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夹具可以准确地确定待加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待加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加工精度高而且稳定。用夹具装夹待加工件,无须找正便能使待加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待加工件提高了待加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对于多工序的复杂零件,则需要进行多次装夹。工序分散给加工带来的难题在于多工序下的精度控制:重复装夹、调试、检测等各项因素叠加以后,往往造成待加工件加工精度差,加工所耗时间也会变长。
3、以金属活接产品为例,现有的生产方式为:一序加工内螺纹,二序加工台阶,三序台阶涂胶,四序镶嵌铜垫,五序加工外丝及铜球面。此产品加工方式生产一个金属活接需要3-4人使用不同设备完成,单件产品的生产需要5次装卡才能完成。现有生产方式装夹次数多,导致以下问题:一是效率低,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多;二是精度差,单件同轴度超差在6丝。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包括:回转机构,该回转机构包括转盘和设置在该转盘上的至少一个夹具,用于通过旋转将总是处于夹持状态下的同一个待加工件传送至不同的工位;和,多个加工装置,该多个加工装置围绕所述回转机构布置,用于对位于所述不同的工位的待加工件分别进行机械加工。
2、本技术的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工位围绕所述转盘(2010)的中心旋转轴线沿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10)包括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位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和内侧端面(2012)之间的周侧面(2013),所述至少一个夹具(2020)设置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周侧面(2013)中的至少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与内侧端面(2012)的径向截面形状设置为同心的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至少一条边的边缘部所对应的所述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周侧面(2013)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夹具设置位,所述夹具设置位与各工位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和/或所述回转机构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转盘(2010)的精准定位的角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2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021)以允许所述加工装置(3000)接近所述待加工件,所述第二通孔(1021)设置为与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中心旋转轴线竖直布置,所述基础部(1010)位于所述支撑部(1020)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3000)包括涂胶压垫片装置,所述涂胶压垫片装置与相邻加工装置(3000)之间设置隔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工位围绕所述转盘(2010)的中心旋转轴线沿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10)包括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位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和内侧端面(2012)之间的周侧面(2013),所述至少一个夹具(2020)设置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周侧面(2013)中的至少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端面(2011)与内侧端面(2012)的径向截面形状设置为同心的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至少一条边的边缘部所对应的所述外侧端面(2011)、内侧端面(2012)以及周侧面(2013)中的至少一者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召辉,张健,程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科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