,所述闭锁器组件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连杆和复位扭簧,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一端设有滑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拨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拨块推向与所述拨动部配合位置的所述复位扭簧,所述解锁块上设置有顶推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所述顶推部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所述摆臂拨动和拨动所述摆臂的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可被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推动以拨动所述摆臂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通过拉动内门把手可带动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时可驱动解锁块旋转以及推动解锁滑块移动,解锁滑块的移动能够带动摆臂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在解锁块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摆臂会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拨块会抵在拨动部的内侧,拨块被拨动部推挤会和连杆一同相对摆臂向着摆臂方向移动,也就是滑块会在滑槽内移动,故不会因拨块抵住拨动部内侧面而使得解锁块无法继续转动,在一次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松开,解锁块会复位,而摆臂会留在解锁位置,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摆臂在解锁位置时,拨块会对准拨动部,再次拉动内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会带动拨动部旋转,进而带动扣块旋转,扣块不再阻挡锁止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块复位,从而使得车门可被开启;而在闭锁状态下拉动外门把手时,由于拨块与拨动部错开,因此拨块不会接触拨动部,无法使门开启,并且顶推部不会接触解锁滑块,故也不会使得闭锁器的状态改变,从而实现在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摆臂的第一定位柱,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摆臂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扭簧的弹力使得摆臂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都能够可靠的定位,防止因行车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而使得摆臂误切换。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和调节臂,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二转动臂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臂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的第一折弯部,所述调节臂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孔内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折弯部在所述调节孔内移动以对准或错开所述第一转动臂,当且仅当所述调节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臂对准时,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旋转,并由所述第二转动臂推动所述解锁块朝开锁方向旋转。采用该结构能够起到儿童防护效果,第一转动臂通过拉杆或拉线连接内门把手,在调节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臂对准时,直接拉动内门把手即可推动调节臂和第二转动臂旋转,并由第二转动臂推动解锁块朝开锁方向旋转,从而实现开启门的操作,而直接开启车门针对儿童坐在车内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调节第一折弯部在导向孔内的位置可使得调节臂与第一转动臂错开,此时内门把手被拉动时仅有第一转动臂旋转,第二转动臂不会旋转,因此不会开启车门,故能够达到儿童防护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向孔一侧设置有中部向导向孔内凸起的弹性限位筋。采用该结构使得弹性限位筋凸起位置的两侧的导向孔能够限位第一折弯部,防止第一折弯部在导向孔内误移动,防止因车辆振动等因素使得第一折弯部误移动。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旋转钮,所述旋转钮一侧抵靠所述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拨动槽,所述旋转钮朝向所述解锁滑块的一侧设有伸入所述拨动槽的偏心拨杆,所述旋转钮另一侧设置有钥匙插口。采用该结构能够在闭锁器组件的电机失效或者缺电时,并且闭锁器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下时,通过车门侧面向钥匙插口内插入钥匙并旋转,可通过钥匙旋转可带动旋转钮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滑块移动,解锁滑块可将摆臂从解锁位置旋转至闭锁位置,从而可紧急关闭车门。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解锁滑块设置于所述槽的背面,所述旋转钮转动设置于所述槽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的壳体上。由于槽的一侧没有复杂的结构,可直接插入钥匙,因此将解锁滑块和旋转钮设置于该位置可方便钥匙的穿入。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驱动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蜗杆以及与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侧面设置有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1),锁块组件(2)和闭锁器组件(3),所述锁块组件(2)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21),所述槽(21)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22)和扣块(23),所述锁块组件(2)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2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块(22)、所述扣块(23)和所述解锁块(24)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扣块(23)上朝向所述解锁块(24)的一侧设有拨动部(231),所述解锁块(24)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的拨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器组件(3)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35)、连杆(36)和复位扭簧(37),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滑槽(351),所述连杆(36)一端设有滑块(361),另一端连接所述拨块(25),所述滑块(36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351)内,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拨块(25)推向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位置的所述复位扭簧(37),所述解锁块(24)上设置有顶推部(24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所述顶推部(241)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所述壳体(1)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所述摆臂(35)拨动和拨动所述摆臂(35)的解锁滑块(38),所述解锁滑块(38)可被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推动以拨动所述摆臂(35)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摆臂(35)的第一定位柱(11),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52),所述第一定位柱(1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35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3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和调节臂(43),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臂(41)和所述第二转动臂(4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孔(12),所述第二转动臂(42)上设置有调节孔(421),所述调节臂(43)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12)内的第一折弯部(431),所述调节臂(43)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孔(421)内的第二折弯部(432),所述第一折弯部(431)在所述导向孔(12)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折弯部(432)在所述调节孔(421)内移动以对准或错开所述第一转动臂(41),当且仅当所述调节臂(43)与所述第一转动臂(41)对准时,所述第一转动臂(41)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臂(43)和所述第二转动臂(42)旋转,并由所述第二转动臂(42)推动所述解锁块(24)朝开锁方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2)一侧设置有中部向导向孔(12)内凸起的弹性限位筋(1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旋转钮(5),所述旋转钮(5)一侧抵靠所述解锁滑块(38),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有拨动槽(381),所述旋转钮(5)朝向所述解锁滑块(38)的一侧设有伸入所述拨动槽(381)的偏心拨杆(51),所述旋转钮(5)另一侧设置有钥匙插口(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38)设置于所述槽(21)的背面,所述旋转钮(5)转动设置于所述槽(21)与所述解锁滑块(38)之间的壳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结构包括由电机(31)驱动的蜗杆(32)以及与蜗杆(32)配合的蜗轮(33),所述蜗轮(33)侧面设置有拨动凸起(331),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拨动配合槽(353),所述拨动凸起(331)可随所述蜗轮(33)转动伸入所述拨动配合槽(353)以拨动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并在完成切换后转出所述拨动配合槽(35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通道(13),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通道(13)的拉杆连接部(38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折弯拨杆(310),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供所述折弯拨杆(310)一端插入的插槽(38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拉绳(311),所述第二拉绳(311)一端与所述折弯拨杆(310)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11)另一端连接车门上的锁车拉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1),锁块组件(2)和闭锁器组件(3),所述锁块组件(2)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21),所述槽(21)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22)和扣块(23),所述锁块组件(2)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2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块(22)、所述扣块(23)和所述解锁块(24)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扣块(23)上朝向所述解锁块(24)的一侧设有拨动部(231),所述解锁块(24)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的拨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器组件(3)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35)、连杆(36)和复位扭簧(37),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滑槽(351),所述连杆(36)一端设有滑块(361),另一端连接所述拨块(25),所述滑块(36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351)内,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拨块(25)推向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位置的所述复位扭簧(37),所述解锁块(24)上设置有顶推部(24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所述顶推部(241)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所述壳体(1)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所述摆臂(35)拨动和拨动所述摆臂(35)的解锁滑块(38),所述解锁滑块(38)可被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推动以拨动所述摆臂(35)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摆臂(35)的第一定位柱(11),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52),所述第一定位柱(1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35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3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和调节臂(43),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臂(41)和所述第二转动臂(4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孔(12),所述第二转动臂(42)上设置有调节孔(421),所述调节臂(43)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12)内的第一折弯部(431),所述调节臂(43)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孔(421)内的第二折弯部(432),所述第一折弯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岳楠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万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