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强烈,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建筑环境与舒适性为例,集中供暖是以前北方寒冷地区独有的供暖形式,而如今南方在冬季集中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部分城市的区域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但是,常见的集中供暖仍采取热电联产等消耗传统化石能源的方式,若开展大面积的集中供暖工作将需要更多的能源供给,可能会加剧能源的紧张形式以及环境的污染。
2、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兼具清洁、经济、安全、环保的优势,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理想清洁新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具备开发的技术和环境条件,但太阳能随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改善集中供暖条件,降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的影响,需进一步优化其利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热集热场、光伏发电场、蓄水罐、供暖站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电加热器和电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的出口侧设置有给水泵;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出口侧设置有供暖一次循环泵;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出口侧设置有供暖二次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的容积大小和数量基于用户侧实际供暖负荷综合设计确定;所述蓄水罐的内部采用自然分层保温技术,保证罐内冷水和热水同时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热集热场、光伏发电场、蓄水罐、供暖站换热器、用户侧换热器、电加热器和电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的出口侧设置有给水泵;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出口侧设置有供暖一次循环泵;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出口侧设置有供暖二次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的容积大小和数量基于用户侧实际供暖负荷综合设计确定;所述蓄水罐的内部采用自然分层保温技术,保证罐内冷水和热水同时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出口侧与光热集热场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蓄水罐的出口侧与所述光热集热场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出口侧与蓄水罐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所述光热集热场的出口侧与所述蓄水罐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所述电加热器的出口侧与蓄水罐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所述蓄水罐的出口侧与所述电加热器的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六调节阀;所述蓄水罐的出口侧与所述电加热器的出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七调节阀;所述电加热器的出口侧与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八调节阀;所述光热集热场的出口侧与所述供暖站换热器的站内侧入口侧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九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型光伏光热一体化集中式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光热供暖模式,所述光热供暖模式的工作过程为,所述第九调节阀、第一调节阀、第五调节阀和第六调节阀开启,其他调节阀关闭,电加热器开启并使用光伏发电场供电;所述光热供暖模式中存在供暖循环和蓄热循环;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轶,陈楚夫,曾诚玉,王杰,陆国成,孟栩,吕嵩,牛志愿,徐沈智,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