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11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包括罐体和除杂箱。有益效果:外界水通过连接管经过第一增压泵加压后经过进水管进入到主轴管中,并经过底管、侧管和顶管沿扇形喷嘴喷出,扇形喷嘴喷出扇形高压水,对罐体内部的青苔进行高压冲洗,同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连接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主轴管转动,进而带动扇形喷嘴转动,对罐体内壁进行全方位高压冲洗,进而全面冲刷掉附着在罐体内壁的青苔,在进水的同时完成清洁工作,一举两得,并且冲洗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小,避免了罐体磨损,显著减小了更换磨损件的次数,保证了长时间使用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维护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压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消防工程用增压供水设备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等设计、制造的消防专用的增压稳压设备,该设备由隔膜式气压罐、增压泵、电控箱、仪表和管路附件等组成,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工程有增压要求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各类消防给水系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压供水设备,在火灾中对救灾水源起到二次加压的目的,从而达到更好的扑灭火灾。

2、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218814074u,名称为一种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该申请提出了公开号cn216428419u的专利文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罐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进行清理,且螺旋刮片体积较大容易产生沉淀和青苔的问题,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两个连接杆做圆周运动,两个第一支柱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支杆做圆周运动,两个第一支杆分别带动两个弧形刮板做圆周运动,从而两个弧形刮板可以对罐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进行清理,通过转轴带动两个第二支柱做圆周运动,两个第二支柱分别带动两个第二支杆做圆周运动,两个第二支杆分别带动两个第一刮板做圆周运动,从而两个第一刮板可以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但是,该申请在清理的过程中刮板与罐体内壁始终处于滑动摩擦的状态,磨损较大,长时间使用时极易产生罐体内壁和刮板的损坏,需要频繁更换刮板,同时,对罐体的磨损也是不可逆的,影响长期使用的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做出改进,同时,当滤板的孔眼堵塞时,单单依靠刮板难以清理掉位于孔眼中的杂质,疏通效率低,导致滤板清理效率低,也还可以进一步做出改进。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具备降低了磨损、便于维护使用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降低了磨损、便于维护使用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包括罐体和除杂箱,所述罐体内部中轴线位置设置有主轴管,且主轴管顶部贯穿罐体顶面中心位置并与罐体转动连接,并且主轴管底部贯穿延伸至除杂箱中,所述罐体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主轴管顶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连接,所述主轴管顶部位于罐体内顶面下方贯通连接有顶管,且主轴管底部位于罐体内底面上方贯通连接有底管,并且顶管和底管之间位于主轴管表面贯通连接有侧管,所述侧管另一端、顶管顶面和底管底面均贯通连接有扇形喷嘴,所述主轴管顶面通过水用旋转连接器转动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并且第一增压泵进水端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罐体底口与除杂箱贯通连接,且除杂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主轴管贯穿滤板并与滤板转动连接,且主轴管底部位于滤板下方贯通连接有反冲管,并且反冲管顶面贯通连接有扇形喷嘴。

6、进一步的,所述除杂箱正立面铰接有密封门,且密封门位于滤板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管通过限位轴承与罐体顶面转动连接,且主轴管为金属管。

8、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面贯通连接有抽水管,且抽水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二增压泵,并且第二增压泵出水端贯通连接有排水管。

9、进一步的,所述除杂箱底面贯通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表面安装有阀门。

10、进一步的,所述侧管从上至下等间距布置有多个。

11、进一步的,所述顶管和底管表面的扇形喷嘴等间距布置。

12、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管通过密封轴承与滤板转动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采用了主轴管、侧管、顶管、底管和扇形喷嘴,在进行罐体内部储水时,第一增压泵启动,外界水通过连接管经过第一增压泵加压后经过进水管进入到主轴管中,并经过底管、侧管和顶管沿扇形喷嘴喷出,扇形喷嘴喷出扇形高压水,对罐体内部的青苔进行高压冲洗,同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连接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主轴管转动,进而带动扇形喷嘴转动,对罐体内壁进行全方位高压冲洗,进而全面冲刷掉附着在罐体内壁的青苔,在进水的同时完成清洁工作,一举两得,并且冲洗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小,避免了罐体磨损,显著减小了更换磨损件的次数,保证了长时间使用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维护使用的便利性。

