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384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脂膜经过除油、粗化处理后,通过石墨乳悬浊液,使树脂膜表面覆有石墨导电层,烘干后得到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S2、在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的石墨层上沉积铜箔,形成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体;S3、对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体进行抗氧化处理,即可得到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无需经过蒸镀、溅射等昂贵处理,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导电性好的优势,通过浸渍石墨乳对树脂作导电处理,通过石墨、铜颗粒的钉扎效应增加石墨层表面电沉积铜箔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铜箔,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复合铜箔是一种以高分子基膜材料作为中间层,分别以金属铜为镀层的薄膜材料。中间层一般是pet/pp/pi,利用蒸镀/磁控溅射、水电镀技术将金属材料涂覆到基材表面,两边分别以其他功能金属作为镀层的一种夹层状导电薄膜材料。

2、复合铜箔质地柔软、延展性及抗压性能好,用于锂电池负极可有效抑制锂枝晶产生,降低电池内部短路风险,降低电池重量,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但是,复合铜箔的pet薄膜卷厚度小,需要精密的磁控溅射设备,磁控溅射设备的设备投入和设备折旧费用高;溅射的种子铜厚度小,电阻率高,铜箔层电镀厚度误差大;pet薄膜厚度小,在制备过程中易于变形。pet/pp复合铜箔中间层导电性差,pi性能好但是成本高,在高分子上沉积铜,无论是溅射还是蒸镀,都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无需经过蒸镀、溅射等昂贵处理,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树脂经过除油、粗化处理后,进行导电化处理,即将树脂膜通过石墨乳悬浊液,使树脂膜表面覆有石墨导电层,烘干固化后得到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

5、s2、在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的石墨层导电层上沉积铜箔,形成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体;

6、s3、对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体上进行抗氧化处理,即可得到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树脂膜除油和粗化处理为:树脂膜在浓度为5-10%、温度为40-6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洗5-30min,清洗后,用温度为50-60℃的粗化液粗化5-10min,其中粗化液包括硫酸及氧化剂,氧化剂选自铬酸、铬酐、高锰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粗化液中包含80-90%纯硫酸和4-6%的纯铬酸以及余量水;优选粗化液液中包含20-60%纯硫酸和5-10%的纯高锰酸钾以及余量水。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树脂膜厚度为1.0-5.0μm,树脂膜选自abs树脂、聚丙烯树脂、pet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四氟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石墨乳悬浊液含有低阻导电石墨乳或石墨乳混合液;石墨乳混合液包括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85-95:5-15,石墨粒径d50为2-200nm,石墨乳密度为1.9-2.3g/cm3,树脂膜通过石墨乳悬浊液的速度为0.1-2.5cm/s,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的厚度为1.0-6.0μm。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石墨悬浊液中还含有铜粉,石墨和铜粉的质量比为20-250:1,铜粉的粒径为15-500nm。

12、本专利技术使用石墨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并在石墨乳溶液中加入纳米铜粉,使树脂膜均匀覆上一层石墨/铜复合层,从而导致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的石墨层中带有纳米铜颗粒,纳米铜颗粒可以成为后续优先沉积的位置,并且通过钉扎效应增强石墨与铜沉积层之间的结合力。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铜箔层厚度为0.5-5μm。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沉积参数包括:电流密度为0.1~10a/dm2、沉积液选自焦磷酸铜、硫酸铜体系镀铜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硫酸铜体系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60-120g/l,硫酸浓度为100-150g/l。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处理为电沉积或浸泡处理。

16、需要说明的是,电沉积或浸泡处理所使用的抗氧化试剂选自三氧化铬、葡萄糖、bta、edta、三乙醇胺、去离子水中的至少一种。

1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处理为电沉积铬,电沉积步骤包括:将步骤s2得到的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体放入抗氧化试剂中进行电沉积处理,即可;其中,电流密度为1-6a/dm2,抗氧化试剂温度为25-35℃,抗氧化试剂浓度为0.4-10g/l,电沉积时间为3-10s。

18、在一些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处理为浸泡处理,浸泡处理步骤包括:将步骤s2得到的铜-石墨-树脂-石墨-铜结构平整的浸入抗氧化试剂中,无需水洗,干燥后即可;其中,浸泡时间为3-15s,抗氧化试剂温度20-40℃,干燥温度为50-110℃,热风干燥。

1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

2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于提供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在制备锂电池、钠电池、钾电池、镁电池、钙电池、铝电池的负极集流体中的应用。

21、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铜箔具有导电性好,中间层易于制备,成本较低,厚度可调范围广的优势,复合铜箔的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工艺简单,无需蒸镀、溅射等昂贵的处理方法。

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浸渍石墨乳对树脂作导电处理,并通过石墨、铜颗粒的钉扎效应增加石墨层表面电沉积铜箔的结合力,在石墨上直接镀铜时石墨和铜的结合力较弱,导致复合铜箔使用时层与层之间剥离强度低,容易形成裂纹等。化学镀铜以及电镀铜增厚的方式容易导致镀铜效率低,镀液不稳定,而本专利技术利用石墨、铜颗粒的钉扎效应增加石墨层表面电沉积铜箔的结合力,无需化学镀铜环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树脂膜除油和粗化处理为:树脂膜在浓度为5-10%、温度为40-6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洗5-30min,清洗后,用温度为50-60℃的粗化液粗化5-10min;所述粗化液包括纯硫酸及氧化剂,其中氧化剂选自铬酸、铬酐、高锰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树脂膜厚度为1.0-5.0μm,树脂膜选自ABS树脂、聚丙烯树脂、PET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四氟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石墨乳悬浊液包含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85-95:5-15,石墨粒径D50为2-200nm,石墨乳密度为1.9-2.3g/cm3,树脂膜通过石墨乳悬浊液的速度为0.1-2.5cm/s,石墨-树脂-石墨结构体的厚度为1.0-6.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乳悬浊液中还含有铜粉,石墨和铜粉的质量比为20-250:1,铜粉的粒径为15-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铜箔层厚度为0.5-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沉积参数包括:电流密度为0.1-10A/dm2,沉积液选自焦磷酸铜、硫酸铜体系镀铜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酸铜体系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60-120g/L,硫酸浓度为100-150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抗氧化处理为电沉积或浸泡处理。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在制备锂离子电池、钠电池、钾电池、镁电池、钙电池、铝电池的负极集流体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树脂膜除油和粗化处理为:树脂膜在浓度为5-10%、温度为40-6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洗5-30min,清洗后,用温度为50-60℃的粗化液粗化5-10min;所述粗化液包括纯硫酸及氧化剂,其中氧化剂选自铬酸、铬酐、高锰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树脂膜厚度为1.0-5.0μm,树脂膜选自abs树脂、聚丙烯树脂、pet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四氟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石墨乳复合铜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石墨乳悬浊液包含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石墨乳与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85-95:5-15,石墨粒径d50为2-200nm,石墨乳密度为1.9-2.3g/cm3,树脂膜通过石墨乳悬浊液的速度为0.1-2.5cm/s,石墨-树脂-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银莹单大勇王俭秋韩恩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