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87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涉及储能模块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一侧设置有定位连接件,定位连接件连接有电池箱体。具有设备本体为多层结构,由钣金电池箱体和支撑底座构成,通过第一层电池箱体上部的定位凸板与第二层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再使用定位连接件与第二层电池箱体侧面固定连接;多层结构固定方式顺序为支撑底座、第一层电池箱体、第二层电池箱体、第N层电池箱体组成,由下至上的顺序定位及安装,且定位连接件也作为电池箱体之间的固定件使用,定位连接件放在电池箱体侧面位置,不占用电池箱体整体空间尺寸,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储能模块,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ups中在市电掉电时为负载供电,或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中,能够承担光伏发电单元波动造成的功率差额,降低对敏感负荷及电网的冲击,能够保证光伏系统在并网与离网两种运行模式间的平稳过渡,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

2、现有技术中的储能变流器内部的功率部分安装十分散乱,储能变流器内部的各器件的安装十分分散,而模块化的功率单元虽然能够改变这一现状,但是模块化的功率单元的设置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储能设备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多层电池箱体堆叠安装,导致安装繁琐;在安装箱体时,需保证每层箱体准确定位,上下层箱体快速固定安装,多层箱体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晃动及外观不对齐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一侧设置有定位连接件,所述定位连接件连接有电池箱体,所述支撑底座上方设置有若干所述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和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凸板,所述电池箱体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最上层所述电池箱体上方设置有上盖。

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设置有带刹车脚轮,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电池箱体的同一侧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销钉,所述电池箱体底部设置有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与所述定位销钉相适配。

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连接件包括直板连接件和直角连接件,所述直板连接件位于上层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池箱体连接处,所述直角连接件用于连接最底层所述电池箱体与所述支撑底座的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两侧设置有安装侧板,所述定位连接件与所述安装侧板连接,所述安装槽口外侧设置有侧面盖板。

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体内部设置有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所述定位凸板位于所述提手位置设置有穿孔,所述储能模块位于所述安装槽口的位置设置有外接口。

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设备本体为多层结构,由钣金电池箱体和支撑底座构成,第一层电池箱体首先通过支撑底座上部的定位凸板、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其中电池箱体通过定位销钉与定位销孔固定,限制xy平面自由度使电池箱体不会产生前后左右的晃动;然后通过直角连接件使用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层电池箱体和支撑底座,组成第一层结构,再通过直板连接件使用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层电池箱体和第二层电池箱体,使得设备形成多层结构;多层固定及定位步骤同上,以上实现多层堆叠电池箱体的定位安装与固定;第一层电池箱体一侧面通过定位连接件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层电池箱体与第一层电池箱体连接时,通过第一层电池箱体上部的定位凸板与第二层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再使用定位连接件与第二层电池箱体侧面固定连接;多层结构固定方式顺序为支撑底座、第一层电池箱体、第二层电池箱体、第n层电池箱体组成,由下至上的顺序定位及安装,且定位连接件也作为电池箱体之间的固定件使用,定位连接件放在电池箱体侧面位置,不占用电池箱体整体空间尺寸,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安装便捷;在电池箱体侧面设置的安装槽口,使用的定位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安装槽口中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紧凑,电池箱体更加美观且拆装方便;定位凸板上的穿孔,方便储能模块上的提手伸出,进而方便将该层的电池箱体取出,同时在将定位凸板与电池箱体分离后,也方便单独将储能模块取出,设备使用的时候安装槽口处的外接口在侧面盖板的保护下,避免外接口不使用时受到损伤等。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备本体为多层结构,由钣金电池箱体和支撑底座构成,第一层电池箱体首先通过支撑底座上部的定位凸板、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第一层电池箱体一侧面通过定位连接件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层电池箱体与第一层电池箱体连接时,通过第一层电池箱体上部的定位凸板与第二层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再使用定位连接件与第二层电池箱体侧面固定连接;多层结构固定方式顺序为支撑底座、第一层电池箱体、第二层电池箱体、第n层电池箱体组成,由下至上的顺序定位及安装,且定位连接件也作为电池箱体之间的固定件使用,定位连接件放在电池箱体侧面位置,不占用电池箱体整体空间尺寸,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安装便捷。通过第一层电池箱体一侧面通过定位连接件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层电池箱体与第一层电池箱体连接时,通过第一层电池箱体上部的定位凸板与第二层电池箱体底部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安装,再使用定位连接件与第二层电池箱体侧面固定连接;多层结构固定方式顺序为支撑底座、第一层电池箱体、第二层电池箱体、第n层电池箱体组成,由下至上的顺序定位及安装,且定位连接件也作为电池箱体之间的固定件使用,定位连接件放在电池箱体侧面位置,不占用电池箱体整体空间尺寸,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安装便捷。

1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设置有定位连接件(2),所述定位连接件(2)连接有电池箱体(3),所述支撑底座(1)上方设置有若干所述电池箱体(3),所述电池箱体(3)和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凸板(4),所述电池箱体(3)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5),最上层所述电池箱体(3)上方设置有上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底部设置有带刹车脚轮(11),所述支撑底座(1)和所述电池箱体(3)的同一侧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销钉(12),所述电池箱体(3)底部设置有定位销孔(31),所述定位销孔(31)与所述定位销钉(1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件(2)包括直板连接件(21)和直角连接件(22),所述直板连接件(21)位于上层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池箱体(3)连接处,所述直角连接件(22)用于连接最底层所述电池箱体(3)与所述支撑底座(1)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3)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口(32),所述安装槽口(32)两侧设置有安装侧板(33),所述定位连接件(2)与所述安装侧板(33)连接,所述安装槽口(32)外侧设置有侧面盖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3)内部设置有储能模块(34),所述储能模块(34)上方两侧设置有提手(35),所述定位凸板(4)位于所述提手(35)位置设置有穿孔,所述储能模块(34)位于所述安装槽口(32)的位置设置有外接口(3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设置有定位连接件(2),所述定位连接件(2)连接有电池箱体(3),所述支撑底座(1)上方设置有若干所述电池箱体(3),所述电池箱体(3)和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凸板(4),所述电池箱体(3)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5),最上层所述电池箱体(3)上方设置有上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底部设置有带刹车脚轮(11),所述支撑底座(1)和所述电池箱体(3)的同一侧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销钉(12),所述电池箱体(3)底部设置有定位销孔(31),所述定位销孔(31)与所述定位销钉(1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模块定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丁海成顾永谢申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