16、(2)、本技术采用了除杂箱和密封门,青苔被刷掉后,在水中沉积到除杂箱内部,位于滤板的上方,当需要清理滤板时,可打开密封门,对滤板进行清理,同时,可启动第一增压泵和驱动电机,一部分水从反冲管沿反冲管表面的扇形喷嘴喷出,对滤板进行反冲洗,从而快速冲洗掉堵塞滤板的杂质,清理效果更高,清理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维护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除杂箱(10),所述罐体(1)内部中轴线位置设置有主轴管(2),且主轴管(2)顶部贯穿罐体(1)顶面中心位置并与罐体(1)转动连接,并且主轴管(2)底部贯穿延伸至除杂箱(10)中,所述罐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且驱动电机(17)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2),所述主轴管(2)顶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0),且第一皮带轮(20)与第二皮带轮(22)通过连接皮带(21)连接,所述主轴管(2)顶部位于罐体(1)内顶面下方贯通连接有顶管(5),且主轴管(2)底部位于罐体(1)内底面上方贯通连接有底管(6),并且顶管(5)和底管(6)之间位于主轴管(2)表面贯通连接有侧管(3),所述侧管(3)另一端、顶管(5)顶面和底管(6)底面均贯通连接有扇形喷嘴(4),所述主轴管(2)顶面通过水用旋转连接器(18)转动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8),并且第一增压泵(8)进水端贯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罐体(1)底口与除杂箱(10)贯通连接,且除杂箱(10)内部固定安装有滤板(11),所述主轴管(2)贯穿滤板(11)并与滤板(11)转动连接,且主轴管(2)底部位于滤板(11)下方贯通连接有反冲管(12),并且反冲管(12)顶面贯通连接有扇形喷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10)正立面铰接有密封门(19),且密封门(19)位于滤板(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管(2)通过限位轴承与罐体(1)顶面转动连接,且主轴管(2)为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面贯通连接有抽水管(15),且抽水管(15)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二增压泵(14),并且第二增压泵(14)出水端贯通连接有排水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10)底面贯通连接有排污管(13),且排污管(13)表面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3)从上至下等间距布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5)和底管(6)表面的扇形喷嘴(4)等间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管(2)通过密封轴承与滤板(11)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用增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除杂箱(10),所述罐体(1)内部中轴线位置设置有主轴管(2),且主轴管(2)顶部贯穿罐体(1)顶面中心位置并与罐体(1)转动连接,并且主轴管(2)底部贯穿延伸至除杂箱(10)中,所述罐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且驱动电机(17)输出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2),所述主轴管(2)顶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0),且第一皮带轮(20)与第二皮带轮(22)通过连接皮带(21)连接,所述主轴管(2)顶部位于罐体(1)内顶面下方贯通连接有顶管(5),且主轴管(2)底部位于罐体(1)内底面上方贯通连接有底管(6),并且顶管(5)和底管(6)之间位于主轴管(2)表面贯通连接有侧管(3),所述侧管(3)另一端、顶管(5)顶面和底管(6)底面均贯通连接有扇形喷嘴(4),所述主轴管(2)顶面通过水用旋转连接器(18)转动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8),并且第一增压泵(8)进水端贯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罐体(1)底口与除杂箱(10)贯通连接,且除杂箱(10)内部固定安装有滤板(11),所述主轴管(2)贯穿滤板(11)并与滤板(11)转动连接,且主轴管(2)底部位于滤板(11)下方贯通连接有反冲管(12),并且反冲管(12)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福尚青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丰德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