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75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属于桩间超前止水技术领域。包括隔水板,所述隔水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隔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片,所述隔水板上设有组合机构,相邻的两个隔水板之间能够通过组合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隔水板的下端面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隔水板后端面的下方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通过在隔水板的两侧安装连接条和密封条,组合板的上方安装有防水片,两侧的密封条挤压贴合到两根挡土灌注桩之间,防水片用于密封组合机构与组合机构之间的空隙,密封条和防水片均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大大提升了装置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桩间超前止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472517u的文献提供一种桩间超前止水结构,该装置具有在管涌发生后,将止水墙渗漏的地下水和泥沙阻挡在挡土灌注桩之间,减小管涌对基坑施工的影响,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效果。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安装过程中,使用起来十分麻烦,步骤较为繁琐,需要用到大量的铆钉,安装起来较为费力,同时现有的止水机构多数为一体机构,无法根据地形的需求进行安装组合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桩间超前止水结构无法快速安装。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的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无法快速安装技术问题,实现了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隔水板,所述隔水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隔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片,所述隔水板上设有组合机构,相邻的两个隔水板之间能够通过组合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隔水板的下端面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隔水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转钮,所述隔水板后端面的下方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的密封条挤压贴合到两根挡土灌注桩之间,直到密封条紧贴挡土灌注桩,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4、可选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隔水板内部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内部的下方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铰接有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相互远离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块均能够在固定槽内滑动,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组合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和第一滑动槽内腔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块,两个弹簧限位块之间通过刚性弹簧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弹簧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装置更加稳定。

6、可选的,所述组合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组合板内部的上方对称贯穿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开设有翻转槽,两个所述插槽之间贯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有翻转条,所述翻转条的内部设有扭簧转轴,所述扭簧转轴的一端贯穿隔水板并与转钮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钮转动同时带动扭簧转轴和翻转条转动,扭簧转轴的内部设有扭簧,翻转条的两端进入到连接槽的内部,之后按动上方另一块隔水板上的推动块,推动块移动带动连接块和固定块同时移动,固定块移动带动插块和安装块移动,插块和安装块进入到下方组合板顶部的插槽内部,刚性弹簧收缩,直到插块和安装块完全进入插槽的内部,松开转钮,扭簧转轴内的扭簧会回弹,翻转条的两端抵住插块,同时推动插块,将安装块推入到翻转槽的内部,翻转槽卡住安装块,防止安装块与插块脱离,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根据长度的需求,工作人员可继续进行堆积组合,安装拆卸简单,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8、可选的,所述防水片的上端面依次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插槽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片用于密封组合机构与组合机构之间的空隙,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10、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1、1.本申请通过在隔水板内安装组合机构,转钮转动同时带动扭簧转轴和翻转条转动,扭簧转轴的内部设有扭簧,翻转条的两端进入到连接槽的内部,之后按动上方另一块隔水板上的推动块,推动块移动带动连接块和固定块同时移动,固定块移动带动插块和安装块移动,插块和安装块进入到下方组合板顶部的插槽内部,刚性弹簧收缩,直到插块和安装块完全进入插槽的内部,松开转钮,扭簧转轴内的扭簧会回弹,翻转条的两端抵住插块,同时推动插块,将安装块推入到翻转槽的内部,翻转槽卡住安装块,防止安装块与插块脱离,能够将相邻的两个隔水板进行组装,根据长度的需求,工作人员可继续进行堆积组合,安装拆卸简单,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12、2.本申请通过在隔水板的两侧安装连接条和密封条,组合板的上方安装有防水片,两侧的密封条挤压贴合到两根挡土灌注桩之间,防水片用于密封组合机构与组合机构之间的空隙,密封条和防水片均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大大提升了装置的防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隔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片,所述隔水板上设有组合机构,相邻的两个隔水板之间能够通过组合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隔水板的下端面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隔水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转钮,所述隔水板后端面的下方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隔水板内部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内部的下方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铰接有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相互远离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块均能够在固定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组合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和第一滑动槽内腔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块,两个弹簧限位块之间通过刚性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组合板内部的上方对称贯穿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开设有翻转槽,两个所述插槽之间贯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有翻转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条的内部设有扭簧转轴,所述扭簧转轴的一端贯穿隔水板并与转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片的上端面依次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插槽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隔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隔水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水片,所述隔水板上设有组合机构,相邻的两个隔水板之间能够通过组合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隔水板的下端面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隔水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转钮,所述隔水板后端面的下方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隔水板内部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内部的下方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铰接有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相互远离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块均能够在固定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组合的桩间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组合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沣周锡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建实岩土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