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891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充电座的壳体包括顶壁和与周向侧壁,周向侧壁与顶壁成角度连接,周向侧壁上设有开口,顶壁与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设置电极限位部,充电电极包括定位部和接触部,定位部与电极限位部连接,接触部嵌设于开口内,且不凸出于周向侧壁的外表面。受电座的壳体内形成插槽,插槽用于容纳充电座的壳体,插槽的周向内壁上设置受电电极,受电电极用于与充电电极接触以进行充电。本方案能够减小充电座的尺寸,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提高充电系统的充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辆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不同类型的充电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大。充电系统是指对电动车辆等需要使用电能的设备进行充电的系统。举例来说,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受电装置设置于车体上、并跟随车体移动,当电动车辆需要充电时,充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连接,以对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毕后,充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分离。

2、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采用充电枪头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充电枪头采用国标枪头,尺寸大,无法满足车辆底部充电空间狭窄的需求。同时,国标枪头的电极插针为圆柱式,且内陷于枪头座内部,在车辆底部充电使用过程中,泥沙、尘土等杂物容易堆积在枪头座的插针孔内,堵塞插针孔,最终导致充电枪头失效。

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减小充电座的尺寸,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提高充电系统的充电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

4、壳体,其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与所述顶壁成角度连接,所述周向侧壁上设有开口;

5、电极限位部,其设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

6、充电电极,其包括定位部和接触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电极限位部连接,所述接触部嵌设于所述开口内且不凸出于所述周向侧壁的外表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侧壁自所述顶壁的周向边缘向所述顶壁的下侧延伸,所述周向侧壁在位于所述顶壁的不同侧上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多个所述开口,所述充电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电极的接触部与多个所述开口对应设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所述周向侧壁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之间的第一圆弧壁、第二圆弧壁;

9、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圆弧壁、以及所述第二圆弧壁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所述开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倾斜面,多个所述倾斜面自所述周向侧壁的上边缘斜向上延伸;

11、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侧的上边缘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倾斜面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极的外端与所述周向侧壁平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对于所述顶壁,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电极限位部的安装空间。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受电座,用于与如上所述的充电座连接,以进行充电,所述受电座包括:

15、壳体,其内形成插槽,所述插槽用于容纳所述充电座的壳体;

16、受电电极,其设于所述插槽的周向内壁上,所述受电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以进行充电。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电极为弹簧铜片,所述充电座插入所述受电座内时,所述弹簧铜片受挤压发生形变以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座还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插槽的敞口。

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

20、受电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受电座;

21、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座和伸缩组件,所述充电座为如上所述的充电座,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受电座的方向运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3、本身申请所公开的充电座将充电电极的接触端布置在充电座的周向侧壁上,受电座的插槽周向内壁上设置受电电极,充电电极与受电电极对应设置,且充电电极的定位部与充电座内的电极限位部配合,充电电极不凸出出充电座的侧壁,可有效减小充电座沿插接方向的尺寸,以满足电动车辆底部空间狭窄时的充电需求;同时,由于充电电极不凸出于所述周向侧壁的外表面,能够有效避免污物在充电电极处堆积,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从而提高充电可靠性。

24、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7.一种受电座,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连接,以进行充电,所述受电座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充电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柱徐智宇毛宗